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133章 确定研究方向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第133章 确定研究方向

作者:观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2:58:24 来源:书海阁

不说别的,就说组成59式100毫米高射炮的零件,就多达多个以上,这就不是他现在自己能制造的出来的。

想来想去,李枭打算先把55式37毫米高射炮弄出来。

55式37毫米高射炮和59式100毫米高射炮,虽然都是高射炮,但两者区别很大。

前者它的主要用途是对付低空飞行的目标进行打击,就比如战斗机、直升机,这类机动性高、速度快的飞机。

因为55式37毫米高射炮射速快,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密集的火力网。

对敌人的飞机进行打击。

可配用的弹药更是有多种,像是曳光杀伤榴弹、曳光穿甲弹,都可以配用,可以根据不同的战场需求,来配装弹药。

并且因为这款高射炮的炮弹重量轻、体积小,可以快速装弹,短时间内进行多次发射,又因为体积比较轻。

也便于它在相对复杂的地形下运输。

最重要的是55式37毫米高射炮的结构简单,不仅便于操作和维护,制造成本也相对比较低,对于现在国内的工业情况,经济情况来讲,是最合适的。

59式100毫米高射炮就不同了。

他主要的用途是对付高空的大型目标,就比如轰炸机,这类飞机,因为飞行高度较高,一般的高射炮根本就打不到,并且这类速度相对较慢,不需要多么高的射速就能进行打击。

要求的是炮弹的威力和射程。

但也因此59式100毫米高射炮的体型,会很身庞大,战斗状态下全重达到了9450公斤,一枚炮弹都能达到60多斤,无论是搬运炮弹,还是装填、推送进炮膛,都需要配合操作。

也难以像59式100毫米高射炮一样,快速发射。

这也意味着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来部署,机动性也会非常的差。

并且59式100毫米高射炮,因为打击的是米以上的高空目标,这就需要一些设备来配合了。

像是59-01型指挥仪、59式高炮瞄准镜、58式周视瞄准镜等等!这些都是对敌的方位、高度、速度等参数进行测量、计算和瞄准用的。

但别看这是配套的设备。

技术要求可一点也不低,就拿59式高炮瞄准镜来讲,如果想要对目标实现清晰、准确的观测,这对于镜片的曲率精度、表面平整度、折射率均匀性等要求是极高的。

同时还要考虑放大倍率、视场角、出瞳距离等等问题,以及抗震性,毕竟高射炮的后坐力可是很大的。

这要是抗震性不好,没准几下就会被震坏。

两者对比下来,李枭感觉55式37毫米高射炮最适合。

不过查着查着。

李枭又查到了一款59式57毫米高射炮,这让他一下有些犹豫了。

这款高射炮,它是按照毛熊的C-60式57毫米高射炮仿制出来的,这款高射炮,它的有效射高有5000米,比起55式37毫米高射炮多出了2000米。

实际射速通常在每分钟70发左右,这倒是与55式高射炮的射速差不多。

高射炮的炮口初速也是59式57毫米高射炮更好。

唯一的缺点是59式57毫米高射炮,它的战斗状态全重达到了4500千克,这比起55式37毫米高射炮,战斗状态下全重的1275千克,要重的多。

也因此它在运输、部署和机动性上,远不如55式37毫米高射炮。

不过这款高射炮也有自己的优势。

因为它的全弹重可以达到6.47千克,有效射程又在5000米以上,这也让它拥有对轰炸机、运输机等空中大型目标,具备更强的打击能力。

此外除了对空作战外以外,因为它的射程远、威力大,还可以用于对地面或者水上的目标进行打击。

它配装的穿甲弹,可以轻易击穿70毫米厚的均质钢甲,对于一些防护较弱的装甲,打击的效果更显着,还能近距离能对坦克、装甲车造成有效毁伤。

可以说在没有反坦克武器时,59式57毫米高射炮完全可以临时用于反坦克作战。

55式37毫米高射炮就不同了,它虽然也拥有对地面目标打击的能力,但因为它的单重才1.455千克,威力有些小,只能对一些轻型装甲武器产生威胁,根本就不能起到专门的反坦克炮、反装甲炮的那种效果。

这也让李枭很犹豫,如果不是59式高射炮灵活性差,他会毫不犹豫选择这款高射炮。

而除了研究武器外。

李枭本来还想着研究机床,虽然他已经研究出了C620 - 1 卧式车床,但机床的种类可不止有这一种。

像是镗床、铣床、钻床,这些机床也都很重要,各自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比如镗床,它就是用于高精度孔或孔系的加工,它可以扩大孔径、提高孔的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也能保持保证孔与孔之间、孔与平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可以说镗床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精密加工设备,在对高精度的零件加工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像是在航空航天制造上、发电设备制造上等等!都需要用到镗床来加工零件。

如果能研究出高精度的镗床,像是在“超级幼兽摩托车”制造中,遇到的一些精度问题。

很多都可以解决。

铣床则是可以加工沟槽、平面、螺旋面、齿轮等各种复杂的形状,有了铣床,这能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减少制造的成本,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把毛坯加工完成,并且加工出来的东西,还具有一定精度。

钻床主要用于完成钻孔、扩孔、铰孔以及攻螺纹等的工序上,这个用途就广了,无论是机械制造、建筑还是电子行业,都会用到,可以说几乎所有需要进行孔加工的工件,都离不开钻床。

