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 第99章 他认为这是个极好的发明

朱标神色凝重地说道:“此事绝非儿戏,远比你想象的复杂。这不仅关乎千家万户的生活,若贸然行事,恐怕天下将生变故。”

朱元璋听着这话,眉心微蹙,显然对朱标的态度颇为认同。这些日子以来,他与长子一直在商议如何应对宝钞贬值的危机,但始终未能找到妥善的解决之道。

“如今最可行的方法,便是控制发行量。”朱标沉声说道,“然而,朝廷需求巨大,这宝钞又怎能轻易停发?”

朱元璋点头赞同,却又陷入沉思。他知道,朱棣提出的方案或许可以暂时缓解压力,但长期来看隐患重重。若按其提议行事,后果不堪设想。

“标儿考虑周全,确实令人放心。”朱元璋欣慰地望着儿子,“相比之下,四郎更适合领兵征战,为国守疆。登基之事,他还需历练。”

话虽如此,朱元璋内心却难掩忧虑。他曾听闻朱标寿命短暂,恐难坐稳龙椅,此念一起,不禁黯然神伤。加之宝钞问题迟迟未决,更让他倍感焦躁。

此刻,朱棣默默站在一旁,见兄长态度坚决,也不敢再多言。他知道父亲一向信任朱标,此番讨论也无意改变其立场。于是,众人各自沉默,气氛略显压抑。

忽然,朱元璋目光闪烁,似乎有所触动。“对了,这几位提及的‘医学院’又是何意?难道他们真打算设立这样一个机构?”他转向朱标,眼神中透着探究之意。

朱标略作迟疑,随即解释道:“父皇,此事确有必要探讨。医学关乎民生,设立医学院既能培养专业人才,亦可造福百姓。儿臣已有所规划……”

既然大哥已经表明,这么做会导致宝钞出现严重问题,那这件事就绝对不能继续下去。

可如果不印制宝钞,又该如何筹措资金呢?

没有足够的资金,又怎能大力推动医学发展?

若医学无法得到大力发展,妙云一旦如韩成所言染上疾病,我又能怎么办?

每每想到妙云离我而去,把我一人留在世间,朱棣心中便充满孤独与痛苦,犹如刀割一般。

偏殿内的气氛再次变得沉重。

谁能料到,身为太子的朱标和握有实权的亲王朱棣,在面对金钱问题时竟如此束手无策。

“韩成,你……可否想出解决之道?”

片刻后,朱棣望着韩成,语气带着些许艰难开口。

说出这句话后,朱棣感到十分尴尬,甚至不敢直视韩成,只觉脸上发烫。

想想自己的处境,他都觉得自己的要求太过分了。

为了夫人的病,韩成提出了两个建议,并详细规划了如何促进医学的发展。

如今,他却又来向韩成请教如何筹措资金……

作为大明的亲王,朱棣竟连一件事都无法独立解决,事事都要依赖韩成。

更令朱棣无奈的是,即便问了韩成,他也认为自己的提问毫无意义。

毕竟,自古以来,筹集资金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

若是轻易解决,大哥朱标也不会为此苦恼了。

然而,朱标对韩成抱有更大的期望,希望从他那里听到不同的答案。

对他们来说极为棘手的问题,也许在韩成及其所属的时代看来并非如此。

殿外,朱元璋轻轻皱眉,觉得老四朱棣此刻有些病急乱投医了。

关于资金问题,无论是他本人还是朝中大臣,都绞尽脑汁未找到良策。

韩成又能有何高见?

宝钞贬值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但接下来韩成的话语,却让朱元璋愣住了。

“此事我确实有些思路,虽然不能完全阻止宝钞贬值,但采取这些措施,至少能让贬值速度大幅放缓。”

韩成话音刚落,朱元璋虽隐匿一旁,却也不由自主地怔了一下。

这小子真能整出什么门道来?

不会是在胡诌吧?

朱元璋皱眉,心中虽不信,可身子却稳如磐石,纹丝不动,反倒竖起耳朵,尽量贴近门窗,生怕错过一丝一毫。

他倒不是好奇韩成的答案,而是想看看这小子还能编出啥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毕竟,得提防着点,别让标儿被这厮糊弄了。

嗯,正是如此。

屋内朱棣与朱标满怀期待地望着韩成,静候其下文。

“要解决眼前的问题,首先要明白‘钱’究竟是什么。搞清楚它的本质。”

此言一出,不仅屋里的两位听得云里雾里,连屋外的某位也是一头雾水。

什么叫做钱?

这问题问得未免太怪异了吧?

