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开局西跨院,不差钱! > 第82章 阎埠贵的算计

张建设爽快地答应了:“行,我回去就准备人手,下午立马就开工。”

陈安问道:“张工,这次出工的师傅有几个人?”

张建设略作思忖后答道:“算上我,一共四人。”

接着,陈安详细说明了伙食安排:

“张工,关于伙食,我是这样考虑的,按惯例,我可以负责午饭,两菜一汤,保证大家吃得满意。

但是,现在粮食定量,这个不好办,主食可能会不够。如果工程队能自行带粮食,我可以按市场价折算现金补偿。

还有,工作期间茶水不间断供应,您看这样安排,可以吗?”

这几年,包主食是不太现实的,全国都面临粮食短缺,每个人都有定量。

家家户户都得精打细算,谁家都没有余粮,怎么可能包主食?

四个人六天就能吃掉一个人大半个月的口粮。

不过,若是自带粮食,这个倒还好办,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张建设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敞亮,情况大家都了解,我会带粮食过来。您考虑周到,这样安排很妥当,这个没问题。”

于是,两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拟定了合作文书,双方签字。

陈安当即支付了定金,约好了下午开工时间,张建设满意地离开了四合院。

.......

这边,原本已经走出大门的阎埠贵,突然转身,扭头又回到的家中。

屋内,杨瑞华正埋头于针线活,见他去而复返,不由抬头,眼神中带着疑惑与不解。

她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上前去,声音里满是关切与好奇:

“怎么了?是不是忘了什么东西,这么急着回来?”

阎埠贵眯起眼睛,故作神秘地说道:

“你猜我刚才出门,撞见了什么事儿?陈安那小子,嘿,又搞大动作了!他请人改建房子呢,来的还是街道办工程队的人!”

杨瑞华闻言,轻描淡写地回应:

“改建房子?这有什么稀奇的,人家有钱愿意折腾,咱们管不着。”

但阎埠贵显然另有盘算,他满是算计地说:

“话不能这么说,陈安这又是买车,又是修房子,都是大喜事儿。

我想,他会不会借此机会,请大伙儿乐呵乐呵,庆祝一番?”

杨瑞华眉头轻蹙,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我看未必,陈安自打回来,这院子里就没安生过,没少起风波,跟几家都闹得不愉快,这时候,他恐怕不会主动请客吧?”

阎埠贵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意味深长的说道:

“你不懂。陈安这小子,不简单。有些人到了新环境,就会先强势起来,直到确定领导地位。

你注意到没有,陈安他每次出手,看似被动反击,实则总能巧妙化解危机,四两拨千斤。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心里有数,知道什么时候该硬气,什么时候该退让。

还有,你看他现在这一连串的举动,买自行车、修房子,哪一样不是在彰显实力的?”

说到这里,阎埠贵顿了顿,目光扫过杨瑞华的脸庞,见她若有所思,便继续道:

“更关键的是,他对人的态度也极有分寸。

他对杨家、李家、方家、苏家,和对其他几家的态度就明显不同。

这两天我们见面,陈安的态度也缓和了一些,肯定有什么事情出现了变化。

这说明,他在观察,在布局,想要在这四合院里建立新的秩序。”

杨瑞华听得目瞪口呆,她从未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待过陈安,更没想到阎埠贵能分析得如此透彻。

“不能够吧,咱们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能有这么复杂?”

阎埠贵语重心长地说:

“不要小瞧了任何人,只要是有心人,处处都是‘官场’。

现在四合院已经不是原来的四合院了,已经有人能挑战原有的秩序了,有了新局面。

老易的威望不再如从前,我看啊,这位置迟早得易主。

我看陈安这人,虽然年轻,但手段不凡,将来必成大器。他这个人不会被局限在四合院和轧钢厂的。

反正咱家做不了带头人,谁掌舵都可以。与其以后小心谨慎的生活,我们也应该换个思路了。

看好时机,重新站队,既然打不过,我们就加入进去。

现在要做的,就是审时度势,找准自己的位置。

趁他现在根基尚浅,主动伸出橄榄枝,建立良好关系,这将是未来宝贵的资源和人脉。”

说到这里,见杨瑞华面露惊愕,眼神中满是不解与困惑,阎埠贵适时打住,转而温和地吩咐道:

“好了,这些你也不用理解,以后按我说的去做便是。

去告诉解放和解旷,这几天别到处乱跑了,让他们多去西院那边转转。

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记住,关系都是相互的,多走动,多交流,关系自然就近了。”

杨瑞华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看着阎埠贵那坚定的眼神,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吃过午饭,下午师傅们就进场了,伴随着工具碰撞的清脆声,西院瞬间热闹了起来。

陈安在院子里照看着,他身旁,一大桶熬得恰到好处的绿豆汤。

绿豆汤加入冰糖后特有的清甜气息,不仅解去了夏日的酷暑,也勾起了人们心中的一丝馋意。

另一边,一大壶用高碎冲泡的茶水散发着淡淡的茶香,与绿豆汤的甜香交织在一起,引人遐想。

“这绿豆汤,真是甜到心坎里去了!敞亮!”

一位满头大汗的师傅接过陈安递来的碗,满脸笑意地称赞道。

要知道,这个时代糖可是好东西,是稀有物品,不仅贵,还要凭票购买。

也就是轧钢厂这样的大单位,每月才能及时发放那么2两白糖票或3两水果糖票。

不过,大部分人家平常都不舍得用,只有逢年过节才会买一些。

绿豆的软糯与冰糖的甘甜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宠溺。

所以,陈安在绿豆汤放了冰糖后,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可积极了。

陈凡、林惜和他们的小伙伴们在院子里跑上跑下,看似在帮忙,实则眼睛时不时瞟向那桶绿豆汤。

每完成一点小任务,就迫不及待地跑回来,舀上一小碗甜丝丝的绿豆汤,满脸幸福地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清凉与甜蜜,别提多得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