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开局西跨院,不差钱! > 第2章 四合院和碰头会

陈安现在的心绪颇为复杂,他暗自嘀咕,父母怎会如此心急,连一天的时间都不愿多等,就匆匆将年幼的弟弟妹妹独自留在家中。

要知道,他们现在的新家地址可是在南锣鼓巷95号附1院。

南锣鼓巷95号??!!

没错,就是剧情中的四合院!

满院“禽兽”的那个!

这是父亲陈海调入轧钢厂后,新购置的一个小型三合院,刚搬进去不久。

陈安刚知道时,也是一阵头大,父母买房怎么选在这里了?

此刻,陈安有些担忧家中的弟弟妹妹。

尤其是想到两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要独自面对院中那些所谓“道德楷模”的众禽们,他的心便难以平静。

这些邻居的品行,父母或许不甚了解,但陈安却心知肚明。

若是他们趁家中无大人之际闹出什么幺蛾子,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特别是妹妹林惜,她并不是陈安的亲妹妹,而是父亲一个老战友的女儿。

两年前,因为家中变故,她被父亲带回了家中,如今才14岁了,年纪尚小,陈安担心她会受到四合院那帮禽兽的欺凌。

正当思绪万千之际,“滴——”的一声长鸣划破了空气,绿皮火车缓缓驶入了站台,稳稳停下。

陈安迅速提起行李和藤箱,脚步匆匆地迈向车门。

尽管是卧铺车厢,但炎热的天气和车厢内的异味仍让他彻夜难眠。

此刻走出火车,他才感觉空气都变得清新了许多。

站在火车站外,陈安环顾四周,他这几年很少回到四九城,城市的变化可以说得上是翻天覆地。

眼前的四九城已非往昔模样,城市的发展如同脱缰野马,日新月异。

四周的建筑焕然一新,显然是经过了大量的城市改造。

道路拓宽了,新建了不少商业建筑,整个城市都焕发着勃勃生机。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变化中,四九城依然保留着时代特色。

围墙上各种各样的标语,透露出浓厚的红色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就是六十年代的四九城,独特而充满魅力。

“嘀嘀!”声响起,一辆吉普车停在了陈安面前。

陈安仔细一看,却是一辆本该在三年后才定型生产的北京吉普车212。

在这个已经发生变异的影视世界里,此类时空错位的景象,陈安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现在即便有人哪天拿着台大哥大,陈安也只会淡然一笑,不以为奇。

车门轻启,一位二十岁出头的青年男子走出驾驶室,他步伐稳健,径直走向陈安,礼貌地询问道:

“同志,您好!请问您是来自山城,新调来的陈安同志吗?”

陈安微微一愣,随即应道:“我是陈安,请问您是?”

青年连忙自我介绍:“您好,陈安同志,我是红星轧钢厂总务科的驾驶员张岩。

李副厂长得知你今天抵达四九城报到,担心你对新环境不熟悉,特地指派我前来接您前往厂里。

能否请你出示一下证件,以便我确认身份?”

陈安闻言,从口袋中取出证件,递给了张岩,同时笑着说道:

“当然可以,这是我的证件。张同志,你工作可真细心谨慎。”

张岩仔细核对证件无误后,将证件归还给陈安,并热情地提议:

“没问题了,我帮你把行李放到车上吧。”

陈安感激地摇了摇头,婉拒了他的好意:“不用了,我自己来就好。”

说罢,他麻利地将行李安置在吉普车的后排座位上,随后拉开车门,坐进了副驾驶的位置。

随着张岩启动引擎,吉普车缓缓驶向红星轧钢厂方向。

车内,陈安的好奇心被这辆不同寻常的座驾所吸引,他忍不住问道:

“这是一辆北京吉普车212?它什么时候开始量产的?”

张岩闻言,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您对这车也感兴趣啊?没错,是北京212,已经成功量产三年了,是京城汽车制造厂的骄傲。

它的诞生,不仅满足了军队的需求,更因其卓越的性能和实用性,被各大单位选为公务用车。

前年产量就突破了五千辆大关,去年更是达到了1万辆。

听说,今年还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呢。

这车之所以能进咱们厂,就是因为去年厂里的钢材产量达到13万吨,突破了部里要求的年产10万吨的指标,部里奖励了4个购车指标。

每台车要2万块呢,价格不菲,不过,绝对物有所值。”

他继续兴奋地介绍道:

“这车采用可拆卸软顶设计,让它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游刃有余;前后硬轴钢板弹簧悬架,加上短轴距和离地高,更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越野能力。

……”

张岩的介绍中充满了对这款车的热爱和自豪,陈安也听得入神,不时点头回应。

两人一路交谈,车窗外的风景仿佛都成了陪衬。

......

与此同时,红星轧钢厂机关办公楼三楼的小会议室里,气氛紧张。一场紧急的碰头会正在召开。

会议室内,姚书记、杨厂长、李副厂长、郑副厂长以及党委办主任冯青山五位核心成员围坐一堂。

姚书记率先打破沉默,开门见山:

“各位,现在叫大家过来开这个会,主要就是讨论,东北支援技术干部陈安同志的职务安排。

青山,陈安同志今天就要报到了,你们党委办负责干部人事工作,对于他的职务安排,还没有具体的建议吗?”

冯青山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为难,回答道:

“姚书记,时间确实太紧张了。我们上周六才正式接到调令,而陈安的详细履历资料本周三才收到。

今天是周六,其他的人事资料还没收到,我们对他的情况还不够了解。所以,还给不出具体的建议。”

姚书记听后,立刻指示道:“那你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陈安同志的情况。”

冯青山点点头,开始介绍:

“陈安,41年生人,今年22岁。拥有研究生学历,毕业于知名学府沈州大学,本科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冶金工程专业。

59年入党,6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山钢公司研究院工作,迅速成长为该院的青年技术骨干。

调动前,他已经通过9级助理研究员和9级机械工程师的考核升级,享受行政18级正科级待遇。

因此次支援建设,调入红星轧钢厂工作,部里为了表彰其精神,按惯例将待遇提升1级,享受行政17级正科级待遇。”

随着冯青山的介绍,会议室内的气氛逐渐变得复杂。

李副厂长率先提出疑问,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61年毕业,那岂不是工作时间还不到2年?

按常理,大学生第一年是见习期,怎么这么快就行政18级了?而且现在就享受行政17级待遇?”

冯青山迅速翻阅了手中资料,解释道:

“根据资料显示,陈安同志是提前半年转正的,转正后定级为10级研究实习员。

去年他同时通过了9级助理研究员和9级工程师的考核升级。”

此时,杨厂长接过话茬,目光转向郑副厂长:

“老郑,我听说陈安是陈总工家的孩子?你平常和陈总工比较熟悉,他有没有提起过这个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