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开局西跨院,不差钱! > 第124章 合营是收购?

萧安邦沉吟了一下,说道:

“现在的情况和之前确实有所不同。

一方面,单位实行了公费医疗和半公费医疗,我们医馆是定点机构之一。

患者凭公费医疗预防手册和单位填发的中医诊症介绍证即可挂号免费记账诊疗,诊后我们会与各单位定期结算。

现在每天公费医疗患者有定额,不超过200人,所用药物价格也不高。

一般药费不超过1元/天,正骨外用药费不超过1.5元/天,超过这个限额就需要医馆负责人审批。

另一方面,市里这几年又统一了医院收费标准,定价与之前有所降低。

比如你师兄的挂号费(诊金)是:

初诊0.2元,复诊0.1元,急诊0.4元;

而我作为省级名中医,诊金会高一些:

初诊1元,复诊0.5元,急诊2元。

其他药材费、针灸费、推拿费、一般治疗费、敷料费等等都有统一的价格。

比如普通手法的一般治疗费每次1-1.5元;

针灸拔罐每次1元,银针1.5元,金针2元;

推拿治疗每次2-5元;

正骨:关节脱位每次2-3元,骨折每次8-15元。

另外,还有一些自费患者以及长期老顾客。”

陈安接着问道:“自费患者多吗?”

“自费患者也不在少数。”

萧安邦继续解释,

“相对于医院,中医医技治疗见效快、费用低、效果好,因此也吸引了不少患者。

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长期调理的‘痹证’,像颈椎病、腰椎病、肌肉劳损等。

现在人们劳动强度大,容易造成肌肉、骨骼损伤。

如果家里条件允许,都会时不时过来调理治疗一下,很多患者是我们的老顾客了。”

陈安了解地点点头,然后倾身向前,压低声音问道:

“医馆如今与合营之前相比,收入利润怎么样?”

萧安邦微微一怔,随后也低声回答:

“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着的,但是基本没有可比性。。

中医药馆的收入结构主要包括诊金、医技以及药品销售三部分。

诊金,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挂号费,通常只占总收入的一成。

真正能够体现中医师医术价值的医技收入,如正骨、推拿、针灸、火罐等,也不过占二成。

而药品销售则是大头,占据了七成的收入。”

师伯继续解释道:

“在合营之前,医馆的诊金、医技和药材价格都是随行就市的。

虽然患者数量不算很多,但我们一部分药材是购置的成品,另一部分则是自己制作的。

那时市场上中药材的批发价格十分混乱,波动极大,零售价格则更是千差万别。

大型和有名的药店由于选料精良、加工讲究、外形美观,因而成本大,价格高;而中型和小型药店的价格则相对较低。

但因为中药材是手工制作,效率不高,所以零售毛利率相当可观,有时甚至高达200%至500%,个别品种批零差价高达几倍甚至几十倍。

因此,那时的医馆整体利润率高达60%左右,但利润需要按照50%的财股和50%的人股进行分配。

因为医馆的管理者在日常是不拿工资的,只有人股分红,所以医馆真实的利润率大约在30%左右。

现在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所有职工都有固定的工资,诊金和医技价格也有所降低,药品则主要从国营药材公司购进,自制药材很少。

所以虽然患者数量增多,收入也相应增加,但整体利润率下降到了20%左右。

具体来说,

合营前,医馆每年收入大约1至2万元,利润在0.3至0.6万元之间;

而现在,年收入提升为3至6万元,利润也增加到了0.6至1.2万元。”

师伯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

“既然你对此感兴趣,我就给你讲讲当年的合营详情吧。

省的你自己好奇,问这问那,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保和堂合营前,每年的收入大约在1万元左右,没有房产,

主要的资产就是成品药材(不含名贵药材),当年清产核资时,资产核定为1万元。

合营的过程其实是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对个人企业进行改造,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利润的分配,

也就是股息和红利,俗称“四马分肥”,时间三年,完成后是合营企业。

每年利润分为四部分:国家所得税(约30%)、公积金(约30%,用于再生产和发展)、工人福利费(约15%)、资方红利(约25%)。

资方三年红利合计约占核定资产的50-60%。

第二步是“定息”,

国家按照核定资产数额按比例支付年息,时间计划十年,完成后就是国营企业。

定息利率一般为年息5%,十年定息总额占核定资产的50%。”

听完师伯的详细解释,陈安对医馆的经营和合营状况有了清晰的了解。

陈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暗自思量。

这与未来的企业间的投资收购原理颇为相似,不过付款条件比较苛刻。

签订收购协议,不直接付款,利用国企背景银行贷款扩大再生产。

前三年用利润支付50%的收购款,剩下的收购款后十年每年支付5%。

十三年后,企业规模扩大了,新股东得到所有权,原股东得到收购款,银行收回贷款,实现了三方共赢。

然而,这样的操作方式却给人一种空手......的感觉。

不过,虽然不够理想,但重要的是,这并非强制##,

而且除了资方及少数人,大部分职工都因此获得了工资的增长,从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

至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动荡,‘查抄收缴’,是社会问题,与此无关。

毕竟,大家都心知肚明,经历了百年的战乱洗礼,国内主要的获利者几乎都无法保持清白。

像陈家这样的底层,如果不是在东北,也不会有现在的发展。

原始资本或黑恶血腥、或贪污**,或封建残余,或官僚剥削,或外国买办,或妥协媾和......

原始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往往充满了原罪,是罪恶的,不当得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