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话妖 > 第48章 影山薄幕遮凤湖

话妖 第48章 影山薄幕遮凤湖

作者:滴水盈觞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3:26:46 来源:书海阁

近山春集纳万千商户,娱旅者百姓,确实是热闹非凡。然而对于第二春秋等旅者而言,此行的最终目的还是栖凤湖的游园画舫,近山县的盛情不过是旅途结束前的接风,以扫舟车劳顿,虽与城中百姓共庆佳节却不会长久逗留。

在近山县的这两天,第二春秋再没有刻意去留心两位少年,徐念之生性善良,虽体质瘦弱且待人毫无防备,但他家那位掌柜的却不是一般人,且听少年言谈之间这黄掌柜早对文景升多有留意,加上他连如何骂人都给徐念之准备妥当,必然也对徐念之的安危留下后手,所以药铺少年的事无需第二春秋来操心。

至于这文景升,连锻体境都未曾踏足的小小妖物,既然能长久生活在县城中,又与城中百姓熟络,想来平时也不曾为恶,只是急于求成一步踏错,这才误入了歧途。第二春秋也是一时心善,才放过了文景升一马,在修行一事上还提点了他两句。至于文景升未来能否行在正道,能否成为真正的修士,就看他自己的心性了。若是文景升还是想听凭妖物本性,以血养灵,那么第二春秋送给徐念之的鸟笼自然就会派上用场。

正如第二春秋绘下非蚊后对赵辞所说,他们不过只是此间过客,于他们自己而言,两位少年亦只是他们旅途中的风景,旅途既然不会在这近山县停止,那两位少年的未来,自然还是由他们自己来创造。

因此,在近山县休息了两天之后,第二春秋等人便收拾好行囊,再度踏上了旅程。

入城时,徐念之曾告诉第二春秋三人,于近山县驿站处乘马车,一日便可至游园画舫。只是对于第二春秋三人而言,他们更乐意观赏沿途的风景,而且凡生乘坐的马车其实还没有他们三人步行来得快。

于是,第三天清晨,第二春秋三人便离开了近山县,沿着驿道,一路往游园画舫所在前行。

兴许是近山云雾集,临湖多湿气,出城之时还是朝阳映染云霞千里赤,行不过一刻时光,便见旭日匿云端,墨玉遮碧空。水汽升腾,方宇烦闷,分明新春未半,倒似初夏已矣。

青书未早早地撑起了伞,两条秀眉微蹙,一双明眸低垂,却是春雨氤氲尚未至人间,倒让天上仙子多了三分愁颜。赵辞则持剑在前,快步奔行于驿道,绡衣迎风舞似蝶,嘴里嘟囔着北幽天气无常,便拔剑向天,要与这场春雨较个高低。

第二春秋步行于驿道上,见身后青书未默然不悦,身前赵辞奔行如风,不觉会心一笑。相较于大半月前的孤身旅行,第二春秋突然发现,这样有人相伴同游似乎也不错。

云天山渐远,雨影山渐近,近山县驿道上车马匆匆,想来都是赶去游园画舫的。第二春秋、青书未以及赵辞不愿忍受这驿道烟尘,便渐渐离开了驿道,行游于山水间,踏新草而行。

远处井田相连,苗芽嫩碧,田垄割分黄土描绿意,乡农执笔青墨缀山河。远而观之,好似一幅别具风雅的佳画,若非是还在赶路,第二春秋真想坐于高垄上,远眺田野间,抚琴为这田间美景添上几分音色。

田野终有尽处,三人前行了一个时辰,酝酿了许久的春雨还未落下,青山绿水已入眼帘。

驿道外,灌木相连,绿草如茵。再往外,便是千顷碧湖平如镜,无风也无浪,现江山倒影。碧湖尽处,有青山屹立掩水天一线,独留倒影入碧湖,山水交相映。

这水平如镜的栖凤湖如一纸画卷,平铺于万里江山之上,而那雨影山却似一方镇纸,轻压这如画碧湖。

第二春秋举目眺望远处山水,忽觉脖间微凉,原来是春雨终来。这场春雨如乡邻女子初嫁,繁复仪式后,盛装红盖下,终究还是小家碧玉。

细雨如毫,似轻纱垂天而降,轻抚地上凡尘。远方山水共朦胧,雨影山隐于雨中;近处湖面微波起,春雨轻柔,却也扰了一湖镜水。

湖畔上,第二春秋三人同行于雨中。第二春秋担忧雾雨湿了画卷,便借着青书未的伞影在书箱上多铺了一层雨布,随后背起书箱走出伞外,看着满湖烟波兴叹。

春雨虽细,却还是在青书未的伞上凝聚起一层细密的水珠,青书未轻旋纸伞,散去伞顶水珠。青书未目光凝聚在远方的雨影山上怔怔出神,又是烟雨笼青山,只是不见那雨凰。青书未低声自语了一句,有山有水相映如画,倒是挑了个好地方。

