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267章 看房设计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第267章 看房设计

作者:观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2:58:24 来源:书海阁

“李枭同志,这房子你感觉怎么样?”,刘主任看到众人里里外外都看了一遍,笑着问道。

李枭满意的点了点头,也是笑着道:“刘主任这房子可比我们现在的大多了,各方面都挺好,以后还要多多关照了。”。

刘主任闻言连忙摆了摆手:“这是我的工作,都是我应该做的,以后要有什么事你们可以随时来找我,能解决的我一定尽力解决。”。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她可是清楚,别看李枭没到副部级,但能以科级身份住在申区就足以说明对方的能耐,就更不用说上面亲自给她打过招呼。

办完手续,拿到出入证。

李枭向着刘主任借了一小本纸,就又回到了申区六号,和王芳几人商量起了室内该如何布置。

客厅好说,依旧是中式沙发以及茶几。

在旁边李枭还打算再弄一个喝茶的地方,茶桌他打算按照后世的设计,弄成吸水茶桌。

热水壶倒是也能看看能不能设计出来。

至于餐厅,也要打一组柜子,还要买炉子,这个年代可没有天然气,想要用天然气至少也要等到1958年,现在人们还都用的是蜂窝煤、煤球。

这才是这个年代的主要能源。

书房李枭则是打算弄成自己的私人房间,靠近窗户处,他想着弄一个大屏风,把窗外的时间挡住,到时候他就会在书房进入空间。

最后就是几个卧室的设计了。

“你们想要什么样的?”。

在楼下李彤、王芳两人商量完毕,画出了大概的示意图后,李枭就带着几人上了楼,向着几人问道。

“哥,我要一张大床,还要一个大书桌,还要一个书架。”,李彤一边比划着一边说着。

李枭把这些记下又问道:,“还有什么?衣柜你想放在哪里?”。

“放在这里就行,靠着墙放,然后衣柜的旁边就是床,书桌我想把他放在窗户旁边。”。

看着兴奋说着的李彤,等到她说完,李枭来到了窗户旁边看了看道:“桌子放在旁边不行,夏天太热,阳光会直接射进来。

你可以在这里弄一个躺椅,晚上也能看看窗外的星星,书桌就放在床旁边吧,也能当一个床头柜,也能靠着墙面做一个书架。”。

他给王芳说的是后世比较流行一个设计,到时候书桌靠近床的那一边,上下两层板子会突出一些,不会弄抽屉,留出了10厘米、20厘米地方,来放水杯之类的东西。

怕妹妹听不明白,李枭简单画了一下,把设计的图纸交给了王芳。

这样的设计王芳还是第一次看,第一眼就被吸引了,不由重重的点了点头:“哥,那听你的就这样设计。”。

李枭点了点头表示记下了,就看向了李颖、陆秀秀两人:“你们俩呢?想要什么样的。”。

“哥,我也想要一个这样的书桌。”,李颖兴奋道。

“我也是,哥,我也要书桌。”。

轮到两人,两人瞬间叽叽喳喳讲了起来,李枭也听的认真,不过这个年代人们可没受过后世网络的冲击。

两人想要的设计倒也简单,也很符合这个年代的特点,可不会产生后世那些带滑梯的上下床、带千式座椅、带攀岩墙书架之类的设计。

像是窗台旁边养蚕的盒子、顶墙上的写字板,以及放在床柜下面或者书桌隔层里,用于藏东西的秘密空间。

也就是这些。

他们这一设计就过了2个多小时,11点多他们这才出了百万庄生活区,就去了附近的西单商业街。

西单商业街南起宣武门,北至新街口豁口,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有人在其中建设了五座商场。

