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 第101章 这得耗费多少银两啊!

这三个家伙,一大早就把他折腾得够呛,连觉都没让他睡好。

还有一个突然闯进来,大呼小叫的,简直想把人吓死。

长此以往,谁受得了?

“我不大声喊,咱们的国库怕是要让你掏空了!哪有这么败家的?

难不成花的不是你的钱,你就觉得无所谓?

之前那些建议也就罢了,现在居然想出这种馊主意!”

朱元璋说话时,一脸痛心疾首的模样。

但屋内几人看向他的眼神却有些怪异。

老朱的话里透露出的信息实在太多!

“陛下,您刚才是在偷听?

您可是皇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怎么能干这种没水准的事?”

韩成这话一出口,轮到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愣住了。

朱棣和朱标看着韩成的眼神,像是在看一位英雄。

觉得韩成真是胆大包天!

他二人即便察觉到父皇在做什么,也只会装作不知,绝不会点破。这样父皇便不会陷入尴尬。

然而韩成竟当着父皇的面,把这事给说了出来?后世人竟有这样的直率吗?

朱元璋选择在此时推门而入,也有他的考量。凭他的身份地位,他认为即便被人发现,也不会有人挑明。只要没人挑明,那就等于没发生,他也无需感到尴尬。

可谁能料到,会遇到韩成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在感到尴尬的同时,朱元璋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自己太过大意了,之前已经吃过这小子的亏,知道这家伙与众不同,怎么又下意识地把他当作普通的大明臣民看待了呢?

强忍尴尬,朱元璋神情严肃地摇头道:“没有!咱们堂堂**,怎会做那种丢脸的事?别胡说!

是我们听到外面声音太大,在寿宁宫外都能听见!”

看着朱元璋一本正经地胡搅蛮缠,韩成忍不住嘲讽道:“哎呀,照陛下这么说,我们三个岂不是成了移动扩音器?比音响还夸张。

做了就做了,说出来我们也不会笑话你,何必这么紧张?”

朱元璋压住想踢韩成一脚的冲动,一本正经地说:“胡说什么?做皇帝的事,怎能算错?

难道没听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我家,无意中听到些话,怎能说是错?

读书人的事不算偷吧?”

韩成看着朱元璋脸不红、气不喘,丝毫没有尴尬的样子,默默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真是饱经风霜的人,脸皮果然够厚!

“行了,别扯远了,回到正题。你说的那些,我们可以考虑一下,但最后一条免费更换新钞票绝对不行!

胡惟庸之前就说过,宋元也是这么做的。

按照以往的经验行事,肯定没错!”

朱元璋不愿在自己涉及的事情上浪费时间,于是迅速转入正题。

“这件事早已有之,难道就能证明是对的?元朝也有,所以元朝才不到百年就灭亡了!”

朱棣看见韩成竟敢在这件事上顶撞父皇,还直言元朝短命而终,顿时瞠目结舌,眼中满是震惊。

这韩成胆子太大了!

竟敢如此直白地对父皇讲话!

记忆中,哪怕是自己的长兄,也不敢这样跟父皇说话。

朱棣心中惊惧,悄悄向旁边挪了一步,生怕卷入其中。

“你!”

朱元璋被韩成驳得哑口无言。

“陛下,您可是爱民如子?”

韩成见正面交锋无望,决定换个方式。

“这是当然!”朱元璋回答得斩钉截铁,随即昂首自豪。

“既然陛下爱民如子,为何又要剥削百姓?

我从您的行为中看不到半点爱民之心!”

“你血口喷人!我们怎会坑害百姓?!

我们驱逐鞑虏,让多少百姓得以生存,免受欺凌!

我们开创先例,允许百姓直接上京告状!

我们担心他们不懂法度,被官吏欺压,特意安排人讲解大明律!

我登基以来,处死了多少贪官污吏?

就连韩国公主持修建中都时,发现他欺压百姓,立刻叫停。

为此不惜与多位旧友反目成仇!

你竟说我不爱民?!”

韩成提及别的,朱元璋尚能忍受,但若说他不爱民,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他自认为即位后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百姓。

历史上像他这般为民着想的人实在罕见。

如今韩成竟出此言,他怎能认同?

“陛下,既然您如此爱民,为何又做出残害百姓的事?

而且还是全国性的残害!”

韩成无视朱元璋列举的一系列善政,专挑一处攻击。

“你说说,我究竟如何残害了全体百姓!

今日你必须把话说清楚!”

朱元璋怒不可遏,双眼紧紧盯着韩成,气势逼人。

看着朱棣又悄悄向旁边移了一点。

韩成却毫不退让,直视朱元璋说道:“宝钞一旦破损,你却不让人免费换新的,一贯钞要收三十文的手续费,这不是残害百姓的行为吗?

