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开局无敌长生,大帝都想拜我为师 > 第502章 各方躁动

开局无敌长生,大帝都想拜我为师 第502章 各方躁动

作者:宁书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4 11:25:29 来源:书海阁

越是如此,庞瀚和豫添就越是着急。

陛下这一手,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打乱了他们的部署。

当朝中百官习惯了听齐依云旨令行事,围绕在她的身边处理政务,对她的认可度越高,那再想要推翻她遇到的阻碍就会越大。

都是官场的老狐狸了,对此心知肚明。

庞瀚急,是因为齐依云是太子亲姐,而且在这段时间处理朝政的过程中,她明显有意在疏离他这位宰相,正在一点点地把他排挤在处理事情的圈子外。

这一点对他来说,无异于架空权力。

虽然他这么多年的经营,不是齐依云短时间内就能吃掉到的。

可朝中百官都很机灵,他们发现这种趋势之后,纷纷开始疏远他的时候,证明她的做法已经开始奏效。

照这样下去,宰相一系,就要被孤立出来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齐依云的这番操作,让庞瀚深刻怀疑是有陛下在后边支招。

否则一个初涉朝堂的齐依云,即便有些天赋,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敢对他动手。

钝刀子割肉,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不小的折磨。

难受的不止是庞瀚,齐依云针对边境战事情况,对北峰军也做了一些变动。

将忠武将军黎辉提上了北峰军主将之位,黎府五虎,也是各有安排,实际上掌控了北峰军的主要军权。

这番安排,齐依云是拿着陛下的旨令做的,豫添虽心中不满,却也不敢有半分表现。

要知道北峰军可是豫添的禁脔,虽然在金陵城当了十几年的闲散国公爷,可北峰军中的主将都是他的老部下,影响力丝毫不减。

齐依云的这番操作,直接将北峰军中的几位将领直接明升暗降,给调动到南方去了。

要说她不是针对豫添,谁都不会相信。

毕竟调动的全是豫添的老部下,而且都是关键职位。

可以说是短短几次调动,便斩断了豫添和北峰军之间的联系。

豫添气得几天都没睡好,翻来覆去脑子里都只有一个反字。

豫添很清楚,这是陛下想要斩断他的手脚,让他没法继续插手这场夺嫡之争。

太子之位迟迟没有公布,恐怕陛下考虑的也是如何权衡他和庞瀚的影响力。

齐依云这个被推到前台来的棋子,已经展露出了超绝的能力,把他们卡的很是难受。

豫添已经收到消息了,钱广正在拟定新的金陵城城防军的人员任免,准备对城防军进行新的一轮清洗。

城防军统帅余文瑞是他的老部下,这些年关系没断过。

三年前也是通过他的运作,方才将他从前线调回来,坐上了城防军统帅的位置。

现在钱广要动城防军,很显然也是冲着他来的。

齐依云的刀法还真是精准,每一刀都砍在了他的大动脉上。

“气煞老夫!齐依云这个贱人!竟然敢如此对老夫,再这样下去,老夫数十年的安排,就要被她尽数连根拔起了!”豫添把书房给砸了,气得浑身发抖,双目通红。

这场夺嫡之争,原本他胜券在握,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一旦陛下驾崩,他便领兵进入皇宫,扶二皇子嘉佑登基,并且通过御前侍卫控制皇宫,通过城防军控制金陵城,保证局势的稳定。

他还能遥控北峰军,保证边境和其他军团的稳定性。

可现在北峰军已经实际上失去了掌控,城防军的安排也即将失效,只有御前侍卫目前还没有被动。

几名豫国公府的谋士眉头紧皱,现在的情况对于豫国公府来说的确不太妙。

长公主掌控的权柄越多,二皇子登位的概率就越小。

而且,若是豫国公府的影响力被不断削弱,就算二皇子真的上位了,对豫国公府来说,意义也就没那么大了。

“你们说,如今应当如何是好?”豫添平复了一下情绪,看着众谋士问道。

“国公,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要探出陛下的口风,到底是想要立长公主为女帝,还是培养她成为顾命大臣,先暂代朝政。”一名谋士开口道:“倘若是前者,那庞瀚应该比我们更着急,不如让他先动也无妨。”

“倘若是后者,我们国公府就更不应该着急了。二皇子有仁德之名,又比其他皇子年长几岁,是有较大几率能够登上皇位的。

豫国公府即便什么都不做,那也是蓝山国四大国公府之首,崇高的地位不会改变。

若是此事妄动,反而可能招致陛下的反感与提防,直接将二皇子排除在继承者之列以外,反倒坏了大事。”

此谋士名为风运良,早年曾当过地方府尹,后因被税银案牵连而罢官,走投无路拜入豫添门下。

这段时间豫添曾多次召集心腹谋士,谋划如何扶二皇子登基之事。

风运良主张的是不要轻举妄动,现在的局势对于二皇子而言是有利的。

庞瀚因为庞瑞牵扯到东宫事变之中,所面临的困局远比豫国公府要麻烦的多。

现在贸然做出动作,反而很容易将陛下推向对方。豫国公的身份太特殊了,很容易被陛下忌惮,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这道理,但凡是有点脑子的谋士,应该都能想得明白。

