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规则怪谈:我的妹妹不对劲 > 第34章 兄妹之间的绝对信任

规则怪谈:我的妹妹不对劲 第34章 兄妹之间的绝对信任

作者:白小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6 10:03:52 来源:书海阁

不出意外,真正的出口应该是在【初中部】。

入口≠出口

外人要进来是要从H市血色中学【高中区】的校门进,但不代表离开也是从那里。

但白小尘此时更想知道,“他为什么能够学会眼神交流?”

有SSS级规则在身,白小尘不畏惧S级以下的‘完美复制’。

可,白小尘本身和白佩佩的眼神交流,是两人多年的相处和默契培养来的,还有一点超凡的心灵感应……

所以,那个‘白小尘’到底是怎么能做到的眼神交流呢?

白小尘百思不得其解。

不是‘复制’,那会是什么?

根据白小尘看到的‘白佩佩’,对方很明显是不能‘眼神交流’的。

也就是说,对方的模仿程度是逐渐提升的。

那就不是在进入校门的时候,就被分身成了两份。

可……不应该啊!

白小尘陷入窘机。

白佩佩也开始沉思……

新到手的学生证内容与原本的差距不大。

唯一不同的,就是年级不同。

一个是【高四四班】,一个是【初四四班】。

由于白小尘的逆天操作,白佩佩成功获得了本该后期才能获得的【道具】。

白佩佩此时在意的,是白小尘还没拿到【学生证】。

“重点,是‘他们’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依附什么概念。这才最重要。”

【学习压力】,【压迫感】。

两种概念。

如果解题思路错误……

白佩佩倒是拿到道具了,白小尘会死的。

白小尘忽然顿了一下,“不对啊,按照正常通关逻辑,这应该是后期道具。我们应该不用着急。”

白佩佩反驳道,“哥,别忘了,你拿到了‘隐藏线索’。”

“我觉着还是急一点比较好。”

白小尘刷了几遍自己的状态,还是捋不明白。

白佩佩拿着【学生证】,若有所思。

白佩佩总结道,“总而言之,那不是幻觉。”

“初中部真的存在。而【初中学生证】是通行证明。”

“如果说,【高中部】内存在对应的资料。那么它应该在哪儿?”

白小尘眼睛一亮,“办公楼。”

哪怕是叠了一层里世界,领导班子也不至于再换一份。

“所以……所有特殊场景,其实都有稳定的穿梭条件。”

白佩佩点头,“而特殊的场景,我们已经知道了。”

白小尘了然,“教学楼,宿舍,食堂,图书馆,水池,医务室,信箱。”

一阶段的通关思路,足足有七种。

白佩佩摇头,“哥,你还少说了一种。”

白小尘挑眉,“还少了哪一种?”

白佩佩指着学生证,“满分毕业。”

是了。既然出口不在【初中部】。

没有对应规则,应该也不会出现即死情况。

那么,所谓毕业,其实是到了【初中部】。

“既然毕业,就代表考试内容掌握已经充足。如果‘初中部’考验的仍然是‘学习压力’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多一层环境。”

白小尘继续推理,“故而,可以解出‘初中部’的核心概念,应该是压迫感。”

白佩佩点头,用自己的推理方式演算了一遍,“确实如此,不过我们却不能确定‘初中体的我们’也是【压迫感】衍生的怪物。”

就像【高中部】有【压迫感】。

【初中部】也一定有【学习压力】。

白佩佩:“我需要更多的规则信息,来锁定生路。”

白小尘:“应该抓紧时间,趁着保护规则较强的时候,尽可能推攻略进度。”

兄妹两个同时开口,描述自己后续的攻略思路,说完后面面相觑。

两人的攻略思路,产生了分歧。

白小尘皱眉,看向妹妹,“我要找规则漏洞,不趁着优势还在乘胜追击,后面攻略效果会差很多。”

白佩佩挑眉,耐心解释,“没有信息基础,直接攻略起来实在是太过草率。我要收集更多信息,探索规则,进而利用规则。”

短暂的沉默后,白小尘和白佩佩对着彼此点点头。

互不干扰,兄妹齐心。

尽管他们心中都舍不得彼此,却也明白怎么做才是最有利的。

他们不光不会拖对方的后腿,更是毫不保留地相信彼此,依靠彼此。

这是来自兄妹之间的绝对信任!

