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846章 闽浙沿海局势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846章 闽浙沿海局势

作者:孤不是玄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33 来源:书海阁

舟山群岛,悬山小荒岛,茅草屋内,气氛压抑,压的让人无法喘息。

四个鲁王旧臣大佬,四双眼睛,八个眼珠子,彼此对视着,谁也说服不了谁,就这么干瞪眼。

对视了一会,还是稳重老成的徐孚远,站出来打破了沉寂,看着头铁的张煌言,摇头苦笑着说道:

“仓水啊”

“如今,福建的局势,也很不妙啊”

“厦门金门那边,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从去年9月开始,延平王的北伐大军,回归厦门之后,局势就变的一发不可收拾”

“鞑子的安南将军达素,紧随延平王之后,带着一万精兵,从浙江这边的仙霞关,进入了福建”

“鞑子的总督李率泰,巡抚刘汉祚,提督马得功,降将黄悟,全是沙场老武夫,听从达素的号令”

“半年以来,他们这些清狗子,就开始整兵待战,大兴土木,打造进攻的战船和渡海船”

“很明显,鞑子是想趁延平王,北伐元气大伤的时候,伺机进攻大小金门和厦门本岛”

是的,这都是公开的秘密了,行军打仗,上万人的规模,怎么也藏不住。

同样,福州那边的港口,满清鞑子,在大批量的营造战船和渡海船,也是藏不住的秘密。

这都是明牌的,福建的明清双方,都是瞪着牛眼子,死死盯着对方,就是在整兵待战,时刻准备死磕。

“如今”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估计也差不多了”

“这个月,延平王深感局势的不安,下令定海城的黄应和黄昌兄弟”

“把这边的兵马,全部都撤回去,也是迫不得已,为了应对福州的鞑子,咄咄逼人啊”

“还有,不但是这边”

“江浙与福建之间的三沙湾,广东和福建之间的南澳岛,铜山的兵马”

“这些所有的外围兵马,延平王下令,全部都撤回去了,支援厦门本岛的防御”

“据黄应兄弟透露,福建那边的鞑子精锐,可能不下于五万”

“否则的话,少于这个数字,他们进攻厦门和金门岛,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没错,福建厦门,可能要爆发大战役了,也不叫可能,应该是很快就要爆发了。

毕竟,福建的清军,整兵备战半年多,一直在打造战船,战略目标太明显了。

同样,北伐大败的郑成功,也在一边舔舐伤口,一边加强备战,迎击福州的清军。

这不,直接把江浙舟山这边的兵马,全部撤回去了。

同样,也下令,把广东边境,海上岛屿的兵马,也全部撤回去了。

尤其是广东那边,南澳岛的兵马,以前是防备广东的尚可喜,担心北上夹击厦门海岛。

现在,尚可喜投降了大西南,郑氏也没有理由驻防兵马了。

当然了,这么长时间,郑氏才把兵马撤回去,扭扭捏捏的,其中的意味,就有待思考了。

“哎”

口水说干,说了好一会的徐孚远,看着无动于衷的张煌言,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继续开口说道:

“老夫三人来此,也是正是这个原因啊”

“舟山定海城的兵马,一旦南下了,整个苏松外海,浙江外海,就再无明军,友军援兵”

“到时候,就剩下你一支兵马,残兵败将,老弱病残,孤军奋战啊”

“厦门那边,局势紧张,双方都在玩命调集兵马,随时都可能爆发大决战”

“你应该知道的”

“在江浙沿海,你就满清的眼中钉,肉中刺,不死不休的局面”

“到时候,一旦出了问题,无论是谁,肯定都是顾不上你的”

哔哩吧啦的,这个徐阶的嫡系后人,又劝说了一大堆。

他不一样啊,这半年时间,并没有南下福建,一直待在舟山定海城,跟着郑成功的大军。

所以说,徐孚远非常了解这边的局势,当然更担心张煌言。

即便是,茅草屋里面,摆着着一口黑漆漆的棺材,他也不想放弃这个抗清大英雄。

因为,郑军撤走以后,整个江浙外海,就剩下张煌言的残兵败将。

这一千人的规模,只要被发现了踪迹,肯定是必死的局面,谁也救不了。

“咳咳”

眼看着,徐孚远说了那么多,张苍水还是油盐不进,端着小茶碗,低头一声不吭。

旁边的老医师沈佺期,轻咳了两声,摆了摆手,示意该轮到他劝说了。

是的,他们都知道张煌言的牛脾气,跟当年的张名振一样,死倔死倔的,认死理的人。

所以,他们几个,出发之前,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即便是这里,看见了黑漆漆的棺材板,头枕利刃,也能很快冷静下来。

