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147章 热闹的大院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第147章 热闹的大院

作者:观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2:58:24 来源:书海阁

回到大院子。

院子里的人已经忙了起来,摆桌子的摆桌子,炒菜的炒菜。

这也怪李枭,当时没说清楚。

“嫂子不用炒了,我买回来了,弄点米饭就成。”,看到忙乎的一众人,李枭笑着道。

就开始动手把饭盒里的菜放到盘子里。

这个年代可不像是后世,可没有塑料袋,打包一般都是用饭盒,交押金就能带走。

而闻言秦怀茹答应了一声,心中也稍微松了一口气。

刚刚车子到他家门口时她还有些紧张,这么大人物她还是第一次接触,一时不知该如何相处。

见小叔子和当家的回来了,这也让她松了口气。

“哥我来弄,你去陪着姑姑吧!”,这个时候小十一走了进来,对于这么未曾见面的姑姑。

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行。”,李枭也知道这个弟弟的性格,答应了一声。

出了厨房,他没有先去正屋,而是去了前面,告诉了看店的七姐、八姐,让他们今天早点关门,这才又回了正屋。

“小枭,你最近又有新研究了?是什么?研究的怎么样?”,见到李枭走进来,李姑姑笑着道

这还是刚刚李彤和两个小家伙给她讲的,这也让她有些好奇。

如果她记得没错,距离电渣重熔技术的问世,好像才过去了不到三个月,这就又新研究出东西了?

这动作也太快了。

她真不知道自己这个侄子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在与毛熊谈判时,她也了解到了“电渣重熔技术”的技术含量。

不要说是毛熊,就连她都有些不敢相信,这种领先世界的技术是国内研究出来的。

但结果偏偏就研究出来了。

并且研究出这一项技术的人还是自己的侄子,才不到20岁,这就更有些梦幻了。

听到姑姑询问,李枭也没隐瞒:“姑,我现在研究出来的是三个东西,一个摩托车,一个是三马子,还有一个是手扶式的拖拉机。”。

“三个?你,你这都设计完成了?”。

闻言李姑姑更是有些惊讶,这一次她更是没想到,有些不敢相信的道,特别是听到手扶拖拉机的设计时。

李姑姑眼睛又瞪大了些。

手扶拖拉机在毛熊的时候她见过,很方便,不过据她了解,手扶拖拉机在毛熊也是没制造出来多少年。

她没想到自己这个侄子竟然自己打造了出来。

“嗯设计完成了,三马子、手扶拖拉机都制造了出来,只剩下摩托车的制造难度有些高,现在还在制造。”。

李枭回答道。

“那这三马子是什么东西?”,李姑姑有些疑惑。

摩托车、手扶拖拉机她都知道,但这三马子她还真没听说过。

“三马子就是三个轮的车子,和货车差不多也能拉货,载重能达到3吨,不过三马子的造价要比货车便宜的多,结构也很简单,以咱们现在国内的技术完全可以量产。”。

听完李枭的解释李姑姑迅速盘算起来。

国内缺货车她是知道的,今天上午开会,其中讨论的一点就是向毛熊购买货车。

要大批量采购。

不过这货车可不便宜,虽然去年的时候两国签订了“军事贷款协定”,一些武器或者车辆,可以按照成本价五折记账,年利 1%。

但这也是需要还的,综合下来也是一笔天位数字。

这让她动了心思,连忙问道:“那这三马子动力、速度怎样?能不能长途运输?”。

李枭大概猜到了姑姑的意思,笑着道:“空车的速度可以达到60 ,满载的情况下可以到四十左右,在拉5吨的情况下可以到30左右,

这是我们今天刚测试的结果,在正常环境下跑长途应该没问题,但有些比较特殊的地区,像是高原或者特别冷的地方,这个还要在进行测试,姑姑你这是想用这车跑长途?运输货物。”。