早上食堂不开门。

白小尘兄妹便直接向着教学楼而去。

…………

关于【压迫感】这一概念。

【学习压力】的来源多种多样。

可,对于学生来说,纯负面的压力,一般来源于外界的【压迫】,落在学生身上就是【压迫感】。

或许,有人天生就热爱学习。

但没有人会喜欢在精神和身体濒临极限之后,忍受着生理上的痛苦而学习。

自由是‘人维持基础思考的一切所需’,包括物质和精神。

‘学习压力’,其根本,是自由受到了侵犯。

或许是,不知道怎么做,怎么选择才更加合适自身的选择——纠结。也或许是,以他人以物质条件或者精神条件作为威胁后的被迫选择——妥协。

无论如何,‘学习压力’被归类为一种感受前,会有一个感受痛苦并且将之记忆的过程。

这一过程……就是【压迫感】。

不敢反抗的对象,可能是【家人】,可能是【学校】……甚至可能是【贫穷】。

通常来说,写小说的时候,为了增加反派的压迫感。

经常会以他人的【妥协】作为衬托,偶尔会以【纠结】作为衬托。

归根结底,【压迫感】是带给人的。

至于压迫……应该不用太多解释吧。

本文中,导致贫富差距巨大,却无法被修正,无法反抗的主要因素,就是【压迫】。(纯属个人意见,有推理过程,但可能是臆想,解释权归作者自己所有。无映射现实,)

有人说,‘你不是讨厌有钱人,只是讨厌有钱的不是你。’

但我觉得不是这样。

如果把钱放在我面前,我会拿。

可那不意味着,我成为有钱人就结束了。

讨厌的是【有钱人】这个阶层,而不是我不是这个阶层的人。

钱够花就好。

多少够花,够让我满足自由就够花。

如前文所说,自由是‘人维持基础思考的一切所需’。

为了满足这个所需,可以工作,可以付出。

只要付出有差不多的回报就好。

现在生产力那么多,不必非得人吃人才能活,对吧?

人或许会因为自己的自由得到满足,而不去争取更多。

可你的态度并没有改变。

所以,‘你不是讨厌有钱人,只是讨厌有钱的不是你’这个所谓的‘大道理’,其实是利用了人的逻辑错觉,偷换了概念。

你讨厌的是阶级,是富人阶级。

你有钱之后,虽然变成了富人阶级。

但!你只是富人阶级的一个人,而不是整个阶级。

你因为自由被压迫,所以感到讨厌。

那么当自由被释放时,自然不会继续感到厌恶。

‘你不是讨厌有钱人,只是讨厌有钱的不是你。’中的【有钱的】,这句话中的这个词,所指代的目标却是【富人阶级】。

后面的【你】是个体,【富人阶级】和【有钱的你】属于包含关系,故而并非逻辑上的互相之间,充分必要条件。

人看到这句话,意识不到不对的地方,是因为逻辑错觉。

看这句话的时候,为了保证语意通顺,下意识地把【有钱的】从【富人阶级的全部人】替换成了【处于富人阶段的一类】。

全部人是【团体】,一类是【类别】,你是【个体】。

【个体】和【团体】属于一类,但不能用【个人】来指代【团体】。

如果不能理解这句话,那我就举个例子。

倘若用【个人】来指代【团体】,那么就可以这么说。

富人都是唐三(化名)。

这不合理吧。

唐三可以是富人,但富人都是唐三那就不太对了。

还有富人张三,富人李三呢?他们也不是唐三啊。

所以啊,其实我们确实讨厌有钱人,这里讨厌的是哪些有钱人呢?

是那些月入十万的么?

并不是……

现在的生产力足够高,月入十万虽然是我们这些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却并非不可能。

一些极难的,有极高门槛和技术含量的,甚至月入几十万,也可以接受。

我们不会去讨厌这些人,因为他们确实创造了足够的价值,德配其位。

就算有德不配位的,他们带给我们的压力也在容忍范围内(没有过分侵犯我们的自由)。

我们真正讨厌的,是那些高高在上,一天能赚我们一年的收入,甚至一辈子收入的那些人。

一个人多厉害,才能一天就超过我们一辈子的努力啊?

