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199章 冰爬犁与凿冰捕鱼

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199章 冰爬犁与凿冰捕鱼

作者:我只想铲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0:05:17 来源:书海阁

四万亩土地,听起来很多,但如果把它放到一起,大概就是一块3公里宽、9公里长的区域,即27平方公里的面积,在后世,也就差不多2700公顷,对于一些种植大省来说,只能说是相当于一个稍微大些的农场种植面积。

可对于熊部落来说,这么多土地放在这个时代,恐怕都很难有其他部落超越。要是全部种植粟,按照现在熊部落的平均产量55公斤计算,预期能收获220万公斤即2200吨的粟。

要种植这么多土地,就算是以部落现在非常粗放型的耕种方式来说,所需要的耕牛、犁铧以及耙子铁锹等工具也会非常多,投入田间管理的族人也要有很多,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完成的事情。

部落用来种地的人手倒还算充足,现阶段要解决的就是工具的问题,毕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熊洪才会一直盯着熊山的炼铁坊,现在能够完成预期的目标,那他就可以放下心来,去干一些其他的事情了。

随着部落人口的急剧增加,部落里的食物消耗也越来越大,原本各个部落负责自己的食物供应,但既然融合在了一起,熊部落本部这边,就要养活所有族人。每日从粮仓里拉出去的粟米,让熊巫直呼心疼,但又无可奈何。

为了缓解熊巫的心理压力,也为了减少熊部落存粮的压力,熊洪将主意打到了部落周围的河流里。

外面的天气越来越冷,围墙南边的小溪已经完全冰封住了,而小溪下游的凌河,表面也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据去探索的族人回报,河岸两侧的冰层厚度差不多有个10厘米,中间的薄一些。虽然成年的族人可以在厚的冰面上行走,但还是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再等上几天,冰层达到15厘米以后,气温将会更低,一直持续到来年的春天,这段时间,在冰面上行走才更加安全。

没错,熊洪准备趁着这个机会,去探索凌河及周围的环境,为明年部落的发展探索更多可以用到的资源。

沿着部落小溪往东再往南走,大概有个5里路的样子,就是汇入凌河的入口,随着气温的降低,凌河上面也被冰冻起来,毕竟只是一条三十多米宽的河流,水流量也不算太大。

冰上行走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事实上,冰面要比陆地更加平坦,行走起来、运输起来也更加方便,除了要寻找一条合适的冰面通道外,沿着冰面走来探索凌河及周边区域会省事很多。

虽然现在还没有达到能够行人甚至是运送物资的标准,但在冰面上还是能做一些事情的,比如捕鱼。

凿冰捕鱼在熊洪的那个年代很是常见,比如有名的查干湖冬捕,甚至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纪念日。而在原始社会,自然生长的渔业资源要更加丰富,冬捕的效果理论上来讲也会更好一些。

不过熊洪也没打算像查干湖冬捕一样,能获得成千上万斤的鱼,毕竟现在的这些鱼都是野生的,达不到人工养殖那么密集,可只要能有一点收获,那也是很好的。天气变冷,户外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捕上来的鱼冻在外面,也能保存很久。

除了凌河外,部落今年发现的一些湖泊、水塘,也能进行冬捕,而人工养殖鱼的那些池塘,就不用凿冰了,毕竟秋季的时候被网了不少出来,留一些让它们繁衍,明年秋天可以再捕捞。

“你们几个小心一点,冰面虽然冻上了,可还是有可能开裂的,”熊洪对着熊二、熊皮几人说道,“把绳子都绑好,要是听到冰块破碎,立马趴在冰面上,岸上的族人记得给他们拉回来。一定记住了!”

“好勒族长,这冰块很厚,你看,都快15厘米了。”

凿冰捕鱼需要的工具倒不多,只要族人做好防寒、防水的工作,冬捕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多族人拿这个当做一个娱乐活动来做,并不觉得冬捕累人。

“这里再开个洞,你看有鱼过来了,”熊皮在冰面上兴奋地喊叫着,跟熊二一起,如同两个孩子一般跳着,“拿网给我,快点!”

由于冰面的密封,冰下的氧气含量会变少,鱼群想要呼吸新鲜的氧气,就会找冰面上的窟窿,探出头来呼吸,此时只要用抄网一捞,就能抓到一条,甚至有些鱼挤在窟窿这里,徒手都能抓到。

被抓到的鱼只来得及在冰面上蹦跶几下,没过一会就会被冻成一个个冰疙瘩,然后被捡到竹筐里,运到部落里去处理。

运到部落里之后,会放到温水里进行化冻,等冰块软化下来之后再进行开膛破肚,清洗干净后,直接挂在架子放到户外,再次冻成冰块,食用时只要浸泡解冻后,就能使用,比用盐腌制还要省事很多。

