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811章 满汉有别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811章 满汉有别

作者:孤不是玄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33 来源:书海阁

第811章 满汉有别

顺治十六年,12月31日,晚上,亥时六刻。

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灯火通明,大殿内,又变的寂静如斯了。

“咕噜、、、”

“嘶嘶嘶、、”

大殿下面,左右两侧,坐在椅子上的四大辅臣,四大王爷贝勒,目瞪口呆,纷纷倒吸冷气。

上面的孝庄淫白虎,也是差不多的表情,紧紧盯着正中央的宁完我,吃惊不小啊。

一个个满清女真权贵,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有一种哔了狗的错觉。

没错,刚开始,第一个汉臣范文程,站出来要求,效仿朱家贼,加大力度加征加派。

现在,第二个汉臣宁完我,更加狠辣了,要对两京八省的富商大户,全部下死手啊。

更何况,山西的八大皇商,刚刚被搞过了,如今继续搞,是要往死里搞的节奏啊。

这他妈的,要说阴险毒辣,冷血无情,嗜血残暴,还得看铁杆大汉奸,汉奸之楷模啊。

“咳咳”

“诸位王爷,爱卿”

“宁大学士的建言,你们觉的如何?”

愣了一会,龙座旁边的孝庄白虎,才收回惊诧的目光,环顾殿内的王爷大臣们,开口询问了。

深通权术的人,都是这个德性,无论是什么问题,都会让下面的人,先站出来表达想法。

然后,上面的当权者,再根据形势,选择最适合的办法想法。

“回禀太皇太后”

老辣的老索尼,文臣辅臣之首,当仁不让,第一个站出来,目光坚毅,态度坚决的大声回道:

“老臣索尼”

“还是反对加征摊派,风险太大了”

“至于豪商富商捐献,这个倒可以试一试”

“但是”

“山西的八大皇商,已经捐献过了,不宜再动,以免他们心生异心”

没错,加征摊派,那真的是亡国之道啊,明朝就是死在这里。

同时,他也反对再对八大皇商动手,施压捐钱纳款。

很简单,八大皇商,跟大清王朝的爱新觉罗氏,联系太密切了,再搞一次,上面的孝庄白虎,肯定有意见的。

“哼”

老索尼的话声刚落,旁边的权臣鳌少保,目光冷冽,鼻孔出气,冷哼一声。

再不顾老索尼的脸面,猛的站出来,对着上面的孝庄,拱手行礼,咆哮着回应:

“回禀陛下”

“太皇太后”

“老臣认同范大学士,宁大学士的观点”

“加征摊派,富商捐献,两手都要硬,一起开刀”

“大清国,以武立国”

“军队,是无粮不聚兵”

“没的粮饷,没有开拔费用,没有足够的抚恤银”

“军队吃什么,喝什么,西北风吗?”

“大西南的朱明余孽,要是杀出来,你们谁能顶上去”

“哼、、、”

说完后,豪横的鳌少保,冷哼一声,鼻孔朝天,冷眼死死盯着老索尼,**裸的藐视。

好像在说,大西南的贼子杀出来,就交给你这个老不死的,让老索尼去打仗送死,送人头。

“回禀太皇太后”

“范大学士说的对”

“宁大学士说的,也不错”

“继续加征摊派”

“捐钱纳税,大户豪强也不能少”

紧接着,对面的四大王爷贝勒,盛京将军,也不甘人后,纷纷站出来,大力支持征税,逼迫富商给钱给粮。

没错,他们五个人,都是手握兵权的,没一个是傻子呢。

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钱没粮,打个锤子仗啊,不闹兵变就烧高香了。

“嗯”

少数服从多数,精于政事的老孝庄,立马点了点头,回应了一个嗯字。

“这样吧”

“就按范大学士所说的,加征摊派”

“两京八省的富商豪强,也一并捐款捐献”

“但是,山西的八大皇商”

“他们对皇室,宗室,还算是忠心耿耿,尽心尽力”

“既然,已经捐过了一次,这一次就算了,轮到下次吧”

是的,这一次,她把八大皇商,全部摘了出去。

没错,上次搞过一次了,这一次,就不能再搞了,再搞问题就大条了。

八大皇商,顾名思义,就是大清皇室的御用商人,皇室的狗腿子。

这帮人,在大清国,最危难危急的时候,总会伸出一把大手,拉上一把,给钱给粮草。

想当年,在关外的时候,面对大明的封锁,女真人都要活不下去了。

那时候,就是张家口的晋商,冒着杀头,抄家灭族的风险,给女真人运去了钱粮兵械。

更何况,八大皇商,每年经营的所得,也会进贡皇室,不能宰杀啊。

半晌后,搞定了钱粮问题,孝庄白虎,还是把目光看向范文程,眼神里全是赞赏之色。

于是,点了点头,继续开口发问:

