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241章 三锭脚踏式纺车

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241章 三锭脚踏式纺车

作者:我只想铲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0:05:17 来源:书海阁

第241章 三锭脚踏式纺车

熊洪立马将脑海中的构图,趁着现在印象还算深刻,赶紧抽出一张纸就用炭笔在上面画了起来。熊木和白茅等人知道族长经常会陷入这种“灵光乍现”的状态,知趣地没有打扰,而是默默地站在一边,看着熊洪不断地在纸张上描绘、揉皱、再描绘、再揉的过程。

熊木站在旁边,等的腿都有点麻了,但又不敢有太大的动作,防止惊动熊洪,要是因为自己动了一下而打扰了族长的思路,那自己可就成了部落的罪人——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自己信,族长只要进入这种状态,那拿出来的东西绝对是好东西。

“呼,总算画完了,看来还没有忘完,”熊洪扔掉炭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下应该差不多了。”

熊木第一时间从座位上弹起,来到熊洪身边,看着平铺在桌面上的图纸。

图纸上面所画着的工具,跟现在的手摇纺纱车几乎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根本就是两个物体,唯一有点联系的,就是那个大轮子。

“熊木,你来看,车架、轮、锭子架、锭子、皮带圈、踏杆等这些零部件,按照这样的方式摆放安装,哦,这里还看不出来,等你造出来,我们再来说怎么操作。”熊洪心情极好,解决了纺织里面的纺纱机,那至少能保证织布的效率提升了一倍,而且这种纺纱机,后面完全可以交由熊木等人,研究如何利用水力来进行纺纱。

熊木没有说什么,在将这份图纸给重新画了一遍之后,拿着抄录下来的图纸,二话不说,就跑向木工坊那边,他要趁着这个时候,尽快把族长要的零件给做出来。

而熊洪,根据这个脚踏纺纱车,又开始回想着后世曾经在书中见过的另外一种纺纱车——大纺车和水力纺纱车。

当然现在连脚踏纺纱车都还没有制造出来,就开始想着更高级的工具,有点太异想天开,但梦想还是要有的,反正基本的原理都差不多,现在最差的,就是对脚踏纺车的使用,积累相应的经验,从而对纺车进行更高级的改进。

熊木和熊杰等人花了两天时间,中间熊洪也去过几次,在几人的共同努力下,熊部落的脚踏纺纱车,终于能按照熊洪的要求工作了,这样改来改去的熊洪松了一口气。

整个脚踏纺纱车跟现在部落使用的脚踏式陶盘很像,都是利用双脚踩动踏杆,从而带动后面的部件。

熊木搬来一个矮凳坐在纺纱车面前,而熊角,则是被熊洪特意叫过来,来观察、体验这种工具的。

当脚踏踏杆时,带动轮旋转,皮带圈也随之转动,它的下部环绕轮子,上部环绕锭子,是轮子与锭子间的传动带,从而带动纱锭转动。

纺纱机构和手摇纺车相似,有锭子、绳轮和绳弦等机件;脚踏机构有曲柄、踏杆、凸钉等机件。曲柄装在绳轮的轮轴上,由一个短连杆和下边脚踏杆的左端连接。脚踏杆的偏右端则和凸钉衔接在一起。当脚踏杆左右两边交替着被双足踏动的时候,踏杆以凸钉支点为分界的动力臂沿相反方向作圆锥形轨迹转动,并通过曲柄带动绳轮和锭子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完成加捻牵伸工作。

脚踏纺车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连杆和曲柄将脚的往复运动转变成圆周运动,以代替手摇绳轮转动。由于双手全力用在引纱捻线上,故而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在后世,纺车上绳轮直径的大小,锭子数的多寡,是由所纺纤维性质决定的。如不需牵伸的麻纤维,在并捻合线时,轮径可尽可能地增大,锭子数可多至五枚;而纺棉时锭速和锭子数受纤维充分牵伸条件的限制,不能过高,故轮径较小,锭子数最高为三枚。

熊木等人制作出来的脚踏式纺纱车,就安装了三个锭子,这不是纺纱车的极限,而是族人的极限。熊角首先上去尝试了一下纺麻纱的流程,一个锭子的时候,所纺出来的麻线要比之前更加紧实,操作起来根本没有什么难度;而操作两个、三个锭子,在适应了这个速度、避免多股麻纤维互相干扰后,也没有太大的压力。正常人通过学习和使用一段时间,至少能掌握两个锭子的纺线,至于三个以及更往上的,就要看个人的天分以及经验了。

随着熊角的踩动,曲柄右边连接着的轮子开始旋转起来,通过皮带,带动了锭子旋转,而连接在锭子上面的麻线,也随着旋转不断地拧紧,并缠在了锭子上。而三条细细的麻线,也在熊角双手的引导下,不断地卷到锭子上。

