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249章 连机水碓

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249章 连机水碓

作者:我只想铲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0:05:17 来源:书海阁

第249章 连机水碓

“很好,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熊洪赞叹地点了点头,“我们部落外面就是小溪和凌河,虽然流速并不算快,但我们可以人工建设一个大一点的水池子,利用高度差,把水蓄积在里面,从而带动这些工具的运转。”

熊洪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水车,这种灌溉工具,可以将河流里面的水给输送到田地里。

随着部落土地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很多地方尤其是地势高的地方,就需要浇水灌溉。但这些远离水源的地方,要运水过来,就很不方便,只能用人力或者畜力来挑水。

目前部落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自然降水,顶多在某些低洼的地方,挖几口小池塘来解决。这几年还算风调雨顺,需要浇水的地还真不多,但以后就不一定,谁能保证每年都是这样的光景呢?

熊洪其实有计划将凌河的水通过修建水渠给引到周围的田地里,可是凌河是地势最低的地方,如何将水从低处运往高处,而且不能浪费人力,是摆在面前的难题。但其实华夏古代就有这种工具,就是水车。

水车的结构就如同车辆的轮子一样,有轮轴、辐条和刮板、水斗。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

刮板刮水,水斗装水,在河水的冲击下,借着水势的运动惯性缓缓转动着辐条,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临顶时,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到所需灌溉的农田里。

“那这个跟水碓有什么关系?”熊木有些疑惑,一脸茫然地看着熊洪,“这个水车就算在水流的带动下转了起来,但是凌河的流速并不算快,而且水车的力量怕是不足以带动好几部水碓的。”

熊木指着熊洪画在图上的水车,讲着自己的观点。

熊洪对熊木的观点颇为认可,因为这个水车主要就是将河水给提高到土地上的,并不能提供多少的动力。

“是这样,虽然水车没有多大的力气,但它最主要的除了灌溉,对我们来说,就是可以把水给提高,”熊洪耐心地解释,“你看,假如我在渡槽这边装上另一个轮子呢?也采用水车的结构,但上面的水斗更大一些,那是不是动力就更强一些?”

熊洪又画了一张图,在现在的水车旁边,渡槽的下边,又安置了一个小一号的水车,被引入到渡槽里的水,从高往低流,就可以带动这个水车转动,固定在水车中间的轮轴,只要凸出来一部分,就能随着水车旋转,再加装一块挡板,就能带动舂米的装置运动。

“凌河旁边的水车,主要是用来提水的,这个高度会尽可能地做高一些;而渡槽下面的水车,就是动力的主要来源,只要高度足够,那动力也就越强。”熊洪又指着改变结构后的舂米装置,“这里,可以沿着水车的轮轴,布置多个挡板,每个挡板对应一架舂米装置,这样一个水车,就能比现在的好几个水碓都有用。”

这就是熊洪最近在设计的连机水碓,水碓的结构就分为两个部分:动力和舂捣。

动力部分包含水车、拨杆及连通轴。将水车放置在渡槽下或者直接放到流速快的河流中,当水流流动时,带动水车转动,水车带动连通轴进行旋转,以此来带动连接在连通轴上面的拨杆进行转动。

舂捣部分是由一个连杆支架和若干个木槌组成的。在木槌下方放置器皿用以装载需要加工的物品,拨杆利用旋转去拨动木槌的一端,利用杠杆原理让木槌上下敲击,以此捣碎加工器皿中的物品。

“而且,立在河边的水车,可以架设多部,这样就能引入更多的河水,从而带动更多的水碓。”

为了解决水流流速不快的问题,那完全可以将水位差提高一些,将河水利用水车给提到高处储存起来,再通过放水的方式,将另外的水车赋予更大的动力。

“没错,带动完水碓的河水,沿着沟渠流到田地里,还能进行灌溉,”熊木也反应了过来,两个眼睛像是在发光,“这样水车不仅可以用来舂米,部落里矿石破碎、造纸等需要舂捣的工作,都可以交给这些连机水碓,节省下来的人力会更多。”

“没错,如果这样设计,小溪那边的水位差就很合适,这个图你拿过去,上面的结构差不多都画上了,具体做出来的效果如何,你自己琢磨,”

熊洪将这张绘制着水车、水碓的图纸交给了熊木,让他去头疼,“水力能用的地方还有很多,这些只不过是最简单的运用,其他地方,你也可以多听一听族人的建议和使用效果。”

