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53章 捕鱼正当时

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53章 捕鱼正当时

作者:我只想铲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0:05:17 来源:书海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一转眼,时间便来到了九月。

天气愈发的冷了,每天早上起来,外面的枯草上挂上了厚厚的一层露水,而阳光也没有往常那样刺目了。

这个季节正是鱼鲜虾肥的时节。

“快点吃快点吃,这些天水塘里的鱼一直在跳,看个头还是不小的,”熊二的大手端着饭碗,将碗里的小米粥一口喝下,烫的抓耳挠腮,左手还不忘扒拉着桌子上的肉糜丸子,“吃肉干都快吃吐了,终于能吃上鱼肉了。”

部落里自从渔网发明出来后,捕捉了很多鱼,鱼肉的鲜美让部分族人们爱上了这种水里生物做成的美食,其中以熊二最为痴迷,不知道被鱼刺卡过多少回,反正随着被卡的次数越来越少,他对鱼肉的痴迷也就越高。

“别急啊,等我把这口小米粥喝完啊,”树皮用筷子夹起一条腌萝卜,脆脆的口感搭配上温热的小米粥,简直太完美,“你吃这么快尝出来味道没有,怎么跟猪圈里的野猪一样。”

“哎呀,快点吃吧,去捉鱼啊,多好玩啊。”

部落里的几个大大小小的鱼塘,老早就被这些爱吃鱼的人给盯上了,随着张洪要求停止捕捞溪水里的鱼,部落获得鱼的地方就越来越远了,加上最近事情又多,很久都不进行捕鱼的活动了,对这帮爱鱼的人来说,很是煎熬。尤其是张洪做了水煮鱼片、酸菜鱼之后,更是如此。

好不容易等到张洪说的捕鱼时节,熊二兴奋地甚至一个晚上都没有怎么睡着,一直到凌晨,才迷迷糊糊地睡过去。

在梦里,他梦到抱着一条比野猪还大的鱼啃着,口水流了一地……

吃过早饭,张洪带着熊二他们走出南门,拿着渔网和大木盆,带着一些其他的工具,来到第一处池塘边,开始放水。

这处池塘紧邻着小溪,当初开挖的时候,就是引小溪的水到这里来的,如今需要抽水,只能依靠一些木盆和木桶来人工排水。这个池塘大概20亩大小,由于经常取水浇附近的菜地,加之入秋以来降水很少,所以水位比较低,水深也只有2米左右。

但族人会水的很少,而且水底有很多淤泥,让族人直接下水好像不行,只能用排水这种办法降低水位。

好在并不需要将池塘里所有的水都给排光,只要能让人下水捕鱼即可。

经过两天的排水,这处池塘的水位终于降到了张洪的腰间以下,带着一个族人拉着飘在水面的木盆,从南岸一直涉水走到北岸。木盆里装满了渔网,这张渔网很长,是用十几张平常的渔网连接成的,渔网的下面拴着一个个石子,可以让网沉到水底。

张洪拖着木盆在水中艰难地行走着,每走一步,还要将盆中的渔网给沉到水里一部分,渔网宽约1米,上部用软木每隔一段距离便绑着一块,用以提升渔网的浮力。这样一来,渔网下到水中,就能在水中树立起一道网墙。

很快,张洪便从池塘的西岸走到了东岸,来到水边,示意西岸的熊二做好准备,接着,站在两边的族人们喊着号子就同时动起来,提前来到此处的族人拉着网两端的绳子,两边同时从北到南前进,而随着水域的不断缩小,生活在这里的鱼也被挤压到逐渐变小的水域,有些鱼还从水里跃了出来。

“一二、一二……”随着号子的呼喊,众人也从两边将网拉上岸,无处可躲的鱼,在岸上蹦跶,被族人捡起,扔到木盆里,再被人端到岸上,放在板车上拉回部落中处理。

这一网足足网了有五百多条的大鱼,以至于小于巴掌大的都被放了回去。由于网的使用,周围的小溪、河流等鱼类数量降低了很多,通常每天只能捕到100多斤了。有张洪的经验指导,熊部落很早以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张洪更是将周边的洼地都改造成了池塘,用于养鱼养虾,思路跟养殖牲口差不多,此时收获这么多鱼,对他而言并不算意外。

这一口鱼塘足足让部落里二十几个人忙活了两天,共收获鱼5000余条,每条鱼都至少有两斤重,被去除内脏和鱼鳞后清洗干净,顺着鱼肚子剖成两半,随后由族里的妇女们支起一个个木头架子,从鱼鳃上拴上绳子挂在架子上将水分晾干;

“这么多的鱼啊,”熊巫看着广场上密密麻麻的架子上,几乎挂满了鱼,跟一旁的熊祀说道:“看来今年是不用担心了,光靠这些鱼,我们冬天都不用发愁食物的事情了。”

“是啊,以前怎么没有想到,可以把这些小水塘里面放上小鱼,每天喂一些鸭子的粪便或者内脏什么的,就能养出这么多鱼来。”

