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308章 空间变化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第308章 空间变化

作者:观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2:58:24 来源:书海阁

“傻帽,你叫我干嘛?”,听到许大茂叫自己傻柱,何雨柱也不客气道。

被叫做傻帽,现在许大茂也不在意了,等到何雨柱走到近前,就拍了拍旁边的车,炫耀道:“傻柱,你知道这是什么不?这可是领导才能坐的车,哥今天就坐了一回。

我给你说,那车的座椅软乎乎的,比家里被子都要软,车上还有收音机,《贵妃醉酒》知道不?一边坐车还能一边听戏曲,那叫一个享受,坐在里面还暖呼呼的,一点都感觉不到冷,等这吧!哥总有一天也要弄辆这样的车开开。”。

听着许大茂所说,何雨柱看了看车,眼中也有些羡慕,这可是小汽车。

长这么大他还没坐过呢!。

不过听到许大茂后面的话,何雨柱不屑道:“就你?傻帽这天还没黑,你做什么梦呢?”。

这让许大茂嘿了一声,也不高兴了:“你才做梦呢!哥可是放映员,将来可是干部身份,不像你就一个厨子,每天围着灶台转,干到死也就是个厨子,怕是这辈子都没机会有自己的车,还是老老实实做你的饭吧!”。

许大茂说的确实没错,虽然放映员和厨师,都属于八大员之一,但要真论起来放映员更容易获得干部身份。

厨师就难了,除非转行当后勤管理,才能获得干部编。

而听到许大茂这样损自己,何雨柱脸一沉道:“孙崽,你搁这儿装什么大瓣蒜呢?我看你是皮痒欠揍了。”。

说着就一脚向着许大茂踢了过去。

与何雨柱打闹了这么多年,许大茂当然也早就有了准备,一闪身就躲开了何雨柱那一脚,转身就跑:“嘿,傻柱,你还别不服气,你就是个臭做饭的。”。

“孙崽你说谁臭做饭的呢!别跑,看爷爷不打死你。”。

许大茂当然不会就这么站住,一边跑还一边道:“说的就是你,臭厨子。”。

听着两人拌嘴的声音,李颖、陆秀秀两人知道保留节目又来了,也不围在灶台旁边转了,出了屋站在门口就看起了戏。

不仅是两人,听到院内动静的其他人,也都出了屋。

看着两人一追一跳,图个乐呵。

这倒不是他们不上前劝架,主要是何雨柱两人,隔上几个星期就要来这么一回,不是许大茂招惹何雨柱,就是何雨柱招惹许大茂。

偏偏两人还乐此不疲。

久而久之,院里人也都熟悉了。

李枭也好奇的看了两眼,看到何雨柱追着许大茂进了中院。

趁着院内几个大妈停止了问东问西,也就连忙进了屋。

“你这是什么时候学的车啊?我怎么不知道?”,看到李枭进来,已经听到两个小家伙汇报的王芳,有些疑惑道。

李彤也是有些好奇,她还真不知道自己的老哥竟然会开车。

“上学的时候学的,只不过一直没机会开!这不这一次上面给我配了一辆车,就有些手痒了。”。

“那你开车的时候小心点,别开太快了,下一次最好别开回大院,太招摇了。”,听李枭的解释,王芳提醒了一句。

“就这一次,我也是有些冲动了。”,就算王芳不说,李枭也不打算再开车回四合院了,他本以为院里人习惯了经常有人过来接他,也就没那么好奇了,结果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要不是刚刚许大茂两人闹起来,他还不知道要被问东问西多久。

