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683章 燧石问题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683章 燧石问题

作者:孤不是玄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33 来源:书海阁

“咳咳咳”

昆明城外,一处荒山小坡上,站在人群中间的毕应福,轻咳几声,润了润干咳的嗓门,以便继续讲下去。

没办法啊,在皇帝和一众大佬面前,太激动了,一口气说了一大堆,没把住好节奏。

深吸一口气,放下手中的火绳鸟铳,再捡起一支全新的燧石鸟铳,继续大声讲解道:

“遂发鸟铳”

“它的铳机不一样,点火的方式也不同,是一种全新的打火发射方式”

“铳机里面,采用燧石夹,取代火绳夹,在上面也增加了火镰,其他的没多大变化”

“瞄准发射之前,燧石夹被铳机里面的阻铁卡主,上面的火镰,被铳机里面的火镰簧定住”

“同时,也盖住了火药池,防止火孔火药被雨淋湿,或被大风吹走”

“发射的时候,扣动扳机,啪嗒一声,释放铳机里面的阻铁,燧石夹就往前冲”

“然后,燧石夹撞击摩擦火镰,撞击的同时,火镰向后,火孔火药池,也会瞬间打开,露出里面的火药”

“这时候,燧石撞击火镰,产生的火花,就会掉入引燃火孔火药,最后点燃铳管里面的发射药,完成弹丸发射”

就这样,众目睽睽之下,这个自生鸟铳专家,一点一滴的讲解完成。

没办法,明末混战几十年,火绳鸟铳才是主流,明清双方,流贼流寇,全部用这个玩意。

自生鸟铳,根本不是制式火器,军中根本找不到,甚至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除了朝廷里的资深工匠。

当然了,除了中土中原,缅甸就有不少,就是欧洲红毛鬼的进口遂发鸟铳。

当初,明军打下阿瓦城和阿拉干的时候,不但缴获了大量金银物资,也缴获了不少遂发鸟铳,直接运回了昆明。

“所以说”

“遂发鸟铳,比火绳鸟铳,优势太大了”

“将士们在临战的时候,杜绝了明火,不用再紧盯着火绳了,可以专心一致的瞄准目标,再伺机发射,击中前面的敌人”

“还有,就是下雨天,普通的阴雨天,遂发鸟铳的发射,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然了,狂风暴雨的时候,遂发鸟铳也不行”

这个是没办法的,遂发鸟铳,也必然存在缺陷。

归根结底,火门铳,火绳鸟铳,遂发鸟铳,本质上都是同类火枪,都是用明火点燃发射。

要是遇到狂风暴雨,铳机都淋湿了,拿什么发火,引燃火药池,发射弹药更是无从谈起。

“嗯”

“不错,很好”

“说一说,如此利器,当年,为啥弃而不用?”

站在最前面的朱皇帝,拿起其中的一支,一边听讲,一边仔细研究着,时不时的点了点头。

但是,当毕应福停下来后,朱皇帝又冷不丁的问了一句,既然这么好,为啥当年不用啊。

“呃”

这个问题,瞬间就把毕专家难住了,呃了一下,满脸的为难样子,好似不知道,到底该不该说啊。

“没事”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知者无罪,尽管大胆放心的说”

朱皇帝既然来了这里,耗了大把时间,检阅工部工匠营,肯定要搞清楚的。

这可是划时代的武器啊,为啥当年被弃用了,不应该的啊,明末混战几十年,太需要了啊。

更何况,毕家两进士,两个六部侍郎,应该有足够的能力,发展推广,这款优质遂发鸟铳。

“回禀陛下”

“是这样的”

“崇祯八年的时候,家叔进献自生鸟铳给崇祯皇帝”

“当年,战事紧急,朝廷粮饷和工部的经费,也非常紧张”

“还有,当年的这款鸟铳,也有不少的缺陷,所以被迫弃用了,没有进一步的批量打造”

逐字逐句,这个刚刚就任五品官的老工匠,一边回答,还一边偷看朱皇帝的脸色。

没办法啊,之前他就是一个平民,哪里有胆子,议论朝廷的皇帝和政策啊,特别是这么多文武大臣的面前。

伴君如伴虎,万一有人站出来,弹劾他大不敬,那就是死球了。

很简单,任何的新式武器,出来之前,都不会可能是尽善尽美,问题缺点多多。

但是,崇祯皇帝,放弃自生鸟铳,就是有点见识短了,这玩意一旦完善,那就是战场利器啊。

至于是什么经费粮饷问题,那都是小问题了,国家再怎么穷,有心发展的话,还是能继续完善的。

顿了一下,毕应福抬起头,发现朱皇帝没有一丝的不悦,就点头继续说道:

“最主要的缺陷,就是燧石”

“其他的铳机,火药池,阻铁,火镰弹片,我们都能搞定”

