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125章 新的研究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第125章 新的研究

作者:观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2:58:24 来源:书海阁

不过查着查着,李枭发现除了5a管理模式外。

还有5s管理模式,6s、7s管理模式,这倒是让李枭看的有些懵,毕竟6、7比5大。

李枭还以为是更科学的管理方法

也就查了查,不过看后让他有些失望,感觉和5a管理模式区别不是很大,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李枭也就不费那个劲了,没必要把6s、7s整出来。

……

时间过得很快。

在李彤、李颖、陆秀秀几个人开学后。

李枭也迎来了大三的生活。

到了大三,他们的专业课程更多了些,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等等都要学。

除了理论的知识以外。

也多出了很多实践的课程,就比如力学实验、机械性能实验、电气实验等等。

不过和刚来的时候不同。

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李枭发现自己脑子灵活了很多,很多东西只要稍微一琢磨就能看懂。

不像是原来看见就头痛。

“李枭,来,你上来给大家讲讲。”。

实践课上,他们正在上车工课,所谓的车工,学习的就是车床的操作,他们中间没有比李枭更懂。

李枭也不怯场,上去了就开始讲。

相比于钳工、锻工、铸工等,车工要简单不少。

也算是一个孰能生巧的过程。

它们学校讲解用的就是李枭发明的C620 - 1 卧式车床,对此李枭在熟悉不过,上来就开始给同学们讲起了车床的构造。

“大家看,这就是主轴箱,也**头箱,主要由箱体、主轴、传动轴、齿轮、轴承等部位组成,那么它的作用是什么?有没有人知道?”。

李枭问道。

“是为车床提供动力”,有一个人抢先答道,这些理论知识他们都学过。

“对,就是提供动力,大家看看这里。”,李枭指了指被拆开的主轴箱的一个部位。

“这就是为车床提供动力的发动机,它通过齿轮转动,然后就会带动主轴的旋转,从而来实现不同转速的输出。”。

李枭一边讲,一边用木棍指着主轴箱上的各个零件:“这里面齿轮的变速机构,我们就是通过它来调整速度的。”。

讲完主轴箱。

李枭又开始讲解溜板箱、刀架,以及带着同学们认识各种刀具,就比如圆车刀、内孔车刀、螺纹车刀等等!

他讲的很细也很全。

半天下来这才全部带着同学们认识了一遍,这也把他累的不行。

“哥,你怎么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颖、陆秀秀问道,李彤已经上了初中,李枭不用在操心,倒是李颖、陆秀秀两人上了小学。

这个他要管。

不过也习惯了。

“太累了。”,李枭道。

听到李枭太累,李颖、陆秀秀就想着帮着李枭捶捶背,这倒是让李枭有些欣慰。

“不用,哥这是脑子累。”。

旁边见此王芳也是笑着道:“你哥这是当小老师了。”。

听到了老师两个字,李颖、陆秀秀都有些佩服的看向了李枭:“哥你太厉害了。”。

这个年代可不像是后世。

在这个年代,老师可是拥有绝对的权威,很多老师也都是以身作则,不仅会传授学生知识,还会教学生做人,根本就不是后世能比的。

是很多人羡慕、崇拜的对象。

见此王芳笑着问道:“那秀秀、小颖,你们以后要不要也做老师?”。

“不要,我们要做科学家,要为国家发明出更多有用的东西。”,两个小家伙对视一眼道。

这让周围听到这话的人都不由笑了起来。

吃完饭,依旧是王芳带着两个小家伙去休息。

李枭则是晃悠着去了厂房,摩托车和发动机,在开学后没几天就到了学校里,学校也直接给批了一座厂房,来让李枭进行研究。

而这一次除了一辆崭新的摩托车以外。

国家更是直接给他弄来了3台发动机,其中包括了二冲程单缸发动机、四冲程单缸发动机和双缸发动机。

二冲程单缸发动机,它可以说是这个年代,最常用的一款发动机,不仅体积小、重量轻,并且制造成本还较低。

四冲程单缸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其实和汽车发动机相同,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为吸气、压缩、燃烧、排气,也比较省油,对环境污染不大,但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体积、体量比较重。

不过不同的四冲程单缸发动机也有不同。

像是“超级幼兽”摩托车,虽然用的也是四冲程发动机,但经过他们的改良、调校,他们把这款发动机称为:“单缸风冷四冲程单顶置凸轮轴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除了改善了体积、体量,同时还具备稳定性好、省油、排气效率高、燃烧充分等优点。

至于说双缸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的优点则是动力输出稳定、功率和扭矩表现的好,可以说这几款发动机各有各的优点。而那台摩托车李枭发现。

也是这个年代比较畅销的摩托车,是比亚乔的 Vespa125,在查摩托车时,李枭看到过这台摩托车。

它可以说是1951年最畅销的一款摩托车,也曾经在一部叫做《罗马假日》的电影中出现过,而在这部电影的宣传下,这台车的销售更是达到了近500多万辆。

它的优点和“超级幼兽”摩托车有些类似,都是可靠性能高,价格绝对的低廉,不过比起“超级幼兽”,这台摩托车价格还是相对比较高的。

至于说李枭要的畅销摩托车的照片。

足足有厚厚的一大摞。

除了比亚乔这台Vespa125摩托车外,还有德国 Zündapp K50、莫托?莫里尼125、普赫的125cc摩托车、杜卡迪的100 Sport、加雷利的100cc摩托车等等!

