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283章 交谈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第283章 交谈

作者:观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2:58:24 来源:书海阁

“李枭同志你好,终于见到你了。”,等到介绍完毕,陈启凡热情道,上前伸出手和李枭握了握。

“你好陈同志。”,李枭和对方握了握手,也仔细打量了打量对方。

对方三十来岁,戴着一副厚眼镜,那一身气质,一看就是有学问的人。

看两人还客气上了,李姑父招呼道:“来都先坐,有什么事情坐下说。”。

有了李姑父的招呼,几人也都一一落座,刚一坐下,陈启凡就迫不及待道:“李枭同志,我昨天看了你制造的那些烟花,我想问一下,你是怎么让那窜天猴悬停在空中,并且转弯的。”。

昨天回去后他想了一晚上,可怎么都想不明白。

还有那个能飞到二三百米空中的窜天猴,以及飞机窜天猴,他感觉都很有研究的意义。

看李枭不说话,陈启凡还以为李枭不愿意透露,就着急的道:“我不是想要打听窜天猴制造的方法,这个请放心,我是想…”。

说到这里陈启凡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想怎么解释,稍一停顿就又道:“李枭同志,你知道飞弹吗?”。

李枭一听就知道自己猜的没错,想了想李枭刚想说话。

李姑父就哈哈的笑了几声:“启凡你这就不知道了吧!现在的一二三型号火箭弹都是李枭研究设计的。”

听李姑父那样说,陈启凡就更热情了,看向李枭的眼神都有些冒光:“李枭同志,真没想到那几款火箭弹竟然是你研究出来的,我们国家的红星1号火箭弹,就是在这几款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

红星一号火箭弹这个李枭是知道的,他上学的时候赵教授就曾给他说过,还要让他参与研究,不过因为当时他正在研究机床拒绝了。

他记得这款火箭弹最远射程好像在25千米左右。

别看只有25千米,但要知道这个年代,射程最远的飞弹也只有370千米,一些国家比较初级的飞弹也就30千米左右。

这些都可以算得上是“飞弹”的前身。

而红星1号火箭弹之所以还叫做火箭弹,不叫做飞弹,这是因为红星1号火箭弹无法制导。

虽然现在的制导系统相对比较简单。

只分为惯性制导和无线电指令制导两种,但这也不是以现在国内的工业水平,可以制造出来的。

像是无线电指令制导,就是通过雷达等设备跟踪目标和导弹,像是 “莱茵女儿” 导弹就是利用无线电指令制来制导的,它会通过地面控制站跟踪目标和导弹,然后再发送指令。

然发射飞弹对目标进行打击。

不过想要制造出无线电指令制导,就需要高精度电子元器件、电路板以及通讯设备。

但要知道现在才1954年,虽然工业水平比前些年好的太多,但工业基础依旧非常薄弱,电子技术更是一片空白,像是涉及到无线电指令制导的电子学、自动控制、通信等领域,不仅缺乏理论知识,更是缺少人才。

至于惯性制导,就要陀螺仪技术了,陀螺仪技术它可以测量物体角速率,在加上加速度计测量导弹运动参数,就可以算出导弹实时位置、姿态以及速度,然后在按照预定程序自主飞行。

不过它的制造难度也不小,需要高精度制造工艺,不说那个时候,这种工艺就算放到现在,也不是那个厂子都能制造出来。

第二就是陀螺仪技术还需要配合高精度的传感器,这是因为陀螺仪传出来的信号非常微弱,没有高精度的传感器,根本就无法提取到信号,就算能提取出来,还要放大这些信号的元件,以及噪声抑制的技术。

因为信号处理的过程中,热噪声、电磁干扰等噪音,都会干扰到信号的准确性,所以必须来抑制噪音。

像是V-2 导弹,就是用上了这种惯性制导的技术。

……

李枭两人聊着一些关于“飞弹”的构想,越聊也是越投机。

“李枭同志,你也这样认为吗?”。

李枭点了点头:“当然了!我感觉要不了多久,飞弹就能实现跨洲打击,你们知道V-2飞弹吗?”。

看到陈启凡点了点头,李枭这才道:“这种飞弹它当年从荷兰海牙附近发射,几分钟就能打到伦敦,这中间可是足足隔着300多公里,而要知道这款飞弹研究出来,已经是小10年前的事情了。

以现在的技术发展,很多国家肯定已经对这款飞弹进行改进了,不要说是300多公里,1000公里都有可能。”。

李枭这可不是瞎说,在拿到V-2飞弹的技术后,M帝国和毛熊,就开始了对这款飞弹进行改进和研究。

在1953年,毛熊研究出来的R-5导弹,就可以打击1200公里外的目标,至于洲际导弹,用不了几年也就会被研究出来。

陈启凡对此倒是不意外。

李姑父就皱起了眉:“这岂不是说敌人从国外发射飞弹,就能直接打到我们国内?有没有办法可以把它打击下来?”。

李枭摇了摇头:“飞弹的速度太快了,以现在的技术根本就不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研究飞弹,在我看来它的威慑性更大,特别是装上核弹头以后。”。

“那这岂不是说,一旦敌人用在飞弹上装上核弹头,我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可以这么说,不过我们也不是没有反抗的机会,只不过以我们的技术根本就做不到。”。

“什么机会?”,听李枭这么说,陈启凡一下子站了起来道。

“飞弹拦截系统。”。

这让陈启凡皱起了眉,有些不明所以。

见此李枭也不在卖关子:“飞弹既然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打击,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雷达等探测手段进行拦截呢?

在雷达、卫星发现目标后,再把这消息传给地面指挥中心,之后再利用雷达进行精确探测,来确定飞弹的速度、轨迹、飞行方向,再利用计算机计算飞弹的轨迹,然后再用计算机算出最佳拦截点,之后发射导弹进行拦截。”。

李枭的解释听的陈启凡和李姑父两人有些傻了眼。

虽然其原理不难理解,但这一套下来让两人都感觉很是复杂,很怀疑在导弹落地之前,能不能计算出来。

一些话语更是难以理解,特别是李姑父,闻言一脸的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