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 > 第286章 长生蘸(一)

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 第286章 长生蘸(一)

作者:坐言起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6 10:04:30 来源:书海阁

然而傍晚的时候,一个预料之外的人,居然出现在老君观。

是宋长江,此时的他一脸风尘,让我大感意外。

“你怎么来了?”我疑惑的道。

“过来看看!”宋长江说得很轻松,却掩饰不住眉间的一丝担忧。

我记得之前没有通知过他具体的日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花喜鹊走漏了风声。

“准备得怎么样了?”宋长江追问道。

“一切就绪了,就等明天开坛!”

“那就好!”宋长江露出一丝由衷的笑容“我们一起等你的好消息呢!”

最后这句他是冲着屋里的大家一起说的。

我这才惊觉,此时大家的眼神,都一起汇注在我的身上。

宋璐、刘小玲、陈龙、花喜鹊、文丹丹、宋长江,还有四海哥夫妇。

我故作轻松的笑道”那必须的,你们就等我的好消息就行了!”

一切,都等明天过了再说吧!我心中暗暗说道!

之前我一直没有提起过长生蘸的风险,就是怕大家太过于担心,大家或多或少,应该都猜到了一些,这次才会聚集得这么整齐。

事实上,长生醮是正一派最高阶的延命续寿科仪,位列《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十大秘法之首,其核心妙用在于通过北斗注生、三官赦罪、五行化劫三重法理,既可削除酆都死籍中的命厄,又能借南斗六司重塑功德簿上的善业,更以五方续命幡调和地脉炁机,令主祭者脱胎换骨、重续仙缘。

然而它的风险同样可怕,若因坛场方位犯煞、符咒书写失误或主祭者德行有亏而失败,轻则引发三魂离体、阴火焚身的肉身崩解。重则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无德无福者妄图逆天改命者,必承三灾九难!

不过此时我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况且我自问平生向道,功德不亏,应该不会出现最坏的结果。

初九,冲亥煞东,宜上梁、竖柱、祭祀、开渠、破土。

子时刚到,老君观大殿外广场上灯火通明。

微光带头走出静室,来到法坛之前,之前三位真人已经有了分工,这次科仪,微光担任监斋真人,微尘担任都讲真人,高功真人则由守静担任。

今天布置的是三清主坛,法坛中央供奉玉清、上清、太清三清神像,悬五方续命幡,青赤黄白玄五色绸缎,缀二十八宿星纹。

左设北斗七星灯七盏,右列三官赦罪符与五帝功德簿。

前面放置法器铜钱剑、七星铃,太上老君敕令印。

下面放置蟠桃、火枣、交梨、龙眼、葡萄、青梅、白果、紫灵芝、黄杏

九色果,以及三牲素斋,素斋塑青龙、白虎、朱雀之形。

至于四面傩,被我提前捧在怀里,微光掏出阴珠,我取出一直收藏的阳珠,一起嵌入面具中。

微光低声嘱咐道“长生,你把四面傩戴上坐下吧,只当平时打坐即可,什么也不要想!一切交给我们!”

我默默点点头,看了眼前众人一眼,将这和我纠缠半生的四面傩高高举起,都说四面傩有通幽之能,可以让人起死回生,这些年我一直在阻止梅山教的人,用它复活张五郎。

想不到现在我却要主动戴上它,凝视着眼前狰狞的面具,我心中没来由的觉得有一丝抗拒和不安,却说不出具体的原因。

见众人眼神期盼,我暗暗咬咬牙,深吸一口气,将这传说之物,覆盆在面上。

四面傩应该是青铜材质,然而戴上之后,却没有想象中的冰凉和沉重感,反倒像是活物般,完美的贴合在我的脸上,让人顿生悚然之感。

我脑中电影版闪过无数画面,这些都是我之前的记忆,从儿时的学道,再到和张九爷生离死别之后,自己经历的点点滴滴,居然纷至沓来,仿佛都到了眼前。

我一时心绪杂乱如麻,似乎有不知有身在何处,今夕何夕之感。

脑海中似乎有无数个声音在呼唤我的名字“陈长生、陈长生……”

我张嘴想答应,却似乎忘了陈长生是谁。

“忒!陈长生!凝神静气!”微尘肃然的声音传来,将我从这些杂念中唤醒!

好险!

四面傩果然不愧上古邪物,仅仅是戴在脸上,饶是我习道多年,也差点被其迷失本性!

我连忙盘坐下来,保持打坐姿势,嘴里颂念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三者既悟,唯见于空。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执着之者,不名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

既惊其神,即着万物;

既着万物,即生贪求;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

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伴随着长长的的诵经之声,我心中终于平静下来,眼前一切虚妄,皆如过往云烟,四面傩虽然邪异,但此时我心恒定,外邪再难迷惑。

微光见状点点头,环顾众人一眼,高喝一声“开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