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开局西跨院,不差钱! > 第144章 留秦京茹吃饭

陈安连忙打圆场,安抚两人,最终秦京茹还是留了下来。

餐桌上,秦京茹边吃边赞:“这包子真香,全是肉馅!”她的单纯和直率,让人心生好感,毫无造作之感。

秦京茹好奇地询问:“陈安哥,堂姐说,你是技术干部,是真的吗?”

陈安微笑着点头确认。

秦京茹叹了一口气,眼神中满是羡慕:

“唉,还是你们干部的日子舒坦,坐在办公室里,动动笔杆子,工资就稳稳当当到手了。

哪像我们乡下人,一年到头,风吹日晒。

为了多挣几个工分,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晚上才回来,也就换那么几个辛苦钱。

还是你们城里人好,工作稳定,粮本在手,定量有保障,不愁吃喝。”

陈安默然无语,他当然知道这一切的原因,这是受到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建国后,面对国内外的重重挑战,为了实现工业化,快速站起来。

国家不得不采取“以农补工”的策略,全国农民勒紧裤腰带,农业为工业输血。

这是时代背景下的无奈抉择,尽管这一过程中,难免会牺牲部分农村利益。

这一策略的核心,就是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构建起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壁垒。

然后,利用工业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人为形成不等价交换。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人为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抬高工业品售价的方式,从农业领域汲取大量剩余价值,以支撑工业体系的迅速建立和壮大。

这一过程,可以无声无息间,将农民的收入,转移至政府扶持的工业部门。

这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金血液,迅速实现了初始积累,确保了城镇工业经济的稳固发展。

在随后的数十年间,一纸城镇户口,一个干部身份,就成为了农村人,几乎难以逾越的鸿沟,无数人甘愿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而未来,随着时代的变迁。

农业、商业领域的土地价格差异、高企的房价等新形式的“剪刀差”,又会悄然浮现,汲取农村资金,进一步加剧城乡的不平衡发展。

而这些,就不是秦京茹这个小丫头所能理解的了,她只是在感慨她看到的现象。

陈安也知道,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远非个人之力能轻易改变的。

他所能做的,便是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竭尽所能,让家人和他所关心的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陈安不想让气氛太过沉重,随即微笑着转移了话题:

“京茹,咱们今天不说这些。你看,我这手艺怎么样?”

秦京茹闻言,不好意思地笑了,她擦了擦嘴角的油渍:

“陈安哥,你这手艺真是没话说。连这菜汤,我都舍不得浪费,蘸着馒头吃,滋味好极了。”

陈安见她说的真诚,丝毫不见矫揉造作,目光愈加柔和,理解的点了点头。

他想起现实世界中的小时候,家中并不宽裕,菜汤也都是蘸着馒头或倒进饭里吃完的。

这年头更是如此,大家都珍惜粮食,除了个别人,都是这样过来的,谁也不会笑话谁。

饭后,陈凡、林惜出去玩了,而秦京茹则迅速起身,开始麻利地收拾起餐桌上的狼藉。

陈安目睹这一幕,心中暗自赞许,这丫头真是勤快,动作娴熟,显然平日里在家也经常干家务。

陈安心中暗道,怪不得未来有些人会说。

秦京茹是一个合适的媳妇人选。

“傻白甜”一个,单纯、?天真,?没有太多的心机和算计。

性格温柔、勤劳能干、心灵手巧、任劳任怨、爱家顾家、相夫教子、持家有道……

好媳妇娶回家,就是用来享受。

打住,陈安,这可不是你的风格!

是最近锻炼过度?

还是昨天药膳的药力未完全消化?……

反正肯定不是见啥起啥了,人家还是个小丫头片子!

……

正当思绪飘远之际,秦京茹已经将碗筷盘子清洗干净,又把厨房、堂屋、院子整个打扫了一遍。

“行了,京茹,看你累得满头大汗的,快过来歇会儿。”

陈安适时开口,指了指一旁的椅子,随即又补充道,“你可帮了我大忙,这些琐碎事儿,我还真不擅长。”

秦京茹闻言,轻轻一笑,眼神里满是质朴:

“陈安哥,你是干大事的人,在我们乡下,家务事都女人来操持的。”

陈安笑着摇了摇头,指着桌上的瓜子和水果糖,说道:

“别这么说,你给我帮忙了,我总得有点表示。

这些瓜子和糖,你刚才也没吃,现在尝尝吧,等会儿也可以带走。”

秦京茹缓缓坐下,犹豫了,这些在城里看似寻常的小东西,在她眼中却是难得的奢侈品。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在我们乡下,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点儿。”

“别客气,这些都不贵,只是票比较难弄。”陈安坚持道。秦京茹终于被说服,小心翼翼地剥开一颗糖,放入口中,瞬间,一股甜蜜的滋味在舌尖绽放。

“哇,好甜!比过年分到的糖还要甜呢!”

她惊喜地说,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看着秦京茹满足的样子,陈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一幕,让他又不由想起了,现实世界中自己曾经的窘迫。

小时候去有钱亲戚家做客,面对那些从没有见过的零食,他也是手足无措,无从下手。

那格格不入的感觉,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想到这里,陈安的目光不由柔和了起来。

大家都是苦命人!以后多帮帮这个傻丫头吧。

……

秦京茹刚踏进家门不久,秦淮茹便领着孩子们,笑盈盈地踏进了中院。

棒梗像个小炮弹似的冲在最前,秦淮茹则温柔地抱着小槐花,紧随其后,而一旁,何雨柱同样温柔的抱着小当。

几人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的和谐,恍若真正的家人。

秦京茹看着眼前这温馨的一幕,心中不禁泛起涟漪,疑惑油然而生。

这十二年来,几乎都是堂姐一个人回娘家。

贾东旭去她们家的次数,只有寥寥六次,对于贾东旭,她并没有太多的印象。

她的目光在何雨柱身上停留,心中暗自嘀咕。

姐夫不是说被关进拘留所了吗?

这个老成的男人是谁?

看样子也不像记忆中姐夫啊?

“姐,你回来啦!”

秦京茹顾不上想太多,连忙上前,将小槐花从秦淮茹怀中接过来。

秦淮茹松了一口气,温柔地说道:

“京茹,等急了吧。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何雨柱同志,我们轧钢厂的大厨。

今天真是多亏了他帮忙照看孩子们,他是个大好人。”

转而,又转头对何雨柱介绍道,“柱子,这就是我堂妹秦京茹,你们认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