赵辞却没那功夫看着山水雨景,赵女侠先前说了要与这春雨一较高低,此刻便不会食言。女侠身着黑绡衣奔行于春雨间,挥剑斩水珠,剑气惊风雨。黑衣如花,长剑胜雪,斩春雨于半空,滴水不沾身,唯剑意绕体流转不休。

滚滚剑气惊醒了眺望山水的第二春秋与青书未,两人收回目光,转头看向雨中舞剑的赵辞,随后相视一笑,两股灵念涤荡烟雨,两人纵身飞跃,追上了前方的赵辞。

烟雨朦胧,三人飞身行于驿道外。驿道上文人墨客相与豪谈车马内,忽感雨中似有飞鸿过,忙掀帘观之,却只留灵念剑气相呼应,惊疑之余皆言有雨凰展翼而过,虽未能得见却亦是人生一幸事。而就在一众准备参与戏春会的游者赶往游园画舫时,数十里外的雨影山上却早有人影举杯远眺这画舫驿道。

青山三百丈,独坐栖凤央,这雨影山是岛也是山。千百年来曾有无数人见这湖山美景,便泛舟栖凤湖,欲登此山而赏景。只是,每当他们泛舟近山,相隔数里便会被无名的浪潮推船而返。

栖凤湖本是无风也无浪,这无名浪潮便出现地极为突兀。凡生唯恐触怒湖中神只,便不敢再泛舟登山,而修士武者却愈发想一探究竟,毕竟无名的浪潮总推不走踏风而行的强者。

迎接这些人的自然不是浪潮,而是灵念。无形的灵念凭空而起,修士武者们以多大的力道冲向雨影山,便会被以多大的力道推回。千百年来,甚至有十数位强者被一击推回后昏迷不醒,落水后又无同伴相救,最终溺死于栖凤湖中。

北幽坊间有传此山乃湖中蜃景,也有因栖凤湖之名传此山乃雨凰居所,故凡人难登。总之,此等佳景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此地曾一度与“天下三园”并称为世间绝境。直至七百年前夏院长登临此山,至于他在山上发现了什么,世人无从得知,只知渡秋书院在周边设下告示,警示世人勿要登山。其后,北幽国朝廷,乃至如今的北幽国师都没有撤去这些告示,反而还增添了不少。

当然,执意登山的凡生也好,修士武者也罢,这七百年来无视告示的人总还是有的,他们登山的结果也与这千百年来的其余人并无不同。

而此刻的雨影山顶,却有一蓝衣女子横卧于山顶,举杯独饮。

女子身形模糊于烟雨,不见娇颜,不知妙龄,唯一袭蔚蓝长裙铺地。雨水未歇,女子衣裙已湿,却不沾半点泥尘。她侧躺于山巅,不顾这漫天烟雨,以琉璃杯聚雨水而饮,目光已至数十里之外。

目光所及,是那一伞一剑一书箱。

看了半晌,山巅女子摇了摇头,目光移转,随后聚焦于栖凤湖中。

湖面之上,有一叶扁舟,泛起层层涟漪。

小舟独行栖凤湖,有一黑衣男子撑伞碧波上,目视远方湖面,目光如渔舟鹰隼。而伞下,一白衣少女盘腿坐于扁舟上,横琴而奏。

少女藏于轻纱下,琴声隐于烟雨中,栖凤湖心仅此一条小舟漂行,除撑伞的男子外似乎无人能赏此雅乐。舟旁涟漪阵阵,浮起一尾尾游鱼,相聚舟旁久不散。

小舟距雨影山十余里,而那山巅女子却摇晃酒杯,随琴律而动,又轻声呢喃,似在以歌和之。

驿道行人掀帘远眺雨影山,烟雨笼罩青山上,青山愈发模糊,雨水更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