没办法,这几个快要入土的老头子,还是不忍心,眼前的江浙义军头领,就这么惨死在荒岛上。

“仓水啊”

“延平王,对你的期望,非常高,印象非常好”

“特意交代老夫三人,一定要把你劝走,不能留在这里等死啊”“延平王说了,兵马多少,都无所谓”

“只要你肯南下,到时候,肯定给你配备足够的战船和兵马”

“甚至是,可以考虑,把鲁王殿下的旧部,拨付一部分给你”

“忠匡伯张进,闽安侯周瑞,荡湖伯阮骏,肃虏伯黄将军的旧部,平西伯的旧部,随你挑选”

“你放心,这是延平王亲口说的”

“老夫的人品,你应该相信的,绝不会讹你只言片语”

说完后,这个老医师沈佺期,也是眼神清澈,一脸的坦诚,看着眼前的张苍水。

是的,这是他们最后的筹码了,把延平王郑成功,抬了出来,希望能说服这头犟驴。

本来,这些话,他是不愿意说的,有点难为情,更是嫌疑不小。

但是,没办法,三个老头子,就沈佺期一个人在厦门金门,其他的都不在。

这种话一说出口,等同于做了延平王的说客,坚持大明国祚本心的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

没错,这时候的郑成功,进退两难,为了拉拢张煌言,不惜下了血本。

甚至是,许诺承诺不少,要把鲁王的旧部,大几千的兵马,都可以拨给张煌言。

毕竟,大家都知道,张煌言的义军,已经被打残了,等同于全军覆没,小猫小狗三两只。

用鲁王的旧部兵马,去打动眼前的铁头娃,能增强说服力啊。

“呼哧、、”

又过了一会,端坐在主位上的张苍水,还是无动于衷,如同老僧入定似的,一动不动。

前兵部尚书卢若腾,脸色有点难看了,强忍着心中的不耐烦,深吸一口气,也开口劝道:

“老夫几人,理解你的想法”

“你和延平王,间隙不小,相互看不对眼,心里有小疙瘩”

“这样吧”

“实在不行的话,你带着义军残部,先南下福建,躲避清狗子一段时间”

“先留着有用之身,以待天时,将来的某一天,也可以继续抗清杀鞑子”

“或是等厦门战役结束,闽浙沿海的局势,彻底明朗化了,你再回转江浙沿海”

去年,郑氏北伐南直隶,南京城大战,惨败而归。

其中的经过,他们几个都听说了,知道郑军和张煌言的义军,争执龌龊,误会都不少。

更何况,这么多年以来,延平王的手段,对鲁王殿下的旧部,是惨烈了一点。

身为鲁王旧部旧臣的他们,都是核心成员,当然更清楚,其中的缘由缘故,更是理解张煌言。

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啊,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在他们几个老头子眼里,不要管什么分歧争执了,先带着义军南下吧,保存实力为上。

没错,他们三个老头子,也是有心不甘,奈何实力不允许,暂且忍一忍吧。

“再有一点”

“你知道的,鲁王殿下,就客居在金门海岛”

“如今,福州的鞑子,随时可能发动战役,登陆金门或是厦门”

“你我四人,身为鲁王旧臣,心中再多的委屈,也不能坐视殿下危难,见死不救吧”

最后,看着张煌言,还是无动于衷,犹如秋风过耳似的。

这个前兵部尚书,也没辙了,硬着头皮,咬着牙,把他们的旧主,鲁王殿下,也抬了出来。

是的,大明的读书人,讲究的是忠孝礼仪,这是人臣之本分,食君禄,忠君事。

你这个张苍水,总是一副大明忠臣志士的人设,总不能无动于衷吧。

如果,就这么蹲在悬山荒岛,坐视福建的满清鞑子,进攻厦门金门岛,不顾鲁王殿下的死活。

这要是传出去,呵呵,整个天下人,都会看不起,嘲笑张苍水的为人。

“哎”

听到这里的时候,主位上的张煌言,终于有反应了,摇了摇头,眼神落寞,深叹一口老仙气。

只是,心中的挣扎和煎熬,无处述说,右手死死捏住小茶碗,肉眼可见的青筋凹起。

没错的,历史上的今天,元宵节,三个鲁王旧臣说客,是不存在的。

只是,这一世,大明中华皇帝的异军突起,改变了整个中原天下的格局,迷雾重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