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331章 牲口分配

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331章 牲口分配

作者:我只想铲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0:05:17 来源:书海阁

“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草根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要种的粟田亩数不算太多,麻田虽然要重新开垦,但有了部落的支持,问题应该也不大,况且本身麻的生长就不怎么需要田间管理,再额外种植个五百亩,应该不成问题。

“看来自己还能再想办法多种一些……”

“好,草村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部落呢?”

涉及到这些重要的事情,各个村子都非常重视,也都对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而在熊洪熊巫的调配下,一个上午,总算将来年各个村子的种植任务解决完毕。

除了对人口的要求,还有对种子、肥料、工具、畜力等方面的要求,石雪也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讨论种植的时候,还有一个惊喜:貊巫和乌青两人也作为“嘉宾”,全程参与并出席了部落集议,在两人简单地商量之后,共同向熊洪提出,希望熊部落可以为他们提供种子、农具、耕牛和耕种方法,他们也要种田,也要在各自的部落群推广种植养殖。

明年这两个部落,都希望先种植个四千亩的粟和麻。

当然支援也不是白支援的,粟田的收成还是按照老规矩——见面分一半,给熊部落缴纳一半的“税费”,用于抵扣熊部落付出的人力畜力消耗——虽然这点收成远不足以全部抵扣,可看在两个部落群友好相处的份上,熊洪也点头同意了。

现在先种四千亩,以后就可能是四万亩。

其中需要的种子、农具、畜力,以及收获后的储存、食用,都需要从熊部落“进口”相应的工具和方法,这对熊部落来说,又是一项收益,更何况在潜移默化中,熊部落就能完成对这些部落的“渗透”。

对貊巫他们来说,麻田虽然也要交一半的收获,但他们收获后剩余的麻皮,则是由熊部落提前“预定”,换取貊林、鹿山急需的农具、生活用品、粮食、书册等必须品。

这个条件当然得到了熊洪和熊巫的应允,原本还想着怎么“忽悠”他们加入并推广种植的熊洪,这下便不用发愁,而是开心地让石雪拟定相应的支援计划。

而貊巫和乌青的想法也很简单,听说麻的种植很省事、节省人力,麻皮兑换粟米的价格也已经谈妥:一斤麻皮可以换三斤粟籽。那让部落种植麻,到时候再换给熊部落,就相当于能换到其他的好东西。

况且既然已经准备开始种植粟,那熊部落其他的作物呢?是不是也可以准备种植了?到时候再引入熊部落允许的其他产业,那生活岂不是可以预料到的,越来越向熊部落标准靠近?

上午的集议结束,诸人只来得及草草地吃了顿午饭,稍微休息了小半个时辰,下午的集议又继续进行。

下午的集议议题,从种植转变到了养殖,除了耕牛、马匹、驴子这些大型牲口还是由牛马谷、芦苇原统一驯化和繁育外,剩下的羊、獐子、麋鹿等小型的牲口,可以由各个村子进行小部分养殖,用来缓解这两处牧场的压力。

而像鸡鸭鹅豕等家禽家畜,除了本部的几十个养殖场地进行养殖,现在每个村子和居住点都分到了一些种苗。

对于养殖这些禽畜,各个村长自然非常欢迎,即便本部这边会统一分配肉食禽蛋,但有些村子的距离还是比较远,鲜肉什么的难以运送到,还不如自己养殖,吃到的也更新鲜和美味。

熊材和石雪提出的养殖计划,反而不像是种植,遇到的问题多,这个计划大家都很欢迎,几乎没有什么阻力,就顺利通过了。

养殖计划倒是很简单,就是在保持本部现在养殖规模的基础上,把一些家禽家畜的幼崽给下发到各个村子里去,以前可能只是每个村子有一些,谈不上多大的规模,但从明年开始,每个村子都会扩大养殖数量,并选定一种重点养殖。

比如草村,附近就有一处天然的山坳,用来种植代价太大,但只要将里面稍微清理一下,就能养上不少的鸡鸭,所以草村今年的养殖目标,就是至少一千只鸡鸭。

貊巫和乌青这一次同样坐不住,也向熊洪申请了部分牲口和家禽的养殖种苗,而代价就是,用部落的族人来换。

养殖计划通过后,就是族人们对农具、工具、原材料收集以及建设等问题的讨论,而这些早就有相应的准备和计划,除了在扩大铜铁矿、煤矿和盐矿的规模上讨论比较激烈外,其他诸如工具制作、麻布纺织、陶器、造船以及一些技术上的议题,几乎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第一天的集议在大家越来越疲惫的状态中结束了,吹过晚饭,熊洪将今天做出的决定又翻出来看了一遍,仔细查看是否有所遗漏和疏忽。