你知道百姓赚钱多么不易。辛苦攒下来的钱,舍不得花,等到破损时去换新钞,结果平白无故就少了三十文。

若是不换,所有钱都作废,损失更大。

这就是为何许多人不愿使用宝钞的原因!

铜钱不同,百年后一贯还是一贯,不会因为损坏而减少价值。

而你发行的宝钞呢?

别说贬值带来的损失。

就说破损的宝钞换新钞需三十文,按两三年便破损的速度计算,几十年后一贯钞就没了!

辛苦挣来的钱,一分没花,就被你一次次夺走,你还能说不是在伤害天下百姓?

爱民如父?有你这样的吗?”

韩成情绪激动,对着朱元璋详细分析经济问题。

原本愤怒的朱元璋听完后,愣住了。

他之前从未深入考虑过这个问题,现在听韩成这么一说,恍然大悟。

“可是,印钱也是要花钱的。

每张钞票的制作成本和人工费很高,当初胡惟庸跟我算过这笔账。

一贯钞收三十文正好合适……”

朱元璋仍在辩解,并把已故的胡惟庸搬了出来。

韩成摇头:“刚开始印钞确实成本高。

但一旦准备充分,大规模生产后,成本就会迅速降低。

如今成本真还那么高吗?

你只是舍不得投入!

允许你把纸张变钱,从百姓那里白白取物。

却不准给百姓免费换坏的宝钞?

还自称爱民如子?”

其余的话暂且不论,单凭这一招,就不知有多少黎民会在背后对你斥骂!

倘若此事不撤销,日后宝钞遭遗弃已是注定之事。

皇上,您也不愿看到宝钞沦为废纸吧?”

韩成此言,让朱元璋的脸色变幻莫测,青一阵白一阵。

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

片刻之后,朱元璋长叹一声:“这胡惟庸!当真该死!杀了他的头也算值得!

当初居然设下如此陷阱,引朕掉入其中!

罢了!罢了!

朕稍后便颁布诏书,自今日起,若宝钞损坏,可免费换取新钞!”

韩成听罢,心中暗暗冷笑。

此事虽说是胡惟庸挖下的陷阱,但若非您自己心存小算计,被那农家出身的小见识占据主导,又怎会答应?

当然,这样的念头韩成只敢在心底琢磨,绝不会出口。

此刻,朱标与朱棣均是无话可说,完全被震慑住了。

怔忡片刻后,朱标快步上前,向朱元璋深施一礼:“孩儿代天下百姓叩谢父皇的大德!

有了父皇这道旨意,天下百姓定会感恩戴德,不知会欢喜到何种地步!”

朱标由衷喜悦,对韩成更是钦佩不已。

这件事,他早就盼着施行,但父皇始终不肯。

为此他忧愁许久。

不曾想,韩成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父皇的态度彻底扭转过来,发布了这般旨意!

简直堪称奇迹!

朱元璋听了朱标的话,伸手扶起儿子。

笑呵呵地道:“朕之前是被胡惟庸误导,才犯下这等过错。

如今既已知晓,当然要改正!”

嘴上虽这么说,但想到今后要无偿为天下人更换新钞,朱元璋依然心疼不已!

这得耗费多少银两啊!

至于朱棣,此刻看着韩成的眼神,仿佛在打量一个怪物!

他并非没见过狂妄之人,但在父皇面前如此放肆的,还是头一回见到。

朱棣心中震撼,父皇竟然对韩成的表现如此宽容,甚至接受了韩成的建议,准备将来免费替百姓更换破旧的宝钞。这消息令人难以置信。

朱元璋慈爱地拍拍朱棣的肩膀,笑容满面,但那力度却让朱棣隐隐作痛。他感受到的父爱竟让他差点落泪,尽管屋内还有三人,却唯独他在承受这份“关爱”。

朱元璋转向韩成,语气严肃:“老四在场,你有何良策能让大明国库充盈?即便日后解除金银之禁,也不必担忧匮乏。”

韩成深知朱元璋迫切需要对策,但朱元璋随即警告,若言辞不当便要施以廷杖。朱元璋目光闪烁,提醒韩成勿提滇铜之事,因他早已觊觎西南铜矿。

朱标听后大惊,怀疑父亲是否故意刁难韩成。此前他对韩成提到的方案一无所知,此刻得知父亲点明滇铜,才明白韩成所指正是此法。然而父亲抢先否决,显然是有意给韩成难堪。

太子进言道:“父王,此法万万不可。韩成虽言辞稍显失当,但他所献之策实为治国良方,尤其针对宝钞贬值问题,成效显着,功大于过。”

朱标出面调和,不愿见父亲行事太过偏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