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 > 第54章 珠子的来历

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 第54章 珠子的来历

作者:坐言起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6 10:04:30 来源:书海阁

我点头道“晚辈确实遇到一些疑惑,想请教您一下。”

邱驼子闻言惊奇道“什么事情?连张九爷的徒弟都搞不明白?”

我苦笑道“确切来说,是一颗珠子,我想知道它有什么作用。”

接着我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和邱驼子说了一遍,邱驼子听得非常认真。

其中一些模棱两可的细节还反复问了我几遍,一直到我确认完毕才点头让我说下去。

我足足说了一个多小时,邱驼子越听脸上神色越是凝重,到最后我都能感受到这矮小驼背老人神色间的凝重。

等我说完之后,邱驼子并没有急于开口。

他的身子往后靠了靠,顺势倚在一张旧椅子中,皱眉头紧皱,双眼微闭,左手轻轻掐算着,似乎在苦苦思索着什么。

我和邱教授对视一眼,看来邱驼子应该知道一些什么,这次可能来对了。

良久之后邱驼子掐算的手指停了下来,豁然睁开双眼,眼中精光一闪,一字一顿的道“阴阳珠!”

我下意识的道“什么?”

邱驼子回过头,看着我神情严肃的说道“你说的那颗不是阴风珠!而是一颗阴阳珠!”

邱教授疑惑道“阴阳珠是什么东西?”

邱驼子缓缓道,这就要从翻坛张五郎说起,这位张五郎你们俩都应该都听说过吧?

我闻言顿时心中一凛,张五郎在道门中,可是大大有名的人物。

据说也叫陈十五郎,乃是大名鼎鼎的梅山派祖师。

张五郎的出身并没有文献可以考证,只有翻坛五郎咒中有提到:“父姓张来,母姓陈, 身出处便是青州大府堂。”

据说他“一十二岁去学法,三十六岁转还乡,行在龙虎山前过,思量无处降坛场。”

最终在选定梅山为道场,创建梅山教,被尊为梅山派祖师。

只是这位祖师一心求道,对梅山教俗务并不上心,一切都任其自然发展。

因此历史上后期的梅山教,实际上和张三郎已经没有太多关系,只是仍然尊其为祖师罢了。

说到梅山教派,很多朋友可能并不熟悉,今天趁此机会,和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道门历经千年传承至今,大致分为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等八派。

但这只是流传至今被世人公认的,还有一些流派,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当然,还有一些流派行事不被主流社会接受,虽然自称道门,但与道门清静无为的宗旨相去甚远。

只是借道门的外皮,行非法之事而已,所谓皮同而骨异也。

我说的梅山教,大致就是这样一个门派,应该算得上是道门支派中的一朵奇葩。

梅山教创立于是北宋初期,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左右。

原本是居住在古梅山峒区域,少数苗族和瑶族的本土宗教,时称旧梅山教。

其演变为道门支派的时间,大概发生在元末明初。

湖广填川、滇的时候,移民把自身信仰的正一教部分教义带了过来,融合之后产生了新的信仰。

包括其信仰的神仙,科仪,都借鉴了正一教和佛教的内容,被称为新梅山教。

但其教义宗旨,并不为主流教派所容,世人往往称其为“巫教。”

在西南很多地方,都还有流传着一些,关于巫教邪术的可怕传说,什么丝毛箭、剜心刀,五雷火等等。

据说会这些邪术的人,往往自称师公,其行事往往喜怒无常,正邪不分。

常人稍有违逆,便会暗中施术害人,中者往往运气变差,轻则家宅不宁,时有损伤或者恶疾缠身。

甚至幼儿夭折,无故丢掉性命。

这些师公所会的,都还只是一些小术而已。

据说梅山教祖师张三郎,和座下三洞梅山梅山天子,即传说中的上座罗天子、中座李天子、下座肖天子。

个个艺业非凡,除了会一十八手梅山术法之外,还可召唤五路猖兵。

这些猖兵据说是上古黄帝和蚩尤大战时,战死的亡魂。

平时被封印在酆都铁围山中,镇守酆都魔王,实乃恶鬼中的恶鬼。

一旦被召唤出来,无论邪魔妖鬼,无不望风而逃。

只是五路猖兵只听命令,不管好歹,一旦放出,除了召唤之人,其余不分良莠,尽皆屠灭,许多无辜之人,也丧命于此。

梅山教因此,更不容于世,历代朝廷曾多次组织清剿。

但一来梅山术法,确实有过人之处,二来梅山教所在的地方,地处西南偏僻之地,山高水恶,便于藏身,历代清剿皆未能完全禁绝。

明朝末年,西南地区仍然有梅山教徒活动,甚至一度发展到勾结缅王在云南边境作乱。

一直到乾隆年间,清军四次征缅,缅王大败,梅山教元气大伤,后来才逐渐销声匿迹。

新中国成立之后,偶尔有梅山教的信息,其实不过是后人借梅山教名义诓骗愚夫愚妇罢了。

当然,我们不是要讨论梅山教的起源与兴衰,这与本书没有太大关系。

我们今天要单独说的,乃是梅山教的代表人物,张三郎!

听邱驼子提到阴阳珠居然扯到了张三郎,我心里不禁一个咯噔,忙问道‘这颗什么阴阳珠难道是张三郎之物?’

邱驼子捻须道“世人皆知翻坛倒峒张三郎,乃是梅山教祖师,会召唤五路猖兵。

然而却不知张三郎,本是上古时期蚩尤转世!”

“我和邱教授大讶道“还有这种说法?”

邱驼子神色凝重至极,“据说蚩尤本是上古魔神,身具异象,无人知其本来面目,只因其脸上常覆一副狰狞的面具,人称四面傩。

这四面傩上的双眼,据说乃是用两颗珠子装饰。

这两颗珠子并称阴阳珠,实则一颗为阴,一颗为阳,双珠合并,有贯穿阴阳行走九幽,转世重生之能。

可以说拥有了四面傩,就等于拥有了无限重生的能力,几乎与神灵无异。

当日蚩尤与黄帝大战,战败后尸体被葬在五个不同地方。

但神魂却附在四面傩之中,无法被消灭,只好同四面傩一起封印在百丈深的九巍山底。

后来转世为张三郎,虽然修炼得道,却不为道家正统所容,因此并未列入正统之中。

张三郎也一直以战败为耻,因此现世之时,随时都戴着四面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