慢慢这里也就聚集了很多做生意的人。

卖蔬菜的、卖肉的、卖衣服的、卖文化用品、开饭馆的应有尽有,临近年关,商业街上也早就热闹了起来。

从早到晚人流不断,一出来就是一大家子,买着东西。

简单逛了逛,最后李枭一行人停在了西安饭庄。

“同志,我们这边是正宗西北风味的餐厅,牛羊肉泡馍、羊肉饼、黄桂柿子饼、金线油塔我们这边都有,除了面食,我们这边还有清真风味的炒菜,同志要不要尝一尝。”。

听了店员的介绍,倒是让李枭心中一动,羊肉泡馍他也好久没吃了,他转头看向了其它几人:“要不咱们尝尝?”。

“那就尝尝,听说羊肉泡馍可是很好吃。”,王芳笑着道,羊肉泡馍他还没吃过,正好尝试一下。

李彤几人也是如此,只要好吃,对于去哪里吃她们倒是不挑。

见几人商量妥当,店员高喊了一声:“有客官到”,这到的音拉的很长,就引着几人去了店门口,快到了门口,店员换了口气又道:“里面请,贵客到。”。

随着李枭几人进了门,里面又有一名店员高喊道:“里面请。”。

而等李枭几人到了座位旁,又有一个店员高声喊道:“请上座。”,紧接着又有一人接茬道:“贵客上座。”,说着就给李枭几人倒起了茶水。这一套下来把李彤、李颖、陆秀秀几人看的有些不知所措,她们也去过不少餐厅,可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招呼的方式。

李枭倒是没像几人那样。

这种招呼的方式,他前世在一间饭馆中也见过,叫做“堂倌” ,是一种传统的技艺。

别看只是吼两嗓子,但他们迎客接话都有讲究。

他前世的一家餐厅就凭借这种招呼的方式,吸引了很多顾客,瞬间成为了网红餐厅,这也主要是因为在后世。

这种传统的方式几乎都快失传了,让人们感到新鲜。

李枭本以为“堂倌” 在个年代也不少,但他一直都没碰到过,这还是第一次。

“客官你们要点什么?”,等到到好茶,一名堂倌就上前开口询问。

看了看挂在墙上的菜单,几人一人要了一碗羊肉泡馍,又要了一个葫芦鸡、粉蒸肉和一道素炒腐竹。

等到李枭几人要完,堂倌就喊了起来:“葫芦鸡、粉蒸肉、素炒腐竹一份,先上,6号桌的,6号桌来五份羊肉泡馍”。

他们的吆喝响亮,梯次接力,声音会从前堂经走廊直抵后院的厨房。

非但不会给人吵闹的感觉,反而给本就喧闹的饭馆,添加了几分烟火气。

李枭他们这边刚点完菜,在另一边的人就开始喊着结账。

刚刚招呼他们的堂倌不慌不忙去到了那桌,直接开始算了起来:“这菜2.5 1.5,4,4 0.6,4.6,4.6 1.3……,同志一共13块六毛。”。

堂倌算得很快,一桌子七八道的菜钱,就算的清清楚楚。

这把好奇看着那位堂倌的李颖、陆秀秀惊住了。

“哥,他算的好快啊!”,陆秀秀转过头看着李枭道,眼中满是佩服。

李枭笑了笑解释着:“那当然了,这可是他们的看家本领……。”,说着李枭就给几人介绍起了堂倌的由来。

不仅是两个小家伙。

李彤、王芳也是认真听着,王芳虽然见识的多,但也是听李枭讲了后才知道,“堂倌”的由来。

要说起来“堂倌”在秦汉时期就有了,指的就是酒馆、客栈的伙计,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堂倌”这个称呼。

“堂倌”这个称呼直到明清时期才正式出现。

到清末民初则发展到了巅峰。

可以说一个好的“堂倌”,是一家饭店、酒馆兴隆的关键之一,也能决定一家饭店的生死。

而他们不仅要维持好上菜的秩序,还要懂得察言观色,照顾到客人的情绪,更是要会算账、会吆喝、更是记忆力要好。

一桌客人点了多少菜,这桌菜多少钱,根本就不用笔记,都在他们脑子里。

能把人的情绪价值拉满,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

听到李枭的讲述,不仅是王芳、李彤几人,就连周边几桌客人也都安静的听了起来。

等到李枭讲完,旁边一桌一位年轻人鼓了鼓掌,口中叫着好,看众人都看向了自己,那人就笑着道:“这位同志,你说的太好了,今天我算是长见识了。”,说着那人还举起了杯,向着李枭示意了一下。