这些都是这个年代全球都畅销的摩托车。

其中甚至还有一些挎斗摩托车照片,以及很多这些摩托车的数据、销售情况等等。

足以可见上面对此的重视程度。

而看到挎斗摩托车,这也打开了李枭的思路,想起了后世的三马子、三蹦子

也不知道这种车,在这个年代有没有用。

心中想着这件事。

当天晚上回家吃完饭,李枭就进入了空间查了起来。

这个年代缺少货车这是肯定的,毕竟1951年国内的工业太落后了,根本就无法自主生产出货车来。

而在这一年国内又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也对货车的需求大大增加,没有办法为了满足部分需求。

也只能依靠进口。

根据统计从1950年到1953年间,国内就从毛熊购买了 辆汽车,这种情况直到1956年,国内第一辆卡车下线后这才好了起来,但就算如此,截止到1960年,国内所有汽车加在一起也超不过20万辆。

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汽车,货车的占有率并不高。

这也让李枭感觉“三马子”,在这年代肯定能派上用场。

他记得原来看过关于三马子的一些介绍,这种车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80年代,在1983年长葛县机动三轮车制造厂,制造出了一款“奔马牌” ty - 500 型的三轮车。

这也弥补了国内对这一块的空白。

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三马子也从最开始的单缸水冷柴油机,升级到了180 、185型柴油机。

在1990年之后,因为市场的需求,三马子也进入到了高速发展阶段。

当时无论是运输粮食、化肥、农药,还是快递配送、小型货物的运输经常会看到三马子。

李枭记得在他小的时候他家也有一辆。

他把最开始就是开着“三马子”去做买卖,直到后来三马子被限行后,这三逐渐少了起来,人们换成了电三轮和三蹦子。

就算到了2024年,在路上偶尔依旧会看到三马子的身影。

不过要真论起装货量来,电三轮、三蹦子还真比不了三马子。

要知道大一点的三马子,一次性就可以装三四吨的货物,这还只是三马子标注的载重量,一般人们会装的更多。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这种车并不复杂。

在李枭查的资料中,三马子的结构很简单,大约有6部分组成,其中包括了车架、车箱、发动机、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

车架就是由钢铁铸成的,根本就没什么技术含量,车斗也是一个正形的铁皮,然后用螺栓或者直接焊在车架上。

可以说无论是冲压、焊接或者是涂装,都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焊接也可以直接用手工焊,其精度和复杂程度比汽车低得多。

传动系统则是采用的是简单的机械传动方式,所谓的机械传动就是用链条或者是皮带传动,不仅安装简单,维修也简单。

比起汽车那复杂的变速器、传动轴,简单的不是一点半点。

此外转向系统同样也是机械转向,通过转向拉杆或者转向节来实现这一操作。

要说这其中最难的就是发动机了,也是三马子上最复杂的一个部件。

但用的也是单缸柴油机。

单缸柴油机它的结构也比汽车的发动机简单的多,它只有一个气缸,在这气缸里面装的是活塞。

而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在压力下就会往复运动,这样一来三马子就能动起来。

至于打造气缸、活塞、曲轴这些用的的高强度金属。

现在国内有了电渣重熔技术,打造这些也完全不叫事,可以说单缸柴油机,国内完全可以生产出来。

不仅如此“三马子”生产设备也是相对简单的,只需要常见的诸如电焊机、切割机、钻床、压力机等设备就可以。

这比起汽车需要的大型的冲压设备、自动化焊接生产线、高精度的涂装设备来讲,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低下。查着这些资料。

李枭忽然又想起了后世被人们公认为是“越野之王”的车。

拖拉机。

之所以叫它“越野之王”,这是因为越野车跑的了的地方它能跑,跑不了的地方他也能跑,过个炮弹坑之类的不说如履平地,但也差不多。

不过李枭查了查发现。

拖拉机的历史要更早,在国内去年就已经有公司,试制成功了25马力履带式,这也是国内自制的第一台拖拉机。

甚至还被命名为了抗美援朝号。

之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内陆陆续续建设了20 座拖拉机制造厂。

造出来的拖拉机最小的能有10来马,最大的甚至可以达到 80马力,无论是履带式、车轮式或者是手扶式都有。

而它的特点就是有着强大牵引力和承载能力,可以适用于多种操作,像是耕地、播种、收割、运输等等!

特别是在一些泥泞、崎岖的道路上,没谁能比得过。

不过拖拉机也有缺点,那就是太慢了,像是一般的拖拉机时速最高也不过20—30公里每小时。

三马子就不一样,可以达到 40-60 公里 ,这个速度完全可以用于货物运输和人员出行。

在后世,三马子也就是跑跑短途运输和小型作业,使用最多的还是在农村,可在这个年代就不一样了。

现在也只有城里道路好一些,可没有后世的国道、高速公路之类的,出了城道路也不好走,就算是货车也不可能开太快。

想到这些,李枭打算先把三马子研究出来。

至于拖拉机,他感觉现在的用处不是特别大,一是不能长途运输,毕竟速度摆在那里,二是拖拉机就算能牵引播种机、收割机之类的。

但现在国内工业太过于落后,百姓也太穷了,就算有拖拉机,人们也舍不得费那些油钱。

用处不是特别大。

不过最后查了查,李枭打算把小型手扶拖拉机弄出来。

毕竟相比于大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制造成本更低、维护成本也不高,并且操作还简单,也能满足耕地、播种、收割等要求。

至于国家会不会推广,这个他就不管了,如果到时候作用大,再把大型拖拉机弄出来也不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