连机水碓的建造被熊洪安排给熊木去研究制作,毕竟部落要发展,有些地方光靠人力也不行,得想办法把大自然的力量给用上,这样就能节省很多的人力。

熊洪这个月初便选定了去白河诸部的族人,一下离开这么多人,势必会影响部落正常的生产活动,而要让部落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就要想办法把缺失的劳动力给补上,这就让他想到了使用水力。不管是水车还是水碓,这些东西结构很简单,唯一比较麻烦的,可能就是制作上面的难度——毕竟是个新事物,仅仅有图纸还不够,需要对制作出来的东西进行反复的调整。

河边的大水车,差不多要建造四五米高,而且还要对岸边稍加改造,这个工程量也不算小。但有了图纸,再加上熊木的天赋,熊洪还是相信他们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

等到熊木将熊洪设计的几样水力装置制作出来并利用后,熊洪差不多也能从白河诸部回来,届时将带回来的新族人再分配到各个产业中,部落的实力将会更强。

……

“族长,十天前,水草他们已经带着人去沼泽区营地,准备把那边建造起来,当做沟通熊部落和白河诸部的营地。”羽落把手中收到的布条拿给熊洪,沉声说道,“第一批牲口、物资也已经从水村出发,估计再有五天就能到达沼泽区营地。”

五月底,在安排好熊部落各项工作后,熊洪决定启程,前往白河诸部履行约定。原本预定的计划是在七月初出发,但现在部落的各种工作井然有序,新的发明和工具也足够部落使用和消化,这个季节,反而有部分劳动力能释放出来,所以熊巫和熊洪等人商讨之后,便决定提前开始出发。

如果七月才出发,路上快一个月的时间,等到白河诸部都差不多八月了,再进行沟通联系,又是一个月,这样别说交换族人回来,连白骨洞营地能不能建立起来还是两说。

所以选定了五月底出发,并且让前期准备好的水草等人提前行动,沿途建立驿站和休息点。这样绝大部分族人还能回来,赶上秋收。

“好,第二批物资是不是快到水村了?”熊洪拿着一卷地图,摊开在桌子上,部落里几个队长纷纷围了过来,“给山岚发信,让他们在水村做好接应,接应到之后,就可以出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熊洪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在五月初的时候,就开始调集部落的牲畜和物资,分批运往水村,减少路上耽误的时间。

“好的族长,水村那边都已经准备好了,包括我们要带去交换的各种物资。”

羽落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物资清单书简,向熊洪汇报着这次要带的物资:“第一批以牛车和驴车为主,共计车50辆,族人80人,牲口150头,携带麻布300匹、帐篷40顶、铁犁50副,另有其他各类工具200余件,还有一些草料。”

“第二批以肉类、蔬菜干以及食盐、兽皮衣物为主,其中肉干500余挂,咸鱼2000斤,脱壳粟米50袋,各种蔬菜、蘑菇以及野菜干50袋,食盐5000斤,另有各类种子合计500余斤,”羽落接着补充,“第二批所用牲口90多头,车40辆,族人60人。”

“接着就是我们即将出发的第三批了,每个族人携带相应的武器,青铜弓箭3000余枝,弓60把,掷矛器100副,还有皮甲30副,马蹄铁100套,还有渔网50套,绳索30捆。按照族长的要求,第三批骑马赶路,没有任何车辆,所以熊材那边已经送过来100匹马和150头驴子,给我们使用。”

跟前两年部落那种物资匮乏的情况不同,部落现在人口多,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多,要携带的物资自然也不会少。

而且运输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再也不用族人们背在身上长距离步行,有牛车、驴车,还有马匹,这些工具和牲口的使用,让部落的行动能力大大提升。

只不过由于上次的沉船事故,熊罴号和熊山号目前还在船坞里修补,是赶不上这次的运输了,不过他们最远也只能运到石村那边的码头,再往东,可就没有合适的码头了。

经过商讨,这次去白河诸部要带的物资很多,要是一次性运过去的话,各种牲口、人员调配起来将会很麻烦,所以决定分为三批运送。笨重量大的物资先行运送,比如草料、各类工具,沿途也会留一些下来,供后续的族人使用。

熊洪从羽落手中接过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此行携带的物资,让熊洪很是激动,仿佛看到了排成长队的运输队伍,如同一条长龙一般蜿蜒在道路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