李姑姑听的很认真,听到李枭所问,犹豫了一下这才道:“对,现在我们国家缺少货车,需要大量进口,如果你研究出来的三马子可以跑长途,这能为国家节省不少钱。”。

“姑姑这个你别急,今天测试时领导也去了,应该要不了多久就能出评测结果。”。

“领导?”。

李姑姑又有些诧异,不过想想自家侄子的本事也就不再奇怪,有这份能耐,应该早就被上面关注了。

不管设计出什么东西来,应该都会被第一时间报上去。

这一顿饭众人吃吃聊聊,吃了小两个小时。

“对了姑,你这什么时候回家?”,吃了一口菜李枭问道。

“明天我就回去,之后几天还有事。”,李姑姑答道。

“那明天让秀秀和你一起回去吧!我这边明天还要测试手扶拖拉机,就不回去了,我让小颖给秀秀请个假。”,李枭想了想道。

似乎是怕妈妈拒绝,陆秀秀连忙道:“妈我要跟你一起去,我也好久没见爷爷奶奶了。”。

李姑姑本来就没想着拒绝,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她也想要好好陪陪女儿。看妈妈同意陆秀秀很是高兴,转头看向了旁边的李颖:“姐姐咱们一起回爷爷奶奶家。”。

李颖正吃着东西,听秀秀这么说立刻也就喊了起来:“哥,我也要去。”。

她想的可明白。

请假就不用上学了,也不用写作业了。

“你哪凉快哪呆着去,是不是又不想写作业了?”,小家伙哪点小心思很好猜,一眼就被李枭看透了。

“哥我不是,我也想爷爷奶奶了”。

“那行,明天我给你安排一页算术题,记得要算完。”,李枭笑着道。

李颖这一听就傻了眼,立刻变得委屈巴巴的。

这逗的众人直想笑。

当然李枭也只是说说,逗逗小丫头。

吃完饭又聊了会,李枭就骑着车子带着李彤回了四合院,前门大街这套院子虽然屋子不少。

但剩余的几间屋子还没被收拾出来。

把主卧让给李姑姑,李枭也只能回四合院,回到四合院到屋后,李枭就进了空间洗了个澡,就开始画起了设计图搞。

虽然有些累,但早一天画完就能早一天制造出来。

后面的硬仗可不少。

……

像是上甘岭战役。

这个李枭不用去查,就记得清清楚楚。

当时以美帝国为主的联合军,调集了300枚大炮、170多辆坦克、3000多架飞机,六万多人,对我方的阵地发起了猛攻。

要知道,上甘岭阵地仅有3.7平方公里,只能部署两个连。

而为了夺取阵地,美帝国在这一场战役中,整整发射了190余万发炮弹,投掷的炸弹达到了5000余枚,把山头都削低了两米。

就是在这种炮火的密度下,我军整整打退了敌人900多次的冲锋,反复争夺阵地更是达了59次,最后取得了胜利。

由此可见这一场战役有多么激烈。

之后还有金陵战役、石岘洞北山战斗,都是硬仗。

想到这里李枭忽然一愣。

他想到了一件秘密武器,就是靠着它,在抗美援朝的中后期,打破了国内和美帝国联军的装备差距。

这件装备不是什么飞机大炮,而是铁锹。

就是靠着铁锹,志愿军完成了坑道工事。

所谓的坑道工事就是在山体或地下,挖掘出以防御为主要功能的战斗工事,以躲避美帝国强大的空中火力和炮火优势。

最开始坑道工事雏形,就是在阵地堑壕壁上挖出的“猫耳洞”,后来随着将“猫耳洞”不断的加深、连通,就像成了小坑道。

在发现这种方式,能很好的躲避敌人的空袭和炮击时。

志愿军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七防” 要求,也就是防炮击、防空袭、防雨水、防潮湿、防大火、防严寒、防毒气。