不一会儿,熊角在不远处放着的三小团麻纤维,就被捻到了锭子上,旁边的族人,立马上前,继续将麻纤维给接上,让熊角再次踩动。族人们明显地看出,纺线的速度快了好多,原本一个人一天最多只能纺出来半斤,而有了这个纺车,差不多能到达两斤左右。“族长,这个太好用了,”熊角开心地说着,作为经常参与纺纱的族人,她对于纺锤纺线和手摇纺车纺线很是熟悉,虽然手摇纺车的速度已经不算慢,但在脚踏纺车出现后,这种新式的工具速度更快,“要是用这个来纺线的话,一天至少要比以前多纺好几倍的线。”

手摇纺车由于单手操作,失误率也比较高,一旦断裂,很容易就得重新捻线。但脚踏的不一样,它解放了双手,故而让麻线更容易被拧紧,变得粗细更加均匀,更加结实。

“熊木,看到了吧,族人说这个非常好,接下来就多造一些这个吧,”熊洪看着沉浸在纺线之中的熊角,微微一笑,“熊角?熊角!”

“族长,怎么了?”熊角从激动中恢复过来,看着族人们都在看着她,不由脸上一红,“对不起,刚刚太开心,没听到。”

“没关系,这个新出现的东西,我们比你还要激动,”熊巫呵呵一笑,这两天他也知晓了熊洪的设计,对于能够提升部落的实力,他是百分百地支持。

“嗯,就这样,熊木你们十天内,务必给我造出30架出来,材料方面整个部落的仓库任你取用;在人员上,不管是谁,只要是能够帮助你们制造纺车的,你都可以调用;而熊角,你也要挑选部分纺线的族人,带他们熟练使用这个新的工具。”

“好的族长!”

这种脚踏式的纺线工具,可以将现在的纺线效率提升2-3倍,意味着原本只能一天出产150锭麻线的部落,可以增加到300-400个,而且族人们也会更加轻松,毕竟是脚踏的,肯定比手摇快。

当然除了制作这种新式的脚踏式纺线工具,也要继续研究有没有更好的工具,或者在现在的基础上,再提升效率。比如现在是三锭,能不能再增加一锭两锭?

熊洪计划一个月内将现在部落的50多部手摇纺纱机全部替换下来,但替换下来的也不准备报废,而是准备修理一番之后,再交给水村和黑齿村使用,那边也可以挑选部分女性族人,尤其是干不了重活的族人,用来帮助部落纺线。

熊洪也考虑将这些东西给带到白河诸部那边去,因为时间很紧张,去年便没有在周围仔细搜寻,并没有发现野麻的生长。但熊部落完全可以将白骨洞周围的空地种上一些麻,等收获后交给他们来纺线,进行简单的加工,从而将部落族人从这些简单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熊洪的这个想法也不是凭空产生的,他认为,手摇纺纱车结构简单,操作起来也不算费力,制作起来也没有什么难度,就不用从熊部落大老远的带过去,到时候直接在白骨洞营地那边制作就行,不要浪费宝贵的运输力量;

而那边肯定有为数较多的无法狩猎的族人,只能以采集野草野菜野果生活,如果将他们教会如何纺线,不仅可以环节部落对线锭的需求,还能给他们提供一些额外的物资,让他们的生活更好。届时以熊部落的名义来“雇佣”他们纺线,提供给他们饭食和住处,还能让他们的部落对自己更加认同,以后不管是交易物资还是逐渐融合,都能够减少一些阻力。

当然对于麻线锭的兑换,熊洪也有打算,目前暂定1锭麻线换取1斤粟米这个比例。这个兑换比例也是综合考虑了部落自身的纺线速度和白河诸部的食物获取。

在熊部落,一个族人用手摇纺车,在麻皮已经被绩好的情况下,一天可以纺半斤左右,也就是大概300米长的麻线,大约5锭左右。三锭的脚踏纺车,效率更高一些,经熊洪测算,差不多能纺个一斤半到两斤,也就是20锭左右。

纺织坊现在有女性族人150人,有50人负责绩麻皮,就是将成根的麻皮,劈成一条条粗细均匀的麻纤维,然后将两根麻线捻到一起,缠绕在木片或者木棍上,等待着用纺车捻成一根更粗、更结实的麻线,这也是“成绩”的由来;

再有40人纺纱,将绩好的麻皮,在纺车这边纺成锭子,这40人,如果都换成脚踏式纺车,那速度会更快,可能会导致前面绩线的速度跟不上。

接着就是织布的人员了,这里安排了40人,都用腰机进行织布,而腰机的速度也不算快,基本上,每架织机每天也就只能织出半匹麻布出来。

而剩下的20人,则是帮着运输、处理麻线、随时顶替各个环节的人,他们要掌握的技术更全,技艺也更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