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后,小弟成亲,苏棠从空间里找出两对银手镯,两只金簪子,准备送给未来弟妹和原主娘,替原主还人情。
成亲那日,苏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苏棠带着春丫和小儿子,早早来到娘家。
一进家门,就看到原主爹娘忙前忙后的身影,他们脸上洋溢着喜悦。
没过多久,小弟骑着高头大马,迎亲回来了。
马是昨天花一钱银子从车马行租的。
唢呐声由远及近,“滴滴哒哒”地吹奏着欢快的曲调。
只见小弟身着崭新的红色喜服,胸前戴着大红花,骑在那匹装饰华丽的高头大马上,显得格外意气风发。
他的身后跟着长长的迎亲队伍,抬着各式彩礼,一路浩浩荡荡。
迎亲队伍里,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正奋力地舞动着手中的彩旗,彩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也在为这喜事欢呼。
旁边几个吹鼓手更是卯足了劲,唢呐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震得人耳鼓生疼,却又让人满心欢喜。
孩子们在队伍周围嬉笑奔跑,好奇地张望着那些精致的彩礼,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新娘子坐在花轿里,花轿被装饰得五彩斑斓,轿帘上绣着寓意美好的鸳鸯戏水图案。
八个轿夫抬着花轿,脚步轻快又稳健,一路吆喝着,配合着喜庆的节奏。
花轿的四角系着红色的绸缎,随风飘动,宛如舞动的火焰。
当迎亲队伍来到家门口,鞭炮声瞬间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震耳欲聋,红色的鞭炮纸屑如雪花般四处飞溅。
原主爹娘赶忙迎上前去,脸上笑开了花。
小弟翻身下马,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到花轿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将新娘子搀扶出来。
新娘子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红盖头下露出小巧的下巴,身形婀娜,一步一颤,娇羞万分。
周围的乡亲们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吉祥话。
“哎呀,这新娘子可真俊呐!”
“苏老童生,这下可算是了却一桩心事咯!”
“这俩孩子站一起,真是般配啊!”
祝福声此起彼伏,整个苏家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
苏棠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眼眶微微湿润,心中满是感慨。
她拉着春丫和小儿子,也挤到人群中,一同感受这份喜悦。
春丫好奇地盯着新娘子,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小儿子则兴奋地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嘴里还不停地喊着:“看新娘子咯,看新娘子咯!”
在众人的簇拥下,小弟和新娘子缓缓走进家门,准备举行成亲仪式。
苏棠带着一双儿女跟在后面,看着新人拜完堂。
她拿出两个礼盒,把给原主娘的那份给了她,然后又去新房,见了弟妹,把另一份礼物送了出去。
吃完团圆饭后,帮忙收拾完毕,苏棠就带着春丫和儿子,还有两个丫鬟离开娘家。
时间一晃过去了十年,女儿出嫁了,小儿子也定亲了,还考上了秀才,今年准备继续下场参加乡试。
儿子小的时候,苏棠给他吃了半颗启智丹,他的智力提升许多,看书能达到过目不忘。
春丫的亲事是小弟说的媒,她嫁给了一个在镇上书院当夫子的秀才,婚后诞下一子一女。
儿子定亲的人家是他恩师的女儿,两人也算是青梅竹马。
在这十三年里,苏棠连续给李清宴抹了好几次脱毛膏,让他重拾的信心又一次次熄灭。
也不知道是不是脱毛膏用得太多了,李清宴头顶渐渐长不出头发来了,成了真正的谢顶之人。
这回他真的连门都不敢出了,也算是体验了一下前世原主所遭受的流言蜚语。
前世原主出门洗衣服的时候,总是远离人群。
路过时,听到村里人议论自己,他们当时不敢在明面上得罪她,但听到有人说自己坏话,心里还是不好受。
原主的性子也因此一点点沉闷起来。被混子摸进院子那次是她第一次爆发,拿着棍子的那一刻,她顾不上害怕,把怨气都发泄到混子身上。
第二天,村民们也会看人下菜碟,见原主不是好欺负的,便收敛了一些。
看到原主出来,立刻转换话题,聊起别的。
这次话题的主角换成了李清宴。
他们不像说原主时那般有所顾忌,李清宴的科举梦破灭了,当不成官,和他们一样,也拿他们没办法,说话时就更加肆无忌惮。
附近十里八村的姑娘,都不愿意把自己嫁给李清宴。
不过有户人家想给自家嫁不出去的老闺女找个上门女婿,就把主意打到李清宴身上。
不过他们娘俩没同意,拒绝了那户想要招上门女婿的人家。
又过了五六年,孟氏不忍儿子一直单身,就求了媒婆给李清宴找个媳妇。
最后挑来挑去,谁都没瞧上,原因是李清宴快三十岁了,孟氏出不起高额聘礼。
李清宴想要娶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聘礼就得比别人出得高一些,不然那些心疼女儿的人家,不会考虑把自家孙女或是继女嫁过去。又过了些时日,媒婆上门说有个带着孩子的寡妇,不要聘礼,只要同意她带着孩子嫁过来就行。
孟氏心动了,劝说李清宴答应了这门亲事。
不过在成亲当日,孟氏看到那个寡妇带着四个孩子嫁过来,眼前一黑,当场晕了过去。
这个寡妇也不是好惹的,自从嫁过来后,就把孟氏和李清宴收拾得服服帖帖。
特别是李清宴,农忙的时候拿着锄头下地干活,种庄稼、除草除虫、浇水施肥。
空余时间就去镇上接抄书的活,养活一家老小,晚上还要给继子启蒙。
李清宴原本挺直的脊背也渐渐被生活的苦难压弯。
他赚的银子,几乎都被寡妇拿去养自己带来的孩子了。
继子也被寡妇送到镇上读书,这孩子也有出息,花了十年寒窗苦读考上了秀才。
为了让李清宴心甘情愿给自己养前夫的四个孩子,寡妇也给他生了一个,不过是个女儿。
这时的孟氏卧病在床,听到寡妇生了女儿后,一口气没上来就去世了。
孟氏过世后,这个家寡妇独大,她说了算,李清宴没有话语权。
李清宴的性子也越来越沉默。
在把寡妇带来的四个儿女拉扯大后,李清宴得了痨病,不久便去世了。
苏棠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儿媳妇已经进门七八年了,孙子孙女都有了。
儿子五年前考中进士,带着一家老小,前往偏远贫瘠之地赴任。
那里生活条件不好,但在儿子的治理下,渐渐改善了他所管辖区域老百姓的生活,让大家都能吃得饱、穿得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