不过对此李枭倒是能理解,这就像是后世你开着一辆好车回家,和你坐着一辆好车回家,肯定完全不一样。

倒是王芳看到李枭那一副无奈的表情,不由感觉有些好笑,平常李枭可很少会露出这种表情。

“洗洗手,吃饭了。”。

“好嘞,今天做什么吃?”,听到招呼,李枭快走几步把背包放到沙发上后道。

“蒸了米饭,把过年时候的菜热了热。”,说完王芳又对着门口喊道:“秀秀、小颖吃饭了。”。

“来了。”,答应了一声后,两个小家伙一溜烟跑回了屋。

看到两个小家伙进了屋,李枭问道:“这一次谁打赢了。”。

“是柱子哥,他追上了大茂哥,给了他一脚,痛的大茂哥都直不起身了。”。

这听的李枭不由倒吸了口气,猜到了这何雨柱这小子又下黑手了。

“这是多大仇多大恨啊,还专门向着那地方踢。”。李枭心道,想着以后要不要提醒一下何雨柱,玩归玩闹归闹,别拿小弟开玩笑。

那可是要命的。

……

这一顿晚饭很丰富,椒麻鸡、小鸡炖蘑菇、大肘子、红烧肉、排骨,都是年前的时候做出来的菜。

这也让李彤几人吃的十分的香,特别是两个小家伙,吃的脸都有些花了。

虽然平常他们家肉也没断过,但还从来没有这么丰富过,也就过年、过节的时候会弄这么多。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小孩期待过年了,因为能吃到好吃的。

