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350章 车厢

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350章 车厢

作者:我只想铲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0:05:17 来源:书海阁

首先是建议熊木他们对车辆的改造,或者说用车辆来形容已经不合适了,他要的是专门用于运输货物的车厢,结构很简单,前后各一组轮子,由于有轨道的铺设,不需要经历较大的坡度和跨越复杂的地形,相对的,轮子也不用制作太大,那制造的难度就降低了,整体的性能也能有较大的提升。

前后一组轮子的设计,就不用在行驶中还要考虑车辆的平衡,节省下来的畜力,能够更好地用于拉动车辆行驶。

其次是车厢的载重,要比车辆多很多,这样一次性就可以运输更多的物资,大大节省部落族人的时间和人力消耗。

当然具体能够节省多少,还是要看木质轨道铺设的情况,以及对车厢的改进效果。

还有就是熊洪准备使用多匹牲口来拉动车厢的方式,提升动力。

现在的车辆,无论拉人还是载物,基本上是一个牲口拉一辆,最多是两个牲口拉一辆。以部落最常见的牛车为例,连接、拉动车轴的车辕,最多容纳两头牛一左一右地拉着,就像部落耕地使用的“二牛抬杠”一样。

并不是熊洪不想提升拉车牲口的数量,只不过要是想要四头牛或者更多牛来拉动车辆,就需要对车辆的结构进行改造,比如加长车辕或者用更多的缰绳,这样操纵起来的难度就成倍地增加,而且如何使这四头牲口之间相互配合,也是一个难题。

但拉动车厢就不同了,车厢上并没有设置车辕的部分,而是用绳索直接套在轭上,这样就不用拉车的牲口默契配合,也就能容纳更多的牲口来拉。

况且两条轨道之间的通道相当于一条平坦的田间道路,牛、马行走在上面,也是非常舒适的,不用担心被绊倒。而且沿着轨道间的空地行走,无形中也限制了这些牲口调转方向,这样就能更好地操纵,让牲口拉动后方连接的车厢数量,可以是一个单独的,也可以是两个甚至更多。

还有就是对车厢的操控,如同马车一样,这些车厢也需要族人在上面进行操纵,防止轨道破损或者其他情况引起脱轨,在发现不对的时候,可以及时进行刹车,防止危险的发生。

但车厢的刹车和马车的刹车还不一样,马车是单独的厢体,操控性当然更简单一些,而运输的车厢可能不止一节,动力来源更是来自前方。没有车辕限制的牲口,一旦遇到突发情况需要停止,那对操纵人员的要求就更高,第一节车厢的人员紧急刹车前,必须及时将信息传到后面的车厢,由后往前逐次刹车才行,否则极有可能造成碰撞事故。

“这样,我就提这么多的想法,今天的空车测试很成功,你们把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再仔细思考思考,看一看有什么解决的办法,还是那句话,看问题一定不要只看问题本身,还要看的更宽想的更远。”

熊木等人认真地听着熊洪的教诲,而经过今天的实地测试,外加族长提出的问题和思路,这些工匠的脑袋里,也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和改进的意见,只等着思索后,再进行讨论和实际论证。

……

没有理会熊木等人的激烈讨论,熊洪回到宗庙,他也需要对今天想到的一些事情寻找方法解决。

首先是看到熊木用于测量拉力大小的办法,部落虽然规定了物体的长度、重量和体积,但对于更精确的温度、拉力、时间的测量方法,却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但熊木用弓的形变来测量不同的拉力,这倒是让熊洪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即便是没有拉力计,没有弹簧,用原始的办法,也能测量出来这些力的大小。

所以熊洪还是决定用熊木的这种办法,以部落的弓为原型,设计一种专门用于测量拉力大小的器材。今天使用的弓,测量空车大概一百来斤倒没有什么问题,但要是测量满载的车辆,估计就会把弓给拉断。

所以熊洪设计的拉力测量工具,就在弓的基础上,在弓臂上固定上一根结实的木棍,并从中间往两边,拴上由鹿筋制成的具有弹性的绳索,并且将原本麻绳制成的弓弦,换成更粗的绳索。

为了更方便地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弓臂上还额外加装了另一根木棍,用于测量两侧弓臂间的距离,距离越短,承受的拉力就越大,而且木棍上还刻上了刻度,并标记了最大拉力,超过了这个最大拉力,就要停止测试,不然就会造成测量器材的损坏。