在等待冰面变得更厚的这几天,通过凿冰捕鱼,部落每天都能获得一两百条的鱼,而且凌河这边的鱼更多,捕鱼小队也分成了好几拨队伍,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捕鱼,收获的鱼甚至已经挂满了围墙里的木架子,熊巫正带着人在温暖的房间里腌上一部分,以待开春后食用。“爬犁准备的怎么样了?能载重多少斤?”熊洪来到木工坊,向正在制作木架的熊木问道,“这次探索队会分成两个队伍,一部分去上游,一部分去下游,我带着人去下游,熊大带着人去上游,沿途会经过不少居住点,我们要带很多物资送过去,你这个爬犁可得好好做。”

“放心吧族长,爬犁我们有经验,而且新制作的爬犁,在冰面上更好走,”熊木指了指横在房间里的爬犁,这副爬犁正被支起来安装下面的铜条和铁皮,“我们对去年的爬犁进行了改进,让它更加适合在冰面上行动,你看,这里与冰面接触的地方,我们用金属来代替木料,这样会滑的更顺畅,甚至两三百斤的东西只要两个人就能推动,连牲口都省了。”

“那倒不至于把牲口省下来,该用畜力还是用畜力,”熊洪呵呵一笑,“毕竟还要上岸给居住点的族人们送东西,没有畜力,也运不了太多的东西。”

“对了,考虑到这个因素,我们还在每副爬犁两边预先制作了安装轮子的结构,要是上岸的话,可以直接把爬犁给支起来,然后安装上车轴和轮子就行,不用的时候再拆下来,操作很简单。”

正常来说,爬犁在冰面上的运动,并不需要一直保持太大、持久的动力输入,就能保持匀速的前进,甚至一些单人的爬犁,用两根木棍往后借力,也能行动。不过正如熊洪所说,这次要带的物资不少,而且要测试凌河段冬季冰层的厚度能不能支撑,所以每架爬犁上要运送的物资也基本上在300斤左右。

“这次去正好把各个居住点的负责人们接回来,时间不会太久,最多十天就回来,”熊洪在宗庙里,跟熊巫说着,“部落里现在没有其他事情了,新加入的族人融入进来也快,让熊花熊草他们抽调些老人和妇女,去帮忙处理麻线,我们现在在麻布纺织这方面还是比较弱,得想办法加快些,毕竟到春夏季节,就要给他们准备衣服。”

在部落里,秋冬的时候,都会穿着兽皮制成的衣服,厚重且保暖,夏季则会换上麻布缝制成的衣物,轻便透气,更方便族人们生活,要比其他部落夏季光着上半身、只穿着兽皮短裙要好看很多。而且现在熊部落织出来的麻布,随着技术的提升,质量越来越好,缝制成的衣物也更受欢迎。

今年熊部落通过交换、自己种植,共收获了快万斤的麻皮,加上去年库存的一些,满满地堆了好几个房间。

这些麻皮让负责织布的熊花等人很是苦恼,族中的纺织女工们,几乎全年都在织布,但效率还是不够高,又加上突然间部落增加了这么多的人手,平分到每个人手上的麻布只够做一条裤衩的,这让熊洪表示难以接受。所以部落这边也加大了对织布机的改进和人力的投入,解决不了效率的问题,那就增加人手。

去掉协助挖矿、冶炼的200名族人,剩下的700人中,有三分之一都被调来处理麻线,经过几天的培训之后,现在大部分族人都掌握了纺线的技术,一捆捆晒干处理好的麻皮,变成一卷卷的麻线团,逐渐堆满了纺织工坊的仓库里。

“织机这边,熊杰和熊土正在改进,在之前织机的基础上,又改良了一些织布的步骤,增加了一些设备,具体的我不是太懂,不过据说效果挺好。”熊巫对这个技术虽然感兴趣,但的确不明白其中的原理。

“嗯,只要有效就行,反正冬天没什么其他事情,就让他们去织布去纺线吧,明年这些布总会用派上用场的。”

“还有一部分人被石雪要过去了,说是筛选种子,”熊巫翻开竹简,“明年除了种植的粟,还有黍、菽、蔬菜、油菜、麻等,这些东西都要筛选出合适的种子。”

筛选个头大、饱满的果实留作种子,已经成为族中耕种前做的第一件事情。趁着冬季没有什么安排,石雪带着人天天待在粮仓里,用专门的筛网,一个厫间一个厫间地进行筛种,留下个头大的种子,再统一放到专门储存种粮的仓库里。

事情处理的差不多,熊洪也准备动身了,冬季待在温暖的炕上很舒服,可舒服却换不来充足的食物和物资,有些事必须要去做。

“没想到你才回来一个月,又要外出了,”熊巫有些无奈,但又有些担忧,“天气也太冷了,外面也都是积雪,反正小心一些。”

“放心好了,这点雪比去年捕捉马匹那会儿要小多了,”熊洪倒是看得开,虽然他也不想这么冷的天气外出,但身为族长,有些事情就得带头去做,“况且也就这十几天的时间,主要试一试冰面上运输的可行性,另外就是看一看凌河到底通往哪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