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官场:从乡镇到中枢 > 第237章 喜欢养鱼的大领导(大结局)

次年的三月,王易顺利成为临原省的省长,此时他才刚满38岁,俨然成为政坛上最瞩目的新星。

做了省长之后,王易将孩子接到了身边,虞婉也将大部分工作交给了年轻人,只是偶尔指导一下研究所的工作,大部分精力都在带孩子。

姜姗姗也回到了内地,虽然没有和王易一家人住在一起,但是经常会出现在王易家,并且在家里还有属于她的房间。

王易启用了一位新的专职秘书,曾经与他交好的那些政治伙伴,除了孙云丽还留在京城部委工作,其他的基本都被调到了临原省,担任省级或者地市的重要领导岗位。

这五年对王易来说有些漫长,也是他第一次在一个岗位上足足干满五年。

五年后新的人事调整中,王易并没有像外界猜测那样,成为改革开放后最年轻的入局领导。

甚至王易的级别也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他依然是正部级,只是从临原省长的位子,调动到了另一个经济不发达,各方面在全国都比较靠后的省份,做了省委书记。

后面的路已经越来越难走了,王易和哪一位的理念分歧也渐渐暴露出来,而随着前些年看好王易的那些大佬,或是退休不能理事,或是直接作古的越来越多,王易的情况甚至变得有些尴尬起来。

不过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看好王易,甚至上到国家部委,下到地方政府,还有一批王易的拥趸。

做了五年的省长,又做了五年的省委书记,此时王易也已经48岁了,当所有人都以为他这次铁定入局时。

王易却在前夕主动向组织申请,不再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理由当然是身体健康为由。

而就在王易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他秘密的见到了一个重要人物,这位在这几年中担任重要领导,在整个国家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另一个王家的领头人。

这位王家的领头人,其实是私下与王易辞别的,而他竟然也是以健康为由离开了领导岗位,并且是前往美利坚治疗。

两人具体说了什么没人知道,只是见了此人后,王易就做了这个令外界咋舌的决定。

他们两人同姓,并且普遍被外界公认为接下来的两代接班人,但两人同时离开领导岗位,直接淡出了公众视野。

王易不再担任实际领导职务,不过级别上倒是在这一年升了上去,在人大领了一个政策法规类的职务,等同于副职级别。

不过随后几年里,王易基本没有去单位上班,甚至他都不住在京城,而是住在大兴安岭某个小城市。

王易是一家人都在这里,甚至他的孩子也在当地读书,但极少有人知道,这小小的偏远县城里,住着这样一位大人物。

虞婉现在像极了一个普通的退休妇女,每日就是买菜做饭,剩下的时间就是辅导孩子功课。

大兴安的冬季特别寒冷,不过屋内暖气很足,而且王易住的地方,看似普通实际上保卫森严。

“又在弄你那些宝贝鱼?”虞婉提着一口袋菜进屋,正好看到王易站在鱼缸前一点点的撒着饲料。

放下口袋后,虞婉又走到王易旁边,顺手开始收拾起桌上凌乱的报刊杂志。

此时移动网络都成了每个人无法离开的媒介,纸质报刊几乎都快绝迹了,不过王易这里还有很多,而且都是市面上看不到的绝密内参。

“这算什么宝贝,最贵的一条才五块钱,只是图个乐,这还是跟以前江州那位老同志学的,这倒是个不错的消遣,省钱!”王易看着浴缸里争先恐后抢食的鱼,突然说起了已经作古的一位老同志。

“你倒是清闲了,不知道多少人背后议论你,说你年纪轻轻就躲清闲,这是丧失党性没有担当,你还真打算在这养老一辈子了?”虞婉将一沓杂志整理到一起,很寻常的问了一句。

其实这样的生活也挺好,至少虞婉觉得很好,四十多岁就提前享受退休生活,还能在孩子成长最关键的几年陪伴,如果真的这样一直下去,她是没什么意见的。

“特殊情况嘛,东晋的谢安,也是在我这个年纪,不是在会稽的东山办了个家族学堂,教出了谢玄,谢道韫这些晚辈,咱们也用几年时间,把儿子培养成才。再说了......就算再过十年,我也还不到60啊?”王易忽然转过身来,意味深长的对虞婉说道。

虞婉是聪明人,更有远超常人的政治眼光,自然明白王易此时提到谢安是什么意思。

随后的几年里,王易和虞婉真的就是安心培养孩子,只是王易还关注着国内外变化,高层也会经常向他征询一些政策意见。

几年后王易的孩子也成年,只不过此时的孩子还看不出什么政治上的天赋,倒是好像遗传了母亲虞婉的科研天赋。

就在毕业后,这个孩子竟然进入了距离王易住处不远的秘密军事基地‘空间情报局’工作。

——全书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