李枭也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也聚举起杯示意了一下,喝了一口。

“伙计,给那位同志桌上来一道带把肘子,算我账上。”,说完他又看向了李枭:“这道菜可是这家餐馆的招牌,堪称 “盘中一王”,同志可以尝尝。”。

李枭也没客气,抱了抱拳笑着道:“那我可就却之不恭了。”。

看对方没有认识的意思,李枭也没多说,毕竟是萍水相逢,而看对方的打扮、做事的架势。

李枭感觉那人应该是“遗老遗少”。

在几人说话的功夫,伙计已经端上来了五个大碗和几个馍,在伙计的指导下,李枭几人就掰了起来。

等到她们把馍掰成小块,几道菜也都上了上来,伙计也再次给几人倒上了羊肉汤。

刚到上汤,看李彤就想去拿勺子喝汤,李枭笑着阻止道:“先让馍泡一泡,泡透了,我们先吃菜。”。

说着他就夹起了带把肘子尝了尝,吃到嘴里李枭眼睛就是一亮。

还别说这一道带把肘子确实不错,吃着特别的香,他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道菜能被称作“盘中一王”。

而这道菜也不是炖的,而是先在锅中煮至七分熟,然后蒸上三个小时,直到肉烂脱骨才算做好。

这还是他第一次吃到蒸的肘子。

几人一边聊着天,一边吃着饭,吃了一个多小时这才离开了饭馆。

本来几人想去前门那边转转,不过既然到了西单这边,索性就在这边转了起来。

她们先去同懋增绸布店,一人买了一身衣服,又在万里鞋店买了几双鞋,这才买起了其它东西。

瓜子、花生、糖,一样又买了一点,还有猪肉、羊肉、鸡肉之类的年货。

对联到是不用,闫埠贵早就提过,到时候直接就给他就成。

除了对联,今年他也买了两个灯笼,到时候挂在门前,还有年画也买了一点。本来李枭想把京八件也都买了,所谓的京八件,就是四九城的一些特色糕点,像是福字饼、禄字饼、寿字饼等等!

不仅造型精美,口味也有好几种,甜的、咸的都有。

不过李枭尝了尝,感觉味道不如桂香村、稻香村、大顺斋等几家店铺制造的好吃也就没买。

虽然那几家贵了点,但这可是这个年代走亲访友的礼品,可不能落了面子。

李枭打算过两天去大顺斋看看,去年他就买的那里的糕点,吃着确实不错。

……

“小枭回来了,你们这是买年货去了?”,到家的时候已经四点多了,看到几人闫埠贵笑着打着招呼。

李枭也是笑了笑:“这不是快过年了,也要准备了,闫老师你这打算什么时候写对联啊。”。

“还是三十那天,写完了就能直接贴上。”,听到李枭的询问,闫埠贵也是笑着道。

他知道李枭不是小气的主,虽然每次给他写对联不会直接给钱,但给的东西绝对物有所值,比给钱要划算的多。

“那我就等着的对联了,我可是听说了,今年咱们附近几个院的不少人,也都找你写对联,闫老师你这名气可是越来越大,可别到时候写不过来。”。

李枭夸的这一句让闫埠贵乐开了花,连忙摆了摆手:“都是周围邻居抬举,我这可差的远了。”。

虽然是这么说,但脸上的笑意怎么藏也藏不住。

和闫埠贵打趣了几句,李枭推着车子进了大院,放好东西,让王芳几人做饭,他的开始画起了屋内家具的设计图。

这年代的家具样式,以他后世的眼光来看,有点看不过去,他还是决定自己来设计一下,来上一套中式的家具。

这个在上一次装修的时候,他就看了很多家具的样式,脑海里都有印象,稍微想了想就直接开始动手画了起来。

没几分钟就画好了沙发、茶几的样式,也就是辛苦李枭画各种设计图习惯了,否则要是前世的他根本就画不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