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 第94章 胡言乱语

情节在此转折,矛盾激烈,李伟稍作忍耐,很快就能好转。

---

黄载、王杰等人见这位稀客到来,纷纷上前问候,见其狼狈样均流露敬意。

明朝有个奇特现象,被打过反赢得好名声。

所谓敢于犯颜直谏,李伟正是如此,众人皆知他是因道同之事进宫,因此对他颇为敬重。

李伟对此并不知情,只是勉强挤出笑容回应。

“这次是我连累了李大人!”

吴伯宗满心愧疚。

“其实与你关系不大,主要是……是我自己的问题。"

李伟直言相告。

吴伯宗看了他一眼,以为他在安慰自己。

“陛下怎么说,还是要赐死吗?”

吴伯宗终究忍不住问出口。

李伟一愣,此事他虽提及,可那老者毫无回应,转头就找借口责打他,后来也没机会再说。

李伟只好摇头,沉默以对。

吴伯宗轻叹一声,满是无措之意。

说实话,像道同这样一个小官吏,死了也没人在乎,皇帝更是不会在意。

若非牵连到永嘉侯朱亮祖,恐怕他也无法留名于史册,就像那些因明初四大案而受牵连的人一样,不过是些模糊不清的数字罢了。

李伟沉吟片刻,忽有所悟,对吴伯宗说道:“你把那份奏书再给我瞧瞧。"

吴伯宗微感惊讶,但还是把奏书取来递给李伟。

李伟翻阅一番,脑海中闪过一个大胆念头,然而这个念头太过冒险,一旦失手,极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

那就是——封驳!

既然老朱想要他干活,那他就认真干,把朱元璋的奏书直接退回!

他知道朱元璋权力欲强且生性多疑,冒犯皇权之事断不可为,这老头定然不会容忍,十有**会被罢官,甚至可能直接送命。

但他心里想着,或许,也许,兴许这老头还不舍得杀他?

毕竟他跟那些“文穿”不同,那些穿越者虽知不少事,但挨一顿痛揍就能问个明白,事后多半直接了结性命。

可他不一样,他擅长的事无人能及,即使说了别人也未必懂,还得依靠他一步步琢磨。

这也是朱元璋迟迟未对他采取强硬手段的缘由。

技术是他能在后世公司立足的关键,也是他如今在朱元璋身边保命的根本。

当初他选这个专业,一是兴趣使然,二是掌握技术便无需仰人鼻息。

如果可以的话,他宁愿朱元璋撤销他提督神机营、工部侍郎之类的所有职务,只愿做个普普通通的技术员,工资还能高一点就更好了。

李伟眉头紧锁,反复思量此事,觉得值得一试,只是担心吴伯宗会因此受牵连,心中甚是忧虑。

“老吴,你真想救道同吗?”

李伟语重心长地问。

吴伯宗一怔,不解地回道:“自然如此,李大人何出此言?”

这事儿还是他请李伟帮忙的,他当然希望道同能够获救。

李伟直视着他,严肃地道:“我有一计,或可尝试,只是可能有性命之忧,你仍愿意?

吴伯宗听后,愣了一下,随即端正身形,严肃地说:“李大人莫要轻视我,但凡有益于国家之事,吴某绝不推辞!李大人若有良策,请直言。"

吴伯宗外表看似温和,内心却十分刚毅。

他作为明朝初期的首位状元,在仕途上的处境也与他的性格有关。

当年胡惟庸掌权时曾试图拉拢他,却被他断然拒绝,随后便被外放到地方任职。

直到胡惟庸倒台后,才得以召回。

李伟看他这般态度,心中虽不完全赞同其忠君观念,但也对他的耿直感到敬佩。

“罢了,那我就说了。

我想把这份奏章驳回去,你快派人通知道同尽快呈递一份辩疏,到时生死成败全在他自己。"

“什么?驳……驳回?我们有这个权力吗?”

吴伯宗大吃一惊。

他知道李伟行事大胆,但没料到他会如此大胆。

别说如今的内阁早已无此权限,即便当年有这权力的给事中们,也不敢轻易违逆圣意,特别是像眼前这样的情况。

这与明中期以后那种常有大臣驳斥诏令的现象完全不同,那时候要是敢这么做,简直是自寻死路!

“为何没有?经过我手的一律退回!你只需帮忙传个话就行。"

李伟瞪着眼睛,毫不客气地说道。

他现在屁股还隐隐作痛,相比起来,驳回一道圣旨又算得了什么?能保得住命就不错了!

见吴伯宗还想劝阻,李伟不耐烦地摆摆手:“你别管,我自己来,跟你们没关系!”

