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 > 第242章 传授

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 第242章 传授

作者:坐言起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6 10:04:30 来源:书海阁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的身体恢复速度惊人,我自己都能感觉到这一天天的变化,只是功德的损耗,不是一天半天可以恢复的。

这个需要平日的早晚功课,以及自身的善行,慢慢积攒,一时也着急不得,不过想到后面有长生蘸帮我祈福,我心里也不是那么着急。

闲暇无事之时,我试着画符请神,结果发现现在的效果,还不到之前的一半,很多时候都得不到神灵的感应,我心中明白,这就是功德丧失的后果,不过也没法子,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吧。

宋璐和刘小玲这段时间,逐渐展示出自己的向道之心,我考虑了一下,反正她们本来就在帮着打理道馆,干脆传授她们一些东西,至于能到什么程度,就看她们自己道缘深浅。

所谓玄门五术:山、医、命、相、卜,宋璐对“卜”术一道,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闲暇之时,我便传授一些小六壬的基础。

我一边教授,一边讲述当初张九爷传授我的时候,说的一些典故,宋璐学习起来,比我想象的要快得多,不过三两月功夫,一手小六壬问心掐指的功夫,居然能做到十中六七,虽说不能料事如神,但也真的难能可贵。

可能大多数朋友,对大六壬比较熟悉,毕竟大六壬起源早,先秦时期即有迹可循,后来发展成熟后,与奇门遁甲、太乙神数并列,而大六壬则被列为三式之首。

属于高层次预测术,主要用于天文历法和复杂人事预测,被尊为“帝王之术”。

其理论也比小六壬更复杂,涉及天盘地盘、四课三传等等。需结合干支、五行、神煞等综合判断,被历代帝王将相用于军国大事决策,如诸葛亮、刘伯温等均精于此术。

而小六壬属于传统占卜术,起源于汉代,后来在唐宋发展成熟,其本质是大六壬的民间简化版本,主要用于军事和民间,以简易着称,用掌诀定位。

以六神大安、速喜等,结合掌诀推算吉凶,不需要深层的天文历法支撑,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琐事占卜。(当然这些年网上也有朋友宣称,以此术炒股且收徒的,在此我需要奉劝道友们一句,切莫深信!)

宋璐小有收获,偶尔便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露一手,和刘小玲开开玩笑,把刘小玲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我见她颇有跃跃欲试之意,决定像张九爷当日一样,出个小题目考校她。

这天我故意让刘小玲把我娘给宋璐的银镯子藏起来,然后笑着对宋璐说道“璐璐,你学小六壬这么久,今天我出个难题考考你,我让小玲姐把你的镯子藏起来,你要是能用小六壬卜算三次之内找到,就算你出师了,你敢不敢试试?”

宋璐当即眼前一亮,兴奋地道“怎么不敢?来来来,小玲姐,镯子给你,你可千万藏好了,不要暗示我在哪里哈!”

刘小玲也觉得十分有趣,笑嘻嘻的接了镯子出去,不一会儿回来说,“藏好了,小璐,现在看你的了!”

宋璐自信一笑接着闭目凝神,指尖在掌心轻点:"长生说过,小六壬起卦需先定时辰——现在是申时,对应‘速喜’位。"她睁开眼,目光扫向东南方,"‘速喜’主快速、吉利,说明镯子离我不远,且未被刻意深藏。

接着眉头微展:"今日是十五,叠加到‘速喜’上,卦象转‘小吉’。按卦意,镯子必定在‘灵动之物’——比如箱子、抽屉这类非固定位置之中。”

片刻之后她又摇头自语:"‘小吉’不主高位或沉重处,抽屉位置高不着地,应该排除……"

随后她哈哈一笑"杂物堆叠、取放随意,正合‘灵动’之兆!小玲姐,你是不是把镯子藏在隔壁的杂物箱里了?"

刘小玲闻言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我心知必然被宋璐算中了,不禁对宋璐的天赋大感吃惊,原本我还以为她至少需要卜算两三次才能找到呢!

宋璐一脸自信的走向隔壁“走去看看,我算中没有!”

我和刘小玲跟在她身后,一起来到隔壁房间,宋璐径直奔向杂物箱,伸手在里面一阵翻找,不一会就把手镯找到。

“怎么样!长生!小玲姐!”宋璐一脸喜色的说道。

我正色点头“不错不错,比我当初强太多了!我当初因为小六壬,可没少被张九爷训!”

刘小玲更是夸张地惊到“小璐,你这手小六壬真的是让我服了,这灵验程度,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宋璐一脸得意,正要答话,我肃然打断道“切莫说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辈习道之人,切不可自满,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古来颠扑不破!你这点小小成就,算的什么?”

宋璐连忙吐了一下舌头,娇声道知道了,我见她的模样,想起当初张九爷教我谦虚冲和的道理时,我也是这个样子,口服心不服。

张九爷当即给我讲了个典故,现在正好也可以拿来讲给她们听,于是我清了清嗓子道“我给你们讲个典故吧!”

宋璐和刘小玲,平时最喜欢听我说这些,闻言一起笑道“好啊好啊”

我点点头,回到隔壁正房,宋璐贴心的给我端来一杯茶,我抿了一口放下,开口说道。“今天我说的是诸葛亮和刘伯温的故事。这两位你们知道吧?两人都是绝代的军师,在卜术上,更是一代大家!”

宋璐点点头“这个我们知道,你快点说下去!”

我见她们颇有兴趣,便斟酌了一下语气,讲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朱元璋则是明朝开国时期的人物,这二位怎么会有交集呢?

你俩听我从头说来。

话说在公元 1368 年前后,彼时朱元璋在成功击败劲敌陈友谅的翌年,豪情满怀地决定开国称帝,正式建立了大明王朝。

在朱元璋的开国大业中,军师刘伯温可谓居功至伟。他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在无数次关键战役中出谋划策,为朱元璋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此,在开国论功行赏之时,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