“范大学士”

“还是你来说吧”

“刚才,哀家所说的几个问题,该如何应对”没错,钱粮是搞定了,但还有别的一堆问题,内忧外患啊。

军队的伤亡问题,湖广、四川和福建的战事,如火如荼啊,片刻耽误不得。

再有,就是南直隶和江西的防卫问题,都是在长江以南,很是让人揪心啊。

没办法啊,大西南的明贼余孽,兵多将广,血腥残暴,动辄屠城灭口,京观景观。

“咚咚咚”

“陛下万岁”

“太皇太后圣明”

再次得到孝庄肯定的范文程,眉头一挑,心中暗喜,立马站出来,双膝一软,跪地磕头,高呼万岁圣明。

没错,再次出山的他,不就是等着这一天嘛,得到皇帝和太皇太后的认可,才能重回巅峰。

说实在,不容易啊,蛰伏那么久的范文程,头发都等白了。

这要是,没有满清大军的惨败,前线损兵折将,真轮不到他站出来啊。

“回禀太皇太后”

“刚才的问题,老臣也是略有所得”

范文程这个狗奴才,磕完响头,站好位置后,脸色一正,开始大声说道:

“其一,是先帝的梓宫,国葬问题”

“户部和内务府,只要加紧加征摊派,督促大户捐献孝敬”

“钱粮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不成问题了”

“先帝的陵寝,也选好了龙穴,工部那边,只要按部就班,继续动工便是了”

是的,顺治生前的时候,肯定想不到,自己如此年轻,就噶屁见祖宗了。

再有一点,登基以来,大西南的明贼余孽,搞了十几年,也迟迟剿灭不了,导致国库空虚,老鼠见了也摇头。

迫不得已,他肯定不会,也想不到,提前营建自己的陵宫,预测自己的暴崩。

但是,病重的时候,顺治肯定心里有数了,立马选定自己龙穴位置,以备万一。

后来,暴崩以后,大西南的朱明余孽,更是强势崛起,打的清军找不到北,满清的形势,急剧恶化。

一句话,军队伤亡过大,户部又没钱了,暴死的顺治梓宫,只能停灵待葬。

现在,他们这些重臣大佬,议定了加征摊牌,逼迫大户捐献。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朝廷户部自然就有钱了,有钱了就可以继续营造陵宫,安排国葬。

“其二,是朝廷大军,伤亡的问题”

“这个,其实也是钱粮问题”

“天下大乱几十年,流离失所的人,活不下的人,遍地都是”

“朝廷,只要有足够的粮饷,重新招募便是了”

“本朝的老将老卒子,太多了,随便带一带,战斗力就上来了”

没错,军队伤亡问题,也是一个道理,涉及赋税钱粮。

只要朝廷有钱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毕竟,军队也是钱粮堆起来的。

明末清初几十年,人命不如猫狗,命如草芥,兵过如梳,匪过如篦。

乱世中的老百姓,战乱下来,肯定是一无所有,能活下来的,都是祖宗冒青烟的人。

所以说,只要有钱粮,拥有足够精锐嫡系的满清王朝,又能很快拉起一大堆军队。

“但是”

“对于朝廷的军队,老臣倒是有几个看法”

“大清国的军队,有满蒙精锐,也有汉八旗,还有更多的绿营镇兵”

“老臣的意思,对待不同的军队,得采用不同的措施,区别对待”

“首先,这一次的西征大军,还有两广战役,湖广和四川的大战”

“这些大战,伤亡了十几万的满蒙汉精锐,还有更多的绿营兵镇”

“老臣建议啊”

“满蒙汉八旗兵马,是大清国的根基,肯定要补充完整”

“死一个,补一个,不能出现空缺空编,影响大清**队的战斗力”

“甚至是,要扩编扩军,扩充大清国的嫡系军队数量,加强大清国的统治基础,巩固皇权”

没错,这个范大汉奸,也算是忠心耿耿,对满清死心塌地,操碎了心。

大清国的核心,是满蒙八旗,关外的女真人和蒙古人。

但是,汉人太多了,是他们的几百上千倍,军队更是如此。

即便是入关了,他们的丁口和军队,也没有大幅度的增加,毕竟一直在打仗,打仗就会死人。

现在,军队出现了大量的伤亡,满蒙精锐也是如此。

这不,阴险狠辣的范文程,就开始建议,大清国趁着机会,优先补充扩编自己的嫡系。

没看到嘛,整个西征大军,大部分的兵马,都是汉人军队。

就像那个北路军,吴三桂和李国翰,耗费了500万两白银,赚的钵满盆满。

同样,中路的洪承畴,也不遑多让,耗费更多了。

现在,整个五省经略府,赋税大省湖广,还不够洪承畴的军队开销,得南京和北京拨付粮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