钱不就是钱嘛,金银铜钱、宝钞,还能有啥?

再说,钱的本质不还是钱吗?

大家对这个概念早已司空见惯,从未深究过。

如今韩成突然这么问,众人只觉荒诞至极,几乎怀疑他是故意找茬。

若非韩成站在面前,朱元璋恐怕早发火了。

这是什么蠢问题?

“钱,亦称货币,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符号。

它可以是金银,可以是铜钱,也可以是纸币,甚至未来会出现数字货币。尽管同属‘钱’,但它们之间存在差异。

金银之所以能成为价值符号,是因为它们稀缺且自身价值巨大。

所以它们作为货币的地位始终稳固。

相比之下,纸币的功能就单一得多,仅作为一种价值符号,用于交换媒介。”

……

相比金银铜等金属货币,纸币本身并无实质价值,却能充当货币使用,全因朝廷借助权力及多种方式赋予其价值象征的功能。

规定它可以作为交易工具……

这也是为何,相较金属货币,纸币更易贬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白了钱的本质,知晓了纸币与金属货币的区别后,再去理解纸币贬值便简单得多……

韩成开口,向朱标、朱棣讲解金融货币相关知识。

未曾料到,高中时学到的内容此刻竟派上了用场。

价值符号这类新概念,让朱标、朱棣甚至门外的朱元璋都有些头疼。

熟悉的金钱话题,经韩成一番解释后显得陌生起来。

不过,朱标很快浮现恍然之色。

他看着韩成说:“意思是,宝钞这类纸币,由于自身无价值,且获取远比金银容易,只需想得到,短时间内就能大量获得。

因此极易贬值?”

“正是如此。”

韩成点头认可。

“大明宝钞贬值如此之快,原因之一便是发行失控。

市场有其规律,在运作中所需货币量是固定的。

流通中的货币不足会阻碍发展。

但过多则会导致货币贬值,对社会危害同样巨大。

绝不可视宝钞为会生金蛋的母鸡。

否则将来必遭严重反噬。

宝钞必将彻底失效。

据我所知,在大明不到百年间,宝钞就沦落为毫无价值的废纸。

面额几百贯的宝钞仅能换回几文钱!

被弃如敝屣。

沦为连擦屁股都觉得硬的东西。

同时成为笑柄。

在宝钞快速贬值过程中,还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带来无数灾难。”

某日,达官显贵之流,凭借手中权势,竟用那些早已失去价值的纸币,照着票面上的数额去购置普通人家的土地财产。

这种行为,虽称作交易,实则与抢夺无异。

而且,这种情况根本无法通过道理来解决。

毕竟,那纸币上面就是这么印的……

“轰!”

韩成此言如一声惊雷,在朱元璋心中炸开,让他脸色骤变,阴沉无比。

自己精心设计、引以为豪的纸币,竟然成了如今这般模样?

变成如此祸害百姓的存在?

这样一来,将来大明诸多问题,自己也难辞其咎!

该死!

实在该死!

朱元璋被韩成的话语击溃,情绪十分崩溃。

知晓纸币造成的后果及危害后,朱元璋甚至萌生了彻底废除它的念头。

要知道,尽管朱元璋对纸币贬值有所忧虑,但总体而言,他对纸币仍是相当满意的。

他认为这是个极好的发明。

在这种情况下,若有人胆敢提议废除纸币,声称它不过是废纸,朱元璋必定不会轻饶。

然而此刻,韩成的话竟让朱元璋有了废除纸币的冲动。

可见韩成的话对朱元璋造成了多大的冲击!

但如果真的废除了纸币,大明又该如何应对?

没有纸币,大明哪来那么多资金可用?

这种明知情况不妙却毫无办法解决的无力感,真让人难以承受。

清晨时分,朱元璋已被折腾得心力交瘁。

“韩成,那么……你可有什么解决之道?”

屋内,被韩成描述的情景吓得心惊胆战的朱标吞了口唾沫,急切地向韩成发问。

屋外的朱元璋也将耳朵竖起,全神贯注地听着韩成的话。

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唯恐韩成接下来给出的答案仍无良策。

“有办法。”

韩成点头道:“其中最重要的解决方法是……”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严格控制货币的流通量。

切不可因缺钱便立即开动印钞机。

不论缺多少钱都去印制,这对宝钞体系的损害极大。

必须提前做好规划,确立明确的规则才行。”

韩成说完这句话,忍不住朝朱棣瞥了一眼,这人可是出了名的滥印狂徒。

被韩成这么一看,朱棣的脸色顿时尴尬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