看着两三个小家伙的吃相,李枭忍不住笑了两声:“吃慢点,没人和你们抢。”。被李枭这么一说,又被李彤瞪了一眼,两个小家伙吃的这才慢了下来。

想到早上的事,李枭又看向媳妇道:“百万庄那边,室内我找人重新刷了一下白,院子内也让他们搭了一个棚子,差不多三天就能弄好,我这几天会有点忙,回头你看看去。”。

“钱都给了吗?”。

“工钱加物料一共46,其中20是材料钱,剩下的其中5块是他们的午饭钱,材料钱和饭钱都给了,工钱也给了一半,剩下的等完工在给他们。”。

听李枭这么说,王芳点了点头道:“那我明天过去看看,你事情多久别管了,我这边盯着就行,但你也要注意点身体,别累到,记得按时吃饭。”。

王芳可是知道李枭德行,要是一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这也让她有些不放心。

李枭嘿嘿笑了两声:“知道了媳妇,辛苦你啦,我肯定会照顾好自己,不让你操心,等这阵儿忙完天气暖和了,咱们一家出去玩玩。”。

“哥,咱们去哪里玩啊?”,听到老哥说要出去玩,这让李彤有些期待。

平常虽然家里吃穿不少。

但一家人出去玩的次数却没多少次,这倒不是李枭不愿意出去,主要是这年代真没多少地方能去。

像是四九城内。

也就是颐和园、圆明园、故宫,还有就是几个公园,像是北海公园、什刹海、中山公园、动物园之类的地方。

再加上他又忙,一年也就出去个三四回。

“咱们去踏青,到时候弄上一个烧烤炉子,玩累了中午还能吃吃烧烤,城内咱们都去过,这一次可以去香山或者西山看看。”。

这两个地方,前世他上学的时候,曾经和室友去过一次,确实不错,不过那个时候可不能随意烧烤,只能在山脚下指定的区域进行。

这个年代倒是不管这些,不要说是香山、西山了,就算是在北海公园、什刹海,人们吃烧烤、野炊都没关系。

就是不知道在这个年代这两个地方景色如何。

说说笑笑,这一顿饭吃了小一个小时这才吃完,吃完饭李枭没帮着收拾,和媳妇说了一声,就去了旁边的耳房,转身进入了空间。

这一次李枭没直接回空间的房子内。

而是在院子里转了起来,此时的院子和两年前相比,完全换了一个样,在院子的最西侧,他搭建了一个鸡圈、一个鸭圈、还有一个兔子圈,里面每一种都养了十来只。

此外还有一个猪圈,不过里面现在还没养猪,他打算等到实行肉票政策前几个月再养。

在这些鸡鸭兔圈的东边,他种了一排的水果树,桃树、苹果树、葡萄树、橘子树、荔枝树。

这些都是他平常喜欢吃的一些水果。

这些水果树,经过几年的成长,也都开始逐渐结果了,而在这些树的边上,他则种了一些草莓、西瓜。

虽然种的不是很多,但也足够他一家吃了。

至于鱼、虾之类的,他都养在了最东边,正对着大门的假山水池里面,除了鱼、虾外,里面还有扇贝、蛤蜊、螃蟹。

都是他前世经常吃的。

也就是那个圆形水池够大、够深,要不然还真养不下这么多东西,否则就太挤了。

当时为了能在一个池塘养下这几种东西,他还废了一番功夫,研究了研究“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教人们如何将虾、蟹、贝、鱼类等生物,如何混合养殖。

这方法可以有效的高了养殖经济效益。

不过学过后李枭这才意识到,把事情想复杂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假山水池一分为二,食肉的、食草的,不同种类各养各的。

而在假山水池周围,以及大门前的空地上,和一些边边角角,他都种上了菜,茄子、西红柿、韭菜、菠菜、黄瓜等等,一个空地上一种,零零总总李枭种了十来种。

当然了这些当中肯定没有白菜、胡萝卜、土豆这三类,毕竟外面最不缺的就是这几种菜。

冬天能够让人吃到吐。

这些菜虽然每一种的不多,但也足够他一家吃了,再者空间里可没有冬天一说,一年四季农作物都能生长。

要不然玉米、麦子,也不可能做到一年三熟。

他开垦的那一亩粮食地,就在假山池塘和水果树之间,此时地里的玉米已经长了一人来高,刚抽穗,差不多再有40多天就能收获。

这一茬玉米算是第二茬,第一茬玉米早在一年多以前他就种了出来,只不过外面还没施行限购,粮食也不缺,他时间又紧张,也没有再种。

这一茬还是前一阵他又来了些空闲时间,感觉空着怪可惜,这才种上的。

种子用的也都是上一茬种出来的,这个年代的种子可不像后世,种子都能留种,一般来讲种的时候,人们都会把好种子选出来,去除不良的种子。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提升产量,如果种子不好的话,相对应的产量肯定也会降低。虽然他不是学农业的,但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娃,这一点李枭还是知道的,只不过当时种的时候他也没想那么多,都是随便种的,但这一点关系也不大。

毕竟空间里面种东西,不能用常理比,他也想要看看这一茬玉米的亩产能有多少,会不会还有所提升。

等到了四月份的时候,他打算拿一部分出去种一下,看看用空间种出来的种子,亩产能不能提升。

李枭也不奢求太多,能提升50公斤就知足了。

毕竟农作物的产量,影响的因素有很多。

看着电脑上查的资料,李枭也确定了自己没有记错,这个年代小麦的平均亩产量只有75—100公斤,玉米则是150公斤。

但这这是平均值,在四九城附近他查到的资料显示,小麦的亩产量只有62斤,也就是31公斤,这个数字让李枭都有些不敢相信,还是差了好几遍,这才相信。

玉米则比较高点有150公斤左右,也就是300多斤。

而影响到产量的方面有很多。

其中一个就是灌溉的问题,就拿四九城附近的麦子来说,1954年亩产是62斤但到了1962年则变成了亩产124斤。

之所以提升这么多,就是因为灌溉系统的完善。

此外影响产量的原因还有肥力的原因,质地的原因,气候的原因,以及种植密度、虫病等因素。

零零总总很多。

那些看的他都有些头痛,最后索性就不看了,倒不是他学不下去,他不认为只看看就能比干了一辈子农活的老人要厉害。

能让产量增加。

这个年代产量之所以这么低,除去以上因素外,最多的就是种子问题了,要不然那位老先生也不会被人们称为“当代神农”了。

他还是最初那个想法,他不奢求太多,不要求能增长100公斤,能增长50公斤他就知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