总体而言,部落明年的农业和养殖业发展基本上不需要太担心,只要风调雨顺,或者说不发生自然灾害,那获得丰厚的收成几乎是可以肯定。

但熊洪的担心也在这里,根据熊巫这几年记录的降水和温度(通过植物生长的时间测算)情况,今年的降水量要比上一年更少,下雨的天数比去年少了十来天。虽然现在部落的耕地水分充足,不用花太多心思在灌溉上,但总归存在一定的隐患。这两年干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现在部落的农业种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然环境依赖太大,但只要是发展农业,气候的影响永远无法避免,哪怕是在后世科技异常发达的时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

毕竟种地这事,本身就是靠着老天爷赏饭吃的,部落能改变的地方也有限,最多就是减轻灾害的危害,现在只能尽可能地多做准备。

本部这边的几块农田区,从秋收后开始,就已经在开挖一些沟渠,准备用于引水灌溉。

石雪等人通过这两年的种植经验,发现经常浇水和偶尔浇水,粟的生长区别很大,收成几乎相差了三四成。

北方虽然降水量不多,但这个时代,跟后世的那种环境差别极大,即便是在春夏季节,暴雨也时有发生,经常导致有部落因为这种灾害形成人员伤亡,比如树部落,就毁灭在一场暴雨引起的泥石流中。

好在这两年降水量变少,暴雨的次数也少了很多。

熊洪自认无力抵挡这种天灾,只能尽可能地去避免或者减轻灾害带来的危害,这也是为什么储备大量粮食和物资的原因——部落越大,遇到灾害的可能就越大,但同时应对的底气也就越足。

他必须保留足够的物资储备以及维持好运送物资的手段,用来降低灾害给族人们带来的危害。

修路、建造粮仓、分散种植……都属于这些规避风险的手段之一。

第二天的集议一开始,熊巫便对部落现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通报,从今年春天开始,每个月生产收获了多少物资,又消耗掉多少物资,他都用竹简记录了下来。

可以说要想知道部落现在有什么、需要什么,熊巫这里都能给你找出来。

“先跟大家说一下,目前部落共有粟籽4万石,肉干、鱼干共5万斤,族人3562人,耕牛1100余头,马……”

部落实力愈发壮大了,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而其中熊洪最关注的马、牛、驴子这三样畜力,也在去年的基础上,足足增长了快一倍,有了这些牲口,就能减轻族人干重活的数量。

讨论这些牲口、工具、原材料的分配,也足足花了一天时间。

村长们争论的面红耳赤,最终结果是,每个村子都分配下来十来头各种牲口,用于日常的役使——终于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除了春耕秋收时有部落的畜力支持外,其余时节都得靠族人肩扛手提。

但熊洪对这些畜力的使用也有要求,平时要悉心照料它们,如果畜力有受伤、死亡甚至是变瘦的,这个村子明年再分配牲口,数量就会变少。

不过这些牲口的重要性,村长们都很清楚,族人更是如此,爱惜它们还来不及,怎么会不好好照顾它们呢。

对于将牲口分配下去,村长们自然非常开心,熊洪和熊巫这样的做法也很好理解。部落这两年积累的畜力已经很多了,再也不用紧巴巴地去考虑每一头驴子该怎么使用。

不说去年从白骨洞营地带回来的两千头牲口,光是牛马谷和芦苇原每年繁殖、驯化好的牲口,都有个一两百头。

这些牲口基本上都是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繁殖的,野性已经降低了不少,驯化的成功率,更不是之前碰运气驯化野生动物可比拟的。

除了畜力之外,对其余牲口的养殖,也进行了分配。

熊部落本部养殖的牲口,除了满足本部族人的日常消耗,剩余的到秋天,都会进行集中宰杀并腌制出部分咸肉——跟貊林这些部落打交道,咸肉干的价值要比粟米还要高,剩下的则继续养着,用来在开春繁殖以及冬季不定时不集中宰杀,为族人提供新鲜的肉食。

各个村子要想吃肉食,要么等部落定期分配咸肉干,要么就在村子里自己养上一些,除了将数字报给本部外,每年上交一部分肉干和禽蛋,本部就不会限制各个村子自己的养殖。

也就是说,想要吃肉,吃新鲜的肉,那就需要自己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