有了这个工具,经过挂载重物的测试比较,就可以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

其次是对车厢设计的思考。

现在的马车也好,牛车也罢,都是两个大轮子,相对固定在车轴上,只能左右移动很小的范围,而且也没有转向系统,车辆的转弯也很是原始,转向的时候,一侧轮子不动,由另一侧的轮子来拖着。

但在轨道上,这样的办法就不太好使了,两根轨道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虽然轨道可以长距离地保持直线铺设,但不可能一直保持笔直,总会有些地方存在弯道的情况,这个时候,使用两轮结构或者简单的四轮结构,就有些不太合适了。在今天看到熊木他们测试之前,熊洪还是准备用原本的车辆稍加改造,作为车厢来使用。但看到今天测试之后,发现车厢所要载重的物资会比以前预想中的更多,所以对车厢的整体结构,也要重新进行设计。

车厢还是准备用四轮结构,唯一不同的是,前面两轮设计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转向,能够在轨道中起到适应方向的作用。

为此,需要将前面的两个轮子和后面两个轮子的间距重新设计。

前面两个轮子作为转向轮,不仅可以承载一部分重量,保持车厢平衡,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小范围地转向,不至于在木质轨道的挡板上摩擦的太厉害。

转向轮比后面的轮子更小一些,并不是用一根长轴直接把车轮中心连接起来,而是用一根类似于“冖”字的木制结构,将两个轮子连接在侧面,这个木制结构的上面,还会继续用一根比车轮间隔短一些的木棍、以及两根短木棍组成一个四边形,可以移动,从而带动轮子的转向。

而作为承重的轮子,就需要往车厢中部移动一些,保证车厢的平衡。

除了测量工具和转向,还需要对车厢的刹车进行改进。

每节车厢目前至少需要一个族人在上面掌控,这倒不是不能接受,因为现在用畜力拉车,也至少需要两名族人看管一辆车。

而有了木质轨道,几头牲口能拉动好几节的车厢,这样就要求每节车厢上面都要有族人,及时地根据最前面车厢的信号,进行刹车或者启动。

部落车辆的刹车系统,原来是用一根横木放在车辕附近,要停车的时候,将这根横木往上提,利用杠杆原理,横木的另一端就跟地面摩擦,从而减缓车速。

这种减速办法虽然好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不仅有些危险,还可能刹不住,尤其是在下坡的时候。

现在有了轨道,对刹车的要求更高。熊洪的设计是,在后面轮子上方的车厢外壁上,安装一根木头,一端钉在与车轮中心同样高度的车厢上,另一端则可以活动。需要刹车时,往下压这根木头,让木头与车轮进行摩擦,并设置闸瓦,从而使这根减速的木头能够抱住车轮,从而让车厢的速度降下来。

而这根木头,在车厢启动的时候,还可以拉起来,不影响正常的运送。在每节车厢上都安装这样的装置,后面车厢在接收到前面的信号后,先由最后方的车厢刹车,然后依次向前,直至所有的车厢都刹住车。

而在行驶中,处于最前方观察的是第一节车厢,那就需要车厢间的沟通和配合要好,约定信号,不然第一节先刹车,后面的就算及时反应过来,也很难避免后面车厢撞到一起。

当然,铺设木质轨道、设计制作新的车厢,并不是一两天能干完的事情,其中还是有更多的细节需要考虑进去。

……

在熊洪的建议下,熊木将轨道铺到了围墙外面,现在还是一片雪地的荒野中,是部落准备开春后修建围墙的地方。而通往的方向,则是向码头的方向而去,这条测试用的轨道,要是不成功也就算了,一旦成功,就直接可以当做码头通往部落的固定运输线路。

假日虽然结束了,族人们都开始在工坊里开始工作,但现在每天的工作量还不是太大,毕竟原材料还不是太充足。每天工作结束的早,这些族人都会来到围墙外,看着熊木等人在地面上铺着轨道,一边看还一边指指点点,不知道在说什么。

熊木没有在意周围族人的眼光,对他而言,木质轨道距离成功也越来越近了,这些天经过族长的指导和木工坊所有族人的参与,具体的改动方向和细节调整已经越来越完善了,只要这条长达一公里的轨道铺设完成,那最终的测试就能立刻开始。

这些天持续熬夜,让他感觉身体有些疲惫,但精神却是越来越好,估计用不了两天,这条木质轨道就能全部铺设完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