“这些鱼还不算多呢, 族长还说过,要是有什么饲料在,这些鱼会养的更肥。”

熊巫跟熊祀最终还是没有离开这里,看着族中妇女吃力地将一条条杀好的鱼挂在架子上,沥干水分,他们也没有袖手旁观的意思,连忙上前,将又一盆杀好的鱼给挂在了架子上。

稍微沥干的鱼,将被放到直径一米的木盆里,按照十斤鱼一斤盐的比例,给鱼身上均匀地抹上盐,然后移到室内,每隔一段时间翻面,如此腌上两天,等到腌制均匀,再将腌制好的鱼肉挂起来,放阴凉且通风的地方,开始风干咸鱼,如果在风干的过程中会看到咸鱼的表面变得干爽并且有弹性,就可以收回并储存起来了;而腌制好的咸鱼,可以放在秋冬日的太阳底下继续晾晒,以增强其保质期。

现在在各个部落,鱼肉已经占了很大一部分的食物消耗,不仅可以腌制咸鱼,还能用来炖汤,在秋天,很是滋补,每天早上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炖的奶白的鱼汤,上面撒上一点葱花和韭花,早起的寒气就被驱除出身体,让人倍感舒爽。

部落里的十几口大大小小的池塘,不仅贡献了3万多斤鱼,还产出了不少虾蟹和甲鱼。

两斤多重的甲鱼,被张洪让人挖了一个直径4米多、深一米的水坑放养在里面,总共大约有150多只,冬天可以吃上一些新鲜的,甲鱼汤可是滋补的很。

而一些螃蟹和虾子,就遭殃了。

由于之前族人们都不喜欢吃这种浑身是壳又没有多少肉的东西,而且捉起来也很麻烦,导致池塘里螃蟹很多,足足抓了有500多斤。张洪可是知道螃蟹的味道的,而且不需要太多复杂的步骤和材料,直接蒸就可以了。

在熊木的努力研究下,部落里现在除了陶锅陶罐陶缸等,还有一些常用的陶制炊具、用品,比如鬲,就是在陶锅的上边,又用木头制成了一个框子,可以通过下面加热热水产生水蒸气,蒸熟上面的食物。

如果有竹子的话,用竹子制作蒸笼,效果会更好,不过有了蒸锅,也能将这些螃蟹给做熟,滋味倒也不坏,就是没有醋、酱油这些调味料,但清淡略带一丝咸味的蟹肉,还是很受部落吃货们的喜爱,尤其是熊巫,这些天每天都要吃上几只,将蟹肉、蟹黄放到嘴里细细品味,眯着眼睛的样子让张洪很是无语。

蒸好的螃蟹让族人们尝到了鲜美的滋味,而吃剩下来的虾壳等,又被拿去喂猪喂鸡,给这些牲口补补钙。

至于虾子,则是用另外一种更细密的虾网给捕上来的。

池塘里的虾子,个头大的有手指头那么大,小的只有1-2厘米,通体透明。大一点的虾子用来炒菜味道不错,被捞上来之后,洗净剥去虾头,连同壳放到锅中炒熟,一会儿就是一盘美食;而小一点的,就直接洗净,晾晒在麻布上面,晒上几天做成虾皮,等晒干后往坛子里一装,等到冬天煮肉或者早餐煮粥的时候往里撒上一些,既能增加食物的鲜味,还能补充一些营养。

更大的虾子,除了捞一些出来食用,剩下的一大部分都被放到一个专门用来养殖虾子的水塘里,准备等冬天结冰的时候,将虾仁给剥下来,冻起来,搭配上从田野中找到的野生豌豆一起炒。

部落里的妇人和孩子们特别喜欢吃虾仁,每天捕捉到的河虾,大一点的都会交给这些孩子和妇女,让他们剥出一个个虾仁。除了清炒之外,还会混合着猪肉、粟米等放到石臼里捣成肉酱,然后放入调料,制作水汆丸。

水汆丸不仅仅只有虾肉味的,还有鱼肉、猪肉的,这些丸子在中午或者早上,会被丢到锅中跟一些菘菜叶子、冬瓜等一起煮,每个人吃上十几个丸子,喝上一大碗肉汤,便是一个上午的饭量。

捕捞完鱼塘里面的大鱼后,族人又将厚厚的淤泥、烂树叶等从塘底挖出,加深池塘深度,也将这些淤泥作为肥料运到田地里。

淤泥里有很多小鱼小虾,部落里没事干的小孩子们,就提着小水桶,一块淤泥一块淤泥地捉这些鱼虾,捉满一桶,就送到厨房让大人给炒熟,要么就拿去喂小鸡小鸭,玩得乐此不疲。

捡到的稍微大一点的鱼,也被放在陶锅里煮熟,混合着青草、野菜、粟米,被一桶桶地提到了猪圈,倒入石槽中,让一头头野猪食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