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333章 军事力量

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333章 军事力量

作者:我只想铲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0:05:17 来源:书海阁

第三天的集议,所讨论的事情极为重要,就是部落的生产和武装。

有心人能够看出,这三天,每天集议的重点都不一样,而从这些重点中也能看出来,熊部落来年的大致计划和重要工作。

今年取得的成果很是丰硕,熊洪颇有些自得,但他深知不能骄傲,见惯了后世那种程度的文明,对部落的现状可谈不上满足,而明年的发展计划,也要根据部落的实际情况来继续制定。

农业种植、牲口养殖,这些是部落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工坊产业发展和武力建设,则是让部落更强大更安全的关键。

“族长,大巫师,各位村长和队长,我先来说一下今年部落纺织坊的工作……”

熊角、熊山、熊木、树巫、熊奇、墨手等工坊负责人,纷纷地对部落的纺织、冶炼、水利木工、制盐、采矿、陶器砖瓦等方面的产业,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目前族人各自的分工还不是很清晰,存在一人多职的现象,不过目前来看倒没有什么影响。

去年选择由这些族人负责干一些事,今年收到了成效,只要能找到负责人,将这些具体的事情分配下去,等待结果即可。熊洪只要管理这些领头的就行,不仅自己轻松,部落的发展也更加快速。

上午的集议议题主要集中在各个工坊的扩大生产上。

首先就是对于原材料供应的决议。

工坊的生产需要正常进行,就需要充足的原材料供应。为了防止类似纺织坊出现的生产中断事故,熊洪根据各个工坊的生产流程和周期,制定了更加合理的原材料供应计划;

计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寻找新的材料来源地,另一个则是扩大旧有来源地的供应量。

比如熊山冶炼坊需要的各类金属矿藏,铁矿石、铜矿石、煤炭都需要再增加一些人手和畜力,需要将开采的技术、方法加以改进;

另外在白河流域以及熊皮路那边,也有铜矿、锡矿和煤炭,以现在白骨洞的生产规模,消耗不了那么多,熊洪便决定每次水鱼他们的船只运送物资过去的同时,返程时带着初步处理好的铁锭、铜锭等半加工的材料,回到熊部落。

与此同时,熊洪还需要组建探索队,寻找周围可能存在的其他矿产。

再比如麻皮的供应,不仅需要提升亩产量,还需要开辟更多的麻田,熊洪觉得这些麻皮能放很久,可以多储存一些。

人手需要增加,工具需要改进,而原材料的来源也要去探索,寻找到更多的供应地……

接着是对各类工坊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流程的改进。

逐渐提高生产过程中畜力的普及,改良生产环节,也是来年部落的一个重要工作。

在部落的舂米、磨坊以及造纸、矿石破碎这些工坊,水利器械和畜力的大量使用,大大降低了人员数量,也提升这些工坊的效率,故而对熊洪来说,需要不断地去改良这些技术。

很明显的例子,熊木改进的连机水碓和纺织工具,大大提升了生产速度,单个机器生产布匹的速度甚至达到了一天五匹,这放在以前使用腰机,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而且熊木也在不断地尝试,将水车的动力接入这些工具中,以更少的人力、更大的产能进行生产,目前已经有些头绪了。

还有就是对族人个人能力——生产技艺和知识的提升。

熟悉生产流程的族人,自然要比完全陌生的族人要更受欢迎,所以熊洪也准备让专人来负责,把各个工坊里,负责具体生产的族人能力给提升一下。就相当于后世的一些“技术学校”,专门教导一些学生从事专职的岗位。

而随着部落规模的扩大,劳动力逐渐充足,有些生产工艺上,可以尝试进行“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了。

今年去白河诸部进行“密切交流”,带去的食盐、布匹、工具等都非常受欢迎,也为部落换回了大量的人口、兽皮和其他原材料,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部落各类工坊的发展。

以食盐生产为例,原本每个月能提供3000斤食盐,通过工艺的改进对“流水线”的运用,以及畜力、水利的使用,现在树巫带着的30名族人,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专门从事盐矿的采集、运输,运到部落的破碎坊,另一组则进行溶解、过滤、熬煮等工序,生产的速度快上很多,目前已经达到了每个月5000多斤的产量。