像是攻螺纹的加工,通过安装丝锥,钻床就可以在钻孔中弄出螺纹。

不过相比于机床。

李枭认为现在研究出高射炮更重要,毕竟现在抗美援朝还没结束,制造出来后,也能在抗美援朝中起到作用。

最后思考了半天,李枭还是打算先研究55式37毫米高射炮,之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这款高射炮。

这第一还是因为灵活性,一辆车就可以拉着跑,并且它的结构不像是其余两种那样繁琐,这款炮它容易上手,操作简单,也能快速将火炮转移。

毕竟在战场上,我们可是没有制空权的。

其次李枭也考虑到了国内的工业水平,不说其他因素,单重量,一台 59式57毫米高射炮,就差不多抵得上三台55式高射炮。

对比起来55式37毫米高射炮生产效率肯定更高。

当然了59式高射炮他也不会放弃,打算在研究完55式高射炮,在研究这一款炮。

想明白这一点,李枭就在网上查了起来。

幸好在后世,这款炮属于淘汰的武器,很好查到详细的资料。

也幸亏他现在学东西越来越快,接触的机械工程知识越来越多,否则不要说去碰设计比较复杂的这类武器。

看都看不懂。

而通过查找资料,李枭也弄清了这款高射炮的结构。

59式57毫米高射炮。

它由起部分组成,炮管部分、炮闩部分、供弹系统、反后坐装置、瞄准系统、炮架部分以及附件部分。

炮管部分又分为身管和炮口制退器。

身管它可以说是炮弹发射的核心部件,在炮弹发射时,发射药会在身管内产生反应,通过燃烧产生的高压高温气体,把炮弹推出去。

这也要求身管必须采用高强度的合金钢材料,并且还要进行热处理等工艺。

要知道火药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可是会让膛压达到数千个大气压,如果不使用合金钢材料,可能直接就会炸开。

其次55式37毫米高射炮身管,其内径的精度也有要求,这会直接影响到炮弹的飞行稳定以及射击精度。

此外身管还需要拥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要知道在连续发射的情况下,身管的温度会不断累积,在这种累积之下,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很有可能就会造成身管变形等问题。

炮口制退器则是比较简单。

没有那么多要求,毕竟它的作用就是减少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

炮闩部分则是包括立楔式炮闩和弹夹。

弹夹不用多说,就是用于装填炮弹用的,它的弹夹装弹是5发,弹仓容弹量则是10发。

立楔式炮闩则是炮管的封闭装置,作用是确保火药燃气不会从炮尾泄漏,它会在装填炮弹时打开,装填好后关闭。

而它对材料也有很高的要求,需要高强度的金属材料,这样才能承受的住高温和高压以及巨大的冲击力,也只有高强度金属材料,才能让炮闩在火药燃气的高压作用下。

不至于变形、开裂,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还有炮架部分同样如此,也需要采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普通的金属材料根本就支撑不住。

毕竟炮架需要承受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后坐力和震动,如果不使用高强度金属,很容易造成炮架变形、断裂。

并且炮架对于焊接也有要求,要确保焊缝的强度和密封性,毕竟炮架的作用是链接各个部件,这种链接必须牢固可靠,否则后果可想而知。

全部查看下来,李枭稍微皱了皱眉。

55式37毫米高射炮虽然结构简单,但想要制造出来还是有些难度的。

这其中最大的材料问题,这个倒是已经解决了,有了电渣重熔技术这都不叫事,唯一的难题就是特殊的防腐处理。

毕竟在火炮的发射过程中,火炮可是会接触到很多腐蚀性物质,这就要求一些零件必须要耐腐蚀。

让他感觉唯一比较难的就是加工的精度,这必须要保持在极小的公差范围内,但关键是国内目前就缺高精度的加工。

但也只是有些难,而不是无法解决,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这两天李枭把重心都放在了研究高射炮上。

至于厂内的项目,这个很少需要他操心。

进行的很顺利。

最终在他开始研究高射炮后的第三天,三马子开始了组装,一大早,研究三马子的厂房内就聚集了不少人。

厂长、副厂长都到了现场。

在场上,在工程师的指挥下,很多工人都在忙碌着,三马子的组装并不算难。

这首先就是对车架的检查。

这个事先工程师已经检查了很多遍,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之后就是前桥后后桥的安装。

所谓的前桥、后桥,就是前轴和后轴,作用就是传递车架与车轮间的弯矩和转矩,以及作用力,之后还会安装减震器,减震器的两端,一端连接车架一端连接车桥。

作用不言而喻,就是为三马子提供减震功能。

等安装完,一部分工人就开始安装起了轮胎和轮毂,把他们放在前后桥上。

随着车轮、发动机、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的安装完毕,逐渐一辆车的轮廓显示了出来。

最后工人再将车厢框架,驾驶室框架,放置到车架上方,通过焊接起来后,一款三马子彻底的组装完毕。

看着组装起来的三马子,很多人都看直了眼。

李枭给的设计图并不是随意给的,而参考的后世五征集团推出的3MX迈昂。

这还首先就是外观,这款车的外观和原来不一样,造型很独特,时尚、精美,当然这都是外观,除了视觉效果外,影响并不大。

关键还是车身结构的设计。

它采用了桁架式结构车架,这种结构的车架不仅坚固耐用,更是可以提升三马子的承载能力以及稳定性。

其次悬挂也不是才用的普通悬挂,而是C型臂和横置板簧结构,这公结构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车辆的舒适性,让车辆能够降低颠簸感,承载力也达到了3吨重量。

不过这承载力是官方载重,李枭设计的时候就查过,有人尝试过,5吨的载重依旧能跑。

非常的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