“唯一的就是燧石,家父和家叔,在中原各地,寻找了几十年,都没有找到合格的燧石”

“燧石不行,就会影响点火率,打不着火,就无法点燃铳机里面的火药池,进而无法发射弹药”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陛下威武不凡,战无不胜,拿下了缅甸,从红毛夷人手里,获取了大量的燧石”“这种燧石,质量非常完美,能大大提高点火率,鸟铳哑火的机率,已经大大减少,是一款合格的鸟铳了”

“再有一点”

“这款遂发鸟铳,不是全新的鸟铳,只需要改进铳机就行了”

“工匠营有大量的熟练工匠,只要把铳机拆下来,改造一番,再重新拼接焊接上去,就是一支合格的遂发鸟铳”

没错,自生鸟铳,最关键的部位,就是燧石。

前面说了,火绳鸟铳和燧石鸟铳,最大的区别,就是点火方式,甚至铳机都差不多。

至于铳管,铳托,准星,照门,都是通用一样的。

还有一点,明朝中后期的时候,焊接技术就非常牛掰,所有锻造的鸟铳铳管,火炮炮管,都是拼接焊接而成。

所以说,铳机的改造,也不是很大的难度,拆下来,改好再拼接回去。

至于燧石,那就是朱雍槺皇帝的功劳了。

在缅甸的时候,不但缴获了遂发鸟铳,还缴获了大量配套的燧石。

那时候,朱皇帝就发现了端倪,直接下令,把所有缴获的欧式火炮和鸟铳,全部送回云南,让工匠营研究。

后来,就不用说了,大明的工匠,都是一大批老工匠,也很快发现了燧石问题,红毛夷人的燧石,太好用了。

最后,就不用说了,工部直接找到阿拉干,江夏郡王朱蕴铗。

一番操作下来,就让那些被扣押的红毛海盗,提供大量的燧石,用于交换俘虏。

所以说,现在的工部,有了大量的燧石,很快能改造、装备大量的遂发鸟铳。

“嘿嘿”

“难怪啊,这帮狗鞑子”

“尼玛的,原来如此啊,闭关锁国,鸦片战争”

“我尼玛,宁与外夷,不予家奴,一帮该死的满清孽畜”

“这个好啊,燧石啊”

“继续吧,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哈哈哈”

一通百通,朱皇帝听完解释后,先是嘿嘿一笑,喃喃自语,最后是哈哈大笑,脸上露出嘲讽,又是悲哀的表情。

太让朱皇帝恶心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燧石,就让满清的燧发枪,推迟装备上百年,可悲可叹啊。

明朝崇祯年间,天灾**,连年征伐,国家风雨飘摇,不装备燧发枪,还是能说的过去。

但是,满清王朝,确实是不应该了,立国两百六十多年,热兵器,落后太多了啊。

“呼哧、呼、、”

“咕噜、咕噜、、”

看到前面的朱皇帝,拿着遂发鸟铳,发呆发愣,有点癫狂的样子,周边的文臣武将,瞬间就低下头了。

一个个脑子不够用,内心惊诧,又不敢抬头发问,只能低头装鸵鸟。

很简单,他们哪里知道后世的情况啊,满清统治中原几百年,整个华夏,彻底沉沦了。

想一想吧,鸦片战争的时候,全世界都进入了热武器时代,满清还操刀子上阵。

甚至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他们挖出吴三桂的旧炮,还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归根结底,还是满清王朝不行,没有进取心,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宁与外夷,不予家奴。

在他们眼里,汉人即是奴才,也是豺狼虎豹,得永生永世压着,不能抬起头做人。

“咳咳”

“王侍郎,就这个了”

“大批量改造,优先改造二炮营,六个步兵营的抬枪和鸟铳”

“连主事,黄主事”

“还是那句话,要人给人,要钱给钱,3个月内,所有的正规明军,全部改造完成”

“至于燧石嘛”

“这个也好办,朕立刻下旨”

“缅甸,阿拉干,旧港府,全面收购燧石”

“还有,郭郎中,你也记一下”

“马上拟旨,昭告大明的各州府县,要严查燧石买卖,所有的开采,都需要朝廷的批文”

“特别是广东省,告诉连总督,欧洲红毛鬼的燧石,一片都不能流失,全部要交给官府”

“一旦查实了,连人带船,全部没收,岸上的商人,参与私自交易者,抄家灭族”

没错,既然满清喜欢闭关锁国,那朱皇帝就成全他们。

大明的军队,拥有优质的燧石,可以装备大量的燧发枪,那就是战略优势了。

当然了,满清鞑子,迟早也会发现这个秘密,毕竟战场上很容易缴获。

所以说,朱皇帝要严控燧石走势了,尽量在南海堵截交易,严控流入满清的属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