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90章 磨盘山,诸葛亮城

正月30日,磨盘山脚下,坝湾勇卫营。

凌晨3点,后勤炊事班伙夫,顾不得昨日的疲倦,开始准备,全营的饮食,制作干粮。

凌晨4点,准备完毕,中军大帐击鼓,全营各司集合完毕,举着火把,大军开拔,开始攀登磨盘山。

勇卫营,伙食里,经常搭配动物内脏,就是为了预防夜盲症,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将士们视线无异常,一切照旧。

凌晨登山的这个想法,是朱雍槺提出的,独自拍板,有些人抱有意见,军师邹简臣和罗子明反而同意。

老油子的目的,有2个,第一,测试勇卫营的极限压力,关键的时候,能不能扛得住。

历史上的磨盘山战役,就是从凌晨卯时,一直鏖战,死战到午时,也就是凌晨5点开始,干到下午1点。

模拟战争场景,最好的方式,就是同时同刻,同一个地方,带着军队,拉练一番。

到时候,敌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担心什么,都一清二楚。

反正,勇卫营,在杨家庄的时候,偶尔也会,在半夜被朱雍槺,拉起来,集训。

第一次,勇卫营的将士,要死要活,次数多了,慢慢就习惯了。

效果很明显,勇卫营各司,凌晨出兵,灯火通明,无人喧哗,队列整齐,各司各队,依次出营。

磨盘山,地处高黎贡山南麓。

崇山峻岭,山势陡峭、道路崎岖,地势极其险要,易守难攻,是天然的防御工事,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20年前,公元1639年,崇祯十二年。

明末时期,鼎鼎大名的驴友,徐霞客,游历滇西,经过磨盘山。

4月10日,徐霞客从永昌城出发,经沙河(诸葛堰)、石花洞(卧狮)、洼底铺、冷水箐、蒲缥、石子哨、落马厂、大坂铺、湾子桥、盘蛇谷、坝湾、磨盘石、蒲满哨、分水关、新安哨,最后到达腾冲。

他撰写的《徐霞客游记》,里面详细记载了,磨盘山的地势,气势险峻,山势逶迤曲折,谷深箐幽。

望西北穹峰峻极,西南骈崖东突,其南崖有居庐当峰而踞,即磨盘石也。

其上甚峻,曲折盘崖,八里而上凌峰头,则所谓磨盘石也。

百家倚峰头而居,东临绝壑,下嵌甚深,而其壑东南为大田,禾芃芃焉。其夜倚峰而栖,月色当空,此即高黎贡山之东峰。

忆诸葛武侯、王靖远骥之前后开疆,方威远政之独战身死,往事如看镜,浮生独倚岩,慨然者久之。

勇卫营,拉练磨盘山。

凌晨4点,从山脚下坝湾出发,中午12点到达山顶,分水关(太平铺),路程约50里,耗时8个多小时。

从坝湾到石梯寨,直线距离不到5里,路程约25里,高差竟然800多米,落差非常大,全程都是盘山路,山路崎岖。

这一段路,登山的难度最大,灌木、山箐(竹子)、芒杆草、芒萁草,遍布山野,山路宽敞的地方,能通过3人左右,窄的地方,仅仅能通过一人一马。

仅仅25里山路,耗时近5个小时,普通人登山速度,大约每小时4里,勇卫营训练有素,体力变态,速度也差不多,可见登山的难度。

由此,可推断,历史上,吴三鬼的前锋,凌晨5点接战,差不多晚上12点,就开始登山。

可见,吴三鬼这些满清鞑子前锋军,追敌迫切之心,覆灭南明永历朝廷,那是灭国之功啊。

这段山路,上山难,下山更难,要想快速下山,除非滚下去。

剩下的行军路线,大坡头、打羊寨、旧水井、蒲满哨(核桃园、董家田)、下麻山、上麻山、大蛇腰,到达山顶分水关(太平铺)。

这一段路,地势高差不大,较为平缓,路程30里不到,适合行军,花了3个小时,到达分水关。

其中,大坡头至蒲满哨,山道沿着山脊线,灌木较少,一览无余。

蒲满哨至大蛇腰,路线顺着山脊而走,距离山脊,还有100多米高,灌木、竹林遍野。

大蛇腰至太平铺、分水关,树木郁郁葱葱,笔直通天,绿得发亮,阳光透不进去,是深山密林,林海茫茫。

坝湾到分水关,直线距离,不到20多里,相当于潞江到坝湾,2个小时的直线路程,竟然爬了8个小时。

站在潞江司集镇,就能清晰,看见山顶的分水关(太平铺),妥妥的望山跑死马。

勇卫营在分水关,也就是诸葛亮旧城,驻兵扎营。

到了以后,岷王朱雍槺,就带着军师邹简臣、杨长史、罗子明、其他众将,勘察太平铺,诸葛亮旧城。

站在磨盘山山顶,太平铺,远眺潞江,风光独好,纵览群山小。

连绵的山峦如诗画,俯瞰着脚下,千沟万壑,连绵起伏的山脉,如龙蛇般蜿蜒,山顶的风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仿佛将整个世界都踩在脚下。

“啊啊啊啊啊”

岷王朱雍槺,心中激动不已,大吼一声。

声响彻云霄,惊起一片飞禽走兽,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都倾泻出来,周围的人,惊诧不已、无不侧目。

老油子,豪气大发,这就是他的主战场,崛起的风水宝地,满清鞑子的葬身地。

军师邹简臣,非常兴奋,一路上都在仔细观察地势,指指点点,不停的跟岷王交流。

这个地势,他也非常满意。

“分水关,又叫诸葛亮城”

“当年,诸葛武侯,就在此地,筑城屯兵,防备南蛮入侵云南,一直延续到唐代”

“后来,因为战乱,朝代更替,此城时毁时建,才逐步废弃”

“元朝时,永昌本地人,为纪念武侯功德,募资重建,称古城寺,供商人和民夫歇息瞻仰”

军师邹简臣,指着分水关,侃侃而谈,众人一边听,一边纷纷点头,知识渊博啊。

邹简臣,是四川人,文武双全,熟读兵书、史书,知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当然对云贵川,3省的地理关隘,非常了解。

此时此刻,站在分水关上,古城寺,向南望去,太平铺缓坡上,仍可以寻到诸葛亮城的一些遗迹。

平台上,方块有序,呈明显的人为痕迹,台上磊石成墙,高约3米,最高一级有露出头的柱脚石。

大青石做成,滚圆的柱脚石,排列整齐成行,直径半米左右,石块精雕细琢,錾刻精湛,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