更备受瞩目的就是在教育方面。

除了编写新的教册,部落还对符合要求的族人进行了考核,从中选拔出一批掌握知识并且能正确传授知识的“教授”们,即便短时间看不出来任何成效,但假以时日,部落的整体素质肯定能得到提升。

从这两年族人们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就能看出来,熊部落在“基础教育”上花了多大工夫,耗费了多少资源。

部落集议达成的决定有很多条,是去年的一倍以上,不过对于这些村长和队长们来说,今年要完成的任务更加清晰和细致,并且有了大量人力和畜力的补充,甚至有些任务要比去年还要容易。“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从来到这个时代开始,熊洪就一直没有放松过对部落武力的建设。

只不过部落范围内一向和平,周围也没有能够威胁部落的存在,这就导致部落的武力在其他事务中并不显眼。

不显眼不代表不重要,从对付貊牙就能看出,熊部落的“武德”,也是非常充沛的。

熊部落当初还只是一个53人的小部落时,熊洪就有意地挑选青壮,组成狩猎队,在狩猎中注重配合,并改进武器,大大提升了狩猎的成功率,从那个时候起,部落就开始不缺少食物,并且逐渐有了一些肉干作为储备。

而有了充足的食物,熊洪又用后世的知识进行建设,逐渐吸引其他部落加入,熊洪便得以组建了更多的狩猎队。同时生产新式武器,比如掷矛器、弓箭,以及更换铁斧、刀具等,让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然后就是组建了护卫队,以及足以远距离行动的“探索队”,这些带有一定“半军事性”的组织,在一次次的探索和战斗中,不断锤炼族人的个人能力和配合。

现在部落要建设一支常备的“军队”,其实也不是不行。不过考虑到现在部落的实际情况,建设一支常备的甚至是半常备的军队,有点太过浪费,属于是“伤害溢出”,毕竟无论是对付周围的猛兽,或者是对付周围人口不多的部落,只需要二十几人的护卫队一轮齐射,就差不多能解决问题。

一次解决不了,那就多来几次。

虽然这个时代衡量一个部落武力的方式是看部落的青壮数量,但熊洪也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严格训练、配合默契的护卫队,自然要比一些随便拉人组成的“乌合之众”,要强的多。

况且,部落坚持锻炼和军事训练的普及,外加近四千人口的基数,也可以让熊洪随时能够“爆兵”,以巨大的优势碾压对手。

况且,打败敌人的办法有很多,熊部落依仗的,可不仅仅只有武力手段。

比如要再碰到一个像貊牙领导的“部落联盟”,除了给他一巴掌让对方“冷静下来”,熊部落还能用“经济”“政治”的手段,配合军事优势,封锁对方物资获取、分化瓦解的方式,让他们不战自溃。

就算他能整合起这么大的部落联盟,所需要的物资也是极为惊人的,靠这些部落几乎无力负担,连当初的貊牙,也只能趁着秋天猎物、果实丰富的时候,强制各个部落出人出粮。

要是再拖几天,不用熊洪动手,他们自己就先扛不住了。

但过分的迷信武力可不一定是好事。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熊洪不仅懂,也在避免熊部落出现这样的情况。

但基本的军事建设和准备还是要有的。

首先就是对青壮的挑选,从去年开始,熊洪便有意地挑选年轻族人在自己身边担任“护卫”,自己有空的时候方便指导他们,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战事,就能以他们为骨干,快速地组建起队伍;

其次是对武器装备的生产和创造,短矛、铁斧、铁刀这些近战武器,掷矛、弓箭、掷矛器这些远程打击武器,还有皮甲、竹甲、藤盔、藤盾这些防具,都在不断地生产和储备。

大部分族人不知道部落现在的武器储备情况,因为武器的改进和生产,包括战士的招募和训练,都是熊洪来抓的,并不需要其他队长知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也是熊洪熟知的。

最后就是对族人的训练。这也是熊部落发展军事力量的一个重要内容,

部落很早就规定了每个族人都需要参与锻炼,以及弓箭、掷矛器等武器的使用,在这种强制的要求下,部落族人的身体素质明显要比其他人要高很多,就算临时组建战斗队伍,经过训练,有了一定组织能力和军事基础的族人,肯定要比乌合之众强很多。

军事上面的,熊洪觉得维持目前的情况就可以了,只不过还要将护卫队再扩大一些,随时可以作为部落的一支“常备力量”。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