李伟忍着不适,来到桌前,翻开奏章,提笔写道: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陛下如此,令臣难处!”

字迹刚劲有力,末尾特意加上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并签下自己的名字。

“好了,就这稿子,回头他们还会送回来,我先走了。"

李伟封好奏章,交给下属,嘱咐一起送达。

吴伯宗看着他的背影,担忧地说:“李大人,这样做怕不太合适,您要不要再斟酌一下?”李伟头也不回地挥挥手,晃晃悠悠地出了文渊阁。

他得赶紧离开,万一这奏章递上去,朱元璋恰巧在附近,不问青红皂白先抽一顿再说,那他岂不是倒霉透顶?

尽管回到家里也不一定能避开麻烦,但至少能让他稍微安心一些。

一进门,小青看见他的模样,心疼得不得了。

“老爷,您这是怎么了?又让皇上不高兴了吗?”

走近一看,小青发现他的衣服都被血浸透了,顿时慌得不知所措,眼泪也差点掉了下来。

“没事儿,死不了!”

李伟满不在乎地回应着,一边忍着疼痛,以前不疼时他总是哎哟哎哟地叫,如今真的疼起来却一声不吭,就是为了不让小青担心。

“快来人啊,扶老爷进去休息!”

小青大声呼喊。

小月和小翠立刻跑过来帮忙,这时时间还早,阿布与来福外出办事去了,还没回来。

三个姑娘小心翼翼地将李伟扶进屋子里让他趴下,李伟吩咐小青先去取些酒精给伤口消毒,然后抹上金疮药。

那所谓的金疮药并非外界传闻中的石灰之类的东西,而是由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的中药材制成,效果相当不错。

涂抹药物倒还好,可消毒的过程可真是遭罪,即便李伟强忍着疼痛,也不禁断断续续地发出痛苦的声音。

这是他挨打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上药时他一边忍着痛,一边在心底咒骂老朱家的列祖列宗。

处理完伤口并缠好绷带后,总算松了一口气。

夜幕降临,乾清宫内,朱元璋正在审阅奏折,有了内阁之后他的工作轻松了不少,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逐一批阅,并决定是否用朱笔批注或修改。

其实这样的制度很合理,内阁如今只是一个普通的秘书机构,职位又低,只要皇帝不懒惰,就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可惜的是,这其中有一个让人头疼的人——李伟!

朱元璋看着看着,终于看到了李伟驳回的那份奏折,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大字写了一首打油诗,真是气得他火冒三丈!

“该死的家伙,你还真以为朕不敢杀了你不成!混账东西!”

“既然不好办,那干脆一刀砍了你,省得你烦心!”

“简直荒谬至极,朕气得不行!”

“……”

发泄完怒火后,朱元璋稍微冷静了一些,拿起奏折仔细阅读。

说实话,他对这位县令并不十分重视,不然也不会如此草率地就想赐死他。

但李伟这一举动,却让朱元璋不得不认真对待。

思索片刻,朱元璋带着奏折回到了后宫。

坤宁宫内,朱元璋踏入时,少见地沉默无语,眉宇间尽是压抑的怒火。

马皇后端详着他阴沉的脸色,心中已猜到几分,柔声问:"陛下今日为何这般模样?是谁惹得您如此动怒?"

朱元璋将一封奏折摔在桌上,咆哮道:"你瞧瞧,这厮竟敢如此嚣张!他还真以为朕不敢动他!"

马皇后迅速拿起奏折浏览了一遍,很快便明白了大致情况。

那字迹独特,她早已熟稔于心,朱元璋也曾多次提及,因此一眼便确认了作者身份。

"他依旧故我,不过这次确实有些过分。"马皇后沉思片刻,劝道:"陛下息怒,他这样做或许也是担心陛下误判无辜之人,从而影响圣明之誉。"

朱元璋怒斥:"胡言乱语!"

马皇后脸色骤变,将奏折重重掷回桌上,厉声道:"你竟敢质疑朕的话?"

朱元璋顿时收敛气势,弯腰低声解释:"皇后莫怪,朕并非针对您,而是对那狂妄之徒。"

读者诸君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月末将至,恳请投上宝贵的一票。

---

马皇后以凌厉目光瞪了朱元璋一眼,他的怒意顿时去了大半,脸上浮现笑意,连声道:"古人所言不虚,解忧唯有亲近佳人。"

见马皇后态度缓和,朱元璋正色道:"你有所不知,这人一味偷懒,不愿为朕效力,此次更是如此。

朕刚责罚他,他就使出这般手段,分明是想逼朕罢免他职务。"

"你又打了他?"马皇后紧抓关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