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玄瞳阁,秦玥正在核对账目,见慕枫回来,抬头笑道:"又捡到什么宝贝了?"慕枫将青瓷枕放在鉴定台上:"宋代的,但有点奇怪。"
苏雨晴闻声凑过来:"看着像龙泉窑的,但釉色不对啊。"
秦玥戴上手套,用放大镜检查胎体:"胎质细腻,应该是南宋的,但..."她突然停住,"你们看这里!"
枕侧有一道几乎不可见的细缝,若非玄瞳指引,常人根本发现不了。
密室中,三人围着青瓷枕。慕枫用热毛巾敷在枕面,待胶质软化后,小心地用细如发丝的工具撬开夹层。
"天哪!"苏雨晴惊呼。
夹层里是一幅微型绢画,描绘着文人雅集的场景。画心只有巴掌大,却精细到能看清每个人物的表情。最惊人的是落款——"松雪道人"(赵孟頫的号)!
秦玥的手微微发抖:"这...这要是真迹..."
慕枫的玄瞳仔细扫描绢画:"是真迹无疑。看这用笔,这设色,还有..."他指向画中一个文人手中的书卷,"这里藏着赵孟頫的暗记。"
苏雨晴已经打开拍卖数据库:"去年他的一件东西拍了2.3亿..."
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这件青瓷枕的价值,远超他们想象!
正当三人研究时,门铃突然响起。一个西装笔挺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胸前的徽章显示他是某拍卖行的总监。
"慕先生,听说您得了一件有趣的瓷器?"男子微笑道,"我们愿意提供免费的鉴定和拍卖服务。"
慕枫不动声色地将密室门关上:"您消息真灵通。"
"古玩圈没有秘密,"男子递上名片,"尤其是赵孟頫的作品。"
慕枫心头一凛,消息怎么会泄露?
送走拍卖行的人后,秦玥立即检查店铺:"我们的网络被入侵了,有人远程访问了监控系统!"
苏雨晴皱眉:"会不会是墨非的人?"
慕枫摇头:"不像他的风格。这次的人...更专业。"
次日清晨,玄瞳阁门口停了一辆黑色轿车。车窗降下,露出一个白发老者的侧脸。
"慕先生,"老者声音沙哑,"借一步说话?"
慕枫的玄瞳微微刺痛,老者手腕上戴着一串奇特的念珠,每颗珠子都泛着诡异的红光!
"您是?"
"老夫姓文,专收文人字画。"老者递上一张支票,"两亿,买那幅绢画。"
慕枫没有接:"文老先生,我们还没决定出售。"
老者突然笑了,露出两颗金牙:"年轻人,有些钱,有命赚也得有命花啊。"
车窗升起,黑色轿车无声驶离。慕枫站在门口,手中的支票上印着一个鲜红的指印,像极了...血指印!
密室中,三人紧急商议。"两亿确实诱人,"秦玥推了推眼镜,"但这文老来得太蹊跷。"
苏雨晴调出资料:"查不到这个人,但那个血指印...让我想起一个传闻中的收藏家,专买见不得光的文物。"
慕枫沉思片刻,突然笑了:"既然他们都想要,我们不如...送出去。"
"什么?"两女齐声惊呼。
慕枫取出绢画,玄瞳的光芒映照出画中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雅集场景里,某个文人腰间佩戴的玉佩上,刻着微型的山水图!
"这才是真正的秘密,"他轻声道,"赵孟頫在这幅画里,藏了一张藏宝图!"
三天后,一场小型拍卖会在私人会所举行。慕枫委托拍卖行出售"赵孟頫绢画",起拍价一亿。
文老和拍卖行总监都到场了,还有几位不知名的富豪。竞价很快飙到三亿,最终被文老以四亿天价拍下。
一个月后,玄瞳阁收到一个匿名包裹。里面是一块古玉,玉上刻着微型山水,正是绢画中隐藏的图案!
慕枫将玉放在灯下,玄瞳的光芒与玉中纹路共鸣,投射出一幅完整的地图。
"找到了,"他微笑道,"柯九思的藏书楼位置。"
秦玥快速计算:"那里现在是个茶园,如果以考古名义买下..."
苏雨晴已经打开地图:"周边地价便宜,我们可以用玄瞳阁的名义投资。"
慕枫点头:"先买地,再'偶然'发现文物,最后与官方合作开发...这才是长久的生意。"
窗外,夕阳将玄瞳阁的招牌染成金色。柜台里,那只青瓷枕静静陈列着,标签上写着:"宋代民窑瓷枕,售价八百元。"
没人知道,它曾经装着一个价值连城的秘密,更不知道这个秘密已经转化为一片即将升值的土地,以及未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翌日清晨,慕枫早早就站在古玩城最偏僻的角落,指尖轻轻拨弄着一堆看似普通的茶具。
他的玄瞳微微发热,一只灰扑扑的茶盏,釉面下竟泛着淡金色的光晕!
"老板,这套茶具怎么卖?"慕枫故作随意地问道。
摊主是个满脸风霜的老农,叼着烟斗,头也不抬:"整套卖,不单拆,三千。"
慕枫拿起茶盏端详,盏身厚重,釉色灰白,底部有五个细小的支钉痕,典型的宋代建盏特征!但奇怪的是,盏内壁的釉面下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一千五。"他习惯性还价。
老农吐出一口烟圈:"两千八,少一分不卖。"
慕枫没再讨价,直接付钱。临走前,他状似无意地问:"老伯,这茶具哪来的?"
"老家拆迁,从祖屋地窖里刨出来的。"老农眯着眼,"怎么,有问题?"
慕枫笑了笑:"没有,就是问问。"
——他在说谎。玄瞳清晰地看到,老农说这话时,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一块玉佩,那玉佩的沁色,至少是明代的东西。
回到玄瞳阁,秦玥正在整理账本,苏雨晴则趴在柜台上打瞌睡。
"醒醒,"慕枫敲了敲柜台,"看看这个。"
他将茶盏放在绒布上,玄瞳的光芒微微闪烁:"宋代的,但有点奇怪。"
秦玥戴上手套,拿起茶盏对着灯光观察:"建窑兔毫盏,釉色偏灰,应该是南宋晚期的。但..."她突然停住,"盏底重量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