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我乃明教大宗主 > 第47章 矛盾的局面

我乃明教大宗主 第47章 矛盾的局面

作者:一气风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3:26:52 来源:书海阁

燕子坞,太湖中的一座巨岛,不算农田,也能容纳几十万人。这也是慕容氏起兵后能快速集结十万大军的关键。岛上几乎人人都是慕容氏的家奴,他们遵循着强者生存的法则,每个成年人都是合格的战士。

军需官的报告让议事厅里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幸好他们攻下了燕子坞。否则,如果慕容龙城、方腊等人在长江沿线站稳脚跟,再整顿燕子坞,这里就会变成燕逆一方源源不断地产出武器和士兵的超级军事基地。

“把所有东西,包括岛上的居民,都带走!”辛弃疾是个身经百战的人,听完报告后,他果断地下令,眼中闪烁着狠辣的光芒。

显然,辛弃疾打算彻底摧毁燕子坞。杨昭看着这一幕,有些心疼。这么好的军事基地,有完整的武器制造工坊,留下来给自己用不是更好吗?

杨昭明白辛弃疾的担忧。慕容氏势力庞大,一旦控制长江,他们将成为江南的孤立军队,即使再勇猛,也难以抵挡慕容氏的大军。所以辛弃疾认为,就算毁掉这些,也不能留给慕容氏。

但杨昭知道,慕容氏并没有辛弃疾想象的那么强大。慕容氏叛军中最棘手的是方腊的部队,他们得到东南地区百姓的广泛支持,根基深厚,生命力旺盛。而方腊,其实是杨昭的卧底。

杨昭想了想,觉得应该冒险一试,看看能否保住燕子坞。于是他开口道:“辛老大人,是不是在为我平江军兵力不足,难以防守而烦恼?”

燕子坞作为军事基地,若能被朝廷掌控,对整个江南乃至东南都会构成巨大威慑。杨昭相信辛弃疾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只是正如杨昭所说,平江军人数不多,仅三四千人,守护苏州已属不易,若再分兵驻守燕子坞,很可能两头受挫。

聪明人之间无需多言,一个眼神就能猜透对方的意图。辛弃疾听出杨昭的想法,停顿了一下,问:“杨家小子,你有办法留下这里?”

杨昭微笑道:“辛老大人,我们兵少,但东南的兵不少。”

辛弃疾眼睛一亮:“你是想引童贯的大军过来?”

杨昭点头:“童贯这人只会讨好上级,不懂军事。朝廷二十万大军在他手里,早晚会在东南被困。粮草耗尽,匪兵可能会像梳子一样扫荡东南,逼反百姓。”

“不必多说,如果能调动一半大军,我们不仅能保存朝廷的军事力量,还能借此壮大我们的军队,对整个江南战局起到关键作用。”

辛弃疾有些心动,但短暂的兴奋后,很快又沉默了。杨昭的想法很好,战略计划出色。但没有朝廷的命令,擅自调动东南的军队进入江南,即使胜利,朝廷也不会给予好评,甚至可能因此获罪,不符为臣之道。

在场的除了王坚、张钰这样的直率之人,其他人都是人精,一眼就看出辛弃疾的顾虑。杨昭很快给赵师容使了个眼色。

赵师容示意,站出来道:“辛老大人,就按夫君所说去做吧。如果官家怪罪,由本宫一力承担。”

辛弃疾深受感动:“帝姬殿下,此事非同小可……”

赵师容一脸正义:“辛老大人,您的忧虑本宫明白,但身为太祖子嗣、皇家之女,本宫更心痛江南、东南等地的百姓。以本宫一人之罪,保万民生息,是本宫之幸。”

听到赵师容的话,辛弃疾、萧钦言、王坚、张钰等人满是敬佩。无论儒将还是兵家,都效忠于皇家。而皇家中有赵师容这样仁爱担当的人,即使是女子,也让辛弃疾等人感到无尽的遗憾。如果帝姬殿下能掌权,天下可安,大宋有望。

见气氛已被推动至此,杨昭向萧钦言、王坚等人使眼色。

萧钦言咬咬牙:“帝姬殿下慷慨仁爱,勇魄担当,老臣萧钦言愿为帝姬效力,辞官挂印,辅佐江南。”

效忠朝廷与效忠江南,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赵师容被封为五湖帝姬,震泽之地都是她的封地,相当于江南的一个小朝廷。萧钦言的意思很明确,他要全力支持赵师容,将整个江南变为国中之国,建立一个小朝廷。

萧钦言带头后,王坚、张钰、顾千帆等人纷纷单膝下跪,表示效忠。这一幕让辛弃疾脸色变化不定。

大家都表现得如此明显,辛弃疾如果还看不出赵师容、杨昭等人的野心,那就真的白活了。对辛弃疾来说,欣赏赵师容的魄力和作为是真的。同时,辛弃疾辞官隐居多年,对朝廷的忠诚不容置疑。

赵师容的野心显然是篡位改朝换代。虽然赵师容是太祖嫡系,皇室血脉,但这种事情……

说不动心是假的。赵师容的作风和仁爱之心,如果能领导朝廷,实施改革,必将让大宋焕然一新,重获生机。这也是辛弃疾所期待的。

这是一个矛盾的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