别看只是“七防”,但这确是志愿军拿生命总结出来的。

防空防炮不用多说。

这毒就是要防止敌人使用细菌战,以及浓烟之类的,防雨防潮,这是根据朝鲜那边的气候提出的。

毕竟朝鲜气候多雨,雨多了必然会很潮,防雨防潮也是为了真士们的身体考虑,也能避免一些武器装备受损。

防火则是考虑到敌人所使用的燃烧弹的攻击。

这是必须要防止的一点。

防寒这个不用说,朝鲜那边的气候都知道,这功能可以说至关重要,能够给战士们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栖身地。

而想要完美达到这“七防”可不容易。

就说为了坑道的坚固,这坑道距地面的高度就要达到30米以上,只有这样才能防住美帝国重磅炸弹的轰炸。

此外为了隐蔽、转移和作战,坑道内部通常会挖成 U 形、Y 形或者H 形,并且每个坑道还要设立多个出入口,以避免敌人洞口炸毁。

这还不算什么,在坑道内还要设立睡觉的地方、储备粮食弹药水的库房、还有厕所、厨房、火力点、观察孔等等!

来便于长期坚守。

可以说坑道工事不仅能够防御,还能依托坑道进行反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李枭记得在上甘岭战役中,坑道工事就发挥了显着的效果。

为我军减少了大批的伤亡。

要知道当时的美帝国联军,可是把整座山头都炸掉了2米,这如果没有坑道工事,那就伤亡太大了。

并且志愿军当时还利用坑道工事,进行了对此反攻,曾在10天里,各坑道里的我军战士,就组织了158次反攻,打死了2000多敌人。

想到此李枭就查起了工兵铲。

发现抗美援朝时志愿军使用的是50式工兵铲,是按照毛熊的л-31式工兵铲仿造的。

这种工兵铲一侧为扁平的铲面,另一侧则是带有锋利的刃口,扁平的一侧可以用于挖坑挖洞,另一侧则是用于砍伐、切割之类的,也能当做近战武器。

虽然比起国外的工兵铲来讲,这种还比较单一,没有更多的功能。

但这种工兵铲貌似也够用了,李枭唯一感到欠缺的就是锄头功能。毕竟锄头在挖坑道时,发挥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既然有用,李枭就开始查找一些关于后世多功能兵工铲的资料,最后把目光放到了一款叫做神藏的工兵铲上。

开始查起了资料

不过这一查李枭发现这款工兵铲,竟然还上过一档叫做《我爱发明》的节目。

但李枭记得,《我爱发明》好像是搞笑节目。

这给了他一种不靠谱的感觉。

可随后李枭傻了眼,这档节目看起来是搞笑节目,但里面发明是真有用,像是山猫全地形车,就是一位大爷把摩托车和船结合到一起,研究出来的,这款车不仅能水陆两用,还能适应各种凹凸不平的环境。

还有钥玛空转锁,别看不起眼,但后来却成为了行业的标,之后市面上很多原理,都使用的是类似的技术原理。

这还不算什么,《我爱发明》中,竟然还有人发明过水陆两用船,因为造型的原因,人们把它称为三体飞船。

原理就是把空气压进内部的空腔,这样一来在船底就会形成隐形气垫,就能托起船体。

最离谱的是“空中三蹦子”,竟然还真能飞上天,本来李枭以为这不安全,太简陋了,结果一查他发现。

在后世军队的装备中,竟然有一款叫做猎鹰旋翼机的,和空中三蹦子很是类似。

这款飞机体积小、体重轻、具有很高的机动性。

还可以低空飞行,这样就能避开一些雷达的扫描,来用于在执行侦察任务时,接近目标。

而它的速度不慢,可以达到100公里到200公里每小时。

最关键的是这种飞机的结构很简单,没有其它直升机那样复杂的液压系统和传动系统。

并且造价还很便宜,据说只要一辆小汽车的钱。

而除了这种旋翼机。

李枭发现《我爱发明》中,竟然还发明过轻型固定翼飞机,用木头做的“越野飞机”、农村直升机等等。

关键是这些飞机竟然真的都能飞起来,还有不少。

这倒是给李枭打开了一个思路,感觉里面的东西很多都可以借鉴一二。

不过眼前最重要的还是多功能工兵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