也不是说不行有。

可以有!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孔子!王阳明!这种人,一个人超越一个时代,可以!

但是,数量不能太多。

毕竟,这种超越时代的人终究还是极少数。

可实际上,有这种能力的人寥寥无几,享受对应待遇的却比比皆是。

我就想问了,我记着……

说句题外话,想起一个好玩儿的。

之前玩斗地主嘛,把地主豆都赢没了。

我的意思是。

上把斗地主赢了啊!

没记错的话。

挺好玩儿的,可惜玩着玩着就没豆了,想再斗地主都没招。

好吧,话归正题,说到哪儿了,说到我记着……

我不记着,我忘了。

以上这些,就是我想在【H市血色中学】中,所讲的道理之一。

或许说得不够明白,但应该也足以看懂。

望以拙笔,以助诸位读者明目,知是非,脱愚昧,识小人。

……

解释了各种概念的含义,现在来看一下【白小尘】推理出【压迫感】的思路。

我感觉有读者不理解,想问‘为什么是【压迫感】?’题目:为什么是【压迫感】?为什么后续晋升是【压迫】?

解:

首先列出,当前已经出现的各种【概念】。

学阀,财阀,霸凌,舆论,家庭,环境,医务,帮凶,发言渠道。

推理拼图——关键概念信息:苍白无力,抹除痕迹。

学校毕竟是培养学生的地方。

污染者并不是人类,不会被【规则怪谈】特别针对。

也就是说,【苍白无力】,【抹除痕迹】是基础概念,不是规则生成的【衍生规则】。

有人说,“并非无路可走,还有死路一条。”

【医务室】的存在,就让‘死’也成为一种奢望。

学分归零可以是死亡机制。

可【苍白无力】【抹除痕迹】是为了什么呢?

在【血色中学】自己的底盘,有必要做这种遮遮掩掩的事么?

这两种概念,明摆着是超脱出【学习压力】,却又针对学生的。

【医务室】作为最后生成的功能建筑,此时就要被单拿出来,作为联想概念了。

封掉【学生】所有的路,只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压力,使学生【绝望】。

【学生的绝望】,【学习压力】。

绝望是一种【感觉】。

【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的绝望】。

【规则怪谈】为了晋升和【概念】强度够高,具有普适性,不会有那么长的【核心概念】。

由【规则怪谈】的名字是【H市血色中学】,本质上是地域类怪谈,与【学生】【学习】并无绝对强相关。

有五种可能:【傀儡】,【学奴】,【枷锁】,【绝望感】,【压迫感】。

【傀儡】【学奴】【枷锁】概率较低。

【绝望感】,【压迫感】概率较高。

结合【各个场景】中透露出的【规则内容】,可以发现。

【学校】的规则并没有刻意【学生】时刻处于【绝望】之中。

核心概念,还是在【学习压力】上。

【傀儡】【学奴】【枷锁】更是没有足够的彰显它们存在感的概念。

由此可得,【H市血色中学】更倾向的概念为【压迫感】。

从【学习压力】到【压迫感】。

【H市血色中学】更换核心概念可不容易,只可能是为了更高的晋升层次。

也就是说,【压迫感】要上升到抽象概念。

【压迫感】引申的抽象概念,就是【压迫】。

至于,可不可能【压迫感】晋升的方向是【气势】之类的?

可能,但不太可能。

因为【压迫感】和【气势】也就沾个边,想要往那个方向晋升,要补全很多概念。

而【压迫感】晋升到【压迫】,【H市血色中学】内部的诸多概念是可以作为基础概念对【压迫】进行加成的。

比如【财阀】【学阀】【霸凌者】【舆论者】【帮凶】……

【H市血色中学】有着智慧,从【规则怪谈】的生理角度来看,【规则怪谈】中也不会出现傻子,不会刻意给自己留下弱点,陷入长时间虚弱期,舍近求远去晋升一个不太合适的概念。

如果【H市血色中学】真的这么做了,给自己生成一大堆弱点。

白小尘兄妹就算通关了,也能笑它好几年。

几年后,白小尘兄妹想起来【H市血色中学】,还是会忍不住笑。

“我跟你说,我前几年遇到一个【规则怪谈】,那个【H市血色中学】可沙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