眼下长公主的一系列动作,就是在削弱豫国公的影响力。

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反倒可能是陛下有可能选择二皇子继位的信号。

将豫国公的影响力削弱到无法过度影响朝政和权力过渡的程度,这样二皇子继位之后,便不会是一个傀儡,而是真正的皇帝。

以陛下的老谋深算,不可能不会考虑到这些。

包括让长公主临朝听政,必然也是有这方面考虑的。

豫添闻言若有所思,倒是冷静了不少,觉得风运良此话有些道理。

就算他什么都不做,也是四大国公之首,地位崇高。

可若是一步踏错,那跌落的可是深渊啊。

“风运良此言差矣,国公爷,我觉得现在陛下病危,正是我们插手的好机会,一旦长公主坐稳位子,二皇子就再无机会了。

现在长公主得势,不光只是代替陛下上朝,大小事务也是由她一人独断,可见陛下给予了她极大的权柄。

这种权柄,可是掌控整个蓝山国,您何曾见过他这般放权?太子可是都没有上朝听过政。

倘若长公主真的成了蓝山国第一位女帝,继位之后第一件事必然是清除掉其他皇子和背后的支持者,从而杜绝皇位被倾覆的风险。

那个时候,国公府可是首当其冲,以长公主的手段和性子,是绝对不会手软的。”另一谋士开口道。

“没错,国公爷当年军功盖世,被誉为神将,统帅三军。只是功高盖主,被陛下所忌惮,才杯酒释兵权,回了金陵城当了个国公爷。

地位虽高,却无实权,便是那庞瀚在国公爷面前也敢装腔作势,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要我说,就该趁着现在陛下重病,长公主尚且名不正言不顺,领兵冲入皇宫,清君侧,扶二皇子登基。”豫添的旧部冯杰道。

豫添闻言,微微颌首,似有所动心。

“糊涂!糊涂啊!”风运良闻言直摇头,指着那冯杰道:“冯师爷,你这是把国公爷往谋逆的路子上逼啊!

若是事成了,二皇子登基,国公爷确实能够凭借着从龙之功,在百官之中居首席。

可若是陛下并未病重到要马上退位的程度呢?领兵入宫,这可是谋逆大罪,要诛九族的!

如今时局平稳,长公主又得群臣之心,陛下也尚未立长公主为女帝,国公爷领兵入宫,师出何名?

更别说如今宫中强者如林,陛下从各仙门请来的仙师尚未离开,有他们在,领兵攻入皇宫落败的概率有多大,你心里没数?”

风运良这番话掷地有声,犹如一盆冰水,瞬间泼灭了众人被冯杰挑起的热血。

皇宫里的强者,的确是绕不开的一道坎。

所有人都知道大内藏着高手,但无人知晓到底有多高,有多少。

毕竟蓝山国朝局一向很稳定,当今陛下十六岁登基,至今已经四十五年,宫中从未出现过哗变之类的事情。

“入宫之事,不要再谈!”豫添也是开口道。

风运良不是危言耸听,领兵入宫,的确是造反的头等大罪,是要灭九族的。

豫家被他从一个普通氏族,带到如今的大氏族,在蓝山国内享有崇高的地位,一路艰辛只有他自己最为清楚。

可若是一着不慎,被扣上一个造反的头衔,直接被诛灭九族,那可就真的全完了。

哪怕是当年他最位高权重的时候,手握天下兵权,被陛下杯酒释去,他也未曾有过造反的想法。

陛下所带来的威慑感太强了,他在位一天,便压得人不敢有任何异动和想法。

这一次他会如此意动,便是因为太子暴毙,陛下突然病倒。

猛虎病倒的时候,总会给人一种可欺的错觉。

可若是这老虎突然张开它的血盆大口,依旧能够一口把人给咬死。

如今的陛下,就是这样一头病虎。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头病虎身旁,现在还守着另一头老虎。

虽然这头老虎尚且年幼,但已经具有噬人的能力。

没有人可以轻视这头小老虎,因为她已经展露出了自己的能力,不能让人轻视的能力。

冷静下来的豫添,让众谋士退下,独独留下了风运良,又与他密谋了一个时辰。

从豫添的书房出来,风运良快步离去,脸上神情颇为凝重,直到出了后院,方才长叹了一口气。

豫添虽然听进了他的建议和忠告,可明显还是有所想法。

位列四大国公之首,还想再进一步,那他想要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豫国公当年确实为蓝山国立下过汗马功劳,确实是三军统帅,名满天下,功高盖主。

可这已经是二十五年前的事情了。

当年他的那些老部下,大半已经解甲归田,其中一些在闲散职位养老去了,还有一些甚至连个职位都没有,安心在家养老带孙了。本来在北峰军还有几位老部下,颇有实权。

可如今已经被长公主直接明升暗降给调走了,一些调回金陵城封爵,一些调到南方去当地方大员。

这下豫添在军中的影响力,已经近乎于无。

至于金陵城的城防军,统帅确实是豫添的老部下。

可造反这种提着九族脑袋的事情,对方是否真的愿意跟着豫添这个三十年前的主帅干还是两说。

而且,陛下显然也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了,所以已经开始着手整治城防军。

至于豫添在御前侍卫之中有多少安排,风运良也是不太相信的。

御前侍卫作为皇宫之中的最后一道防御,以陛下谨慎的性格,怎么可能让豫添渗透成筛子。

风运良当年走投无路,拜在了豫添门下,当了个谋士。

可过去几年也就是在府中给几位公子的孩子教书,并未做其他事情,也不算得到豫添的重用。

如今豫添意图谋反,这等灭九族的事情,他可不想让自己深陷其中。

在他看来,豫添成功的几率极小。

就应该什么都不做,只等陛下定下太子之位,看二皇子是否上位,再做谋划。

若是一时心急,却没能成功,功亏一篑,可是掉九族脑袋的。

今天他费了好大的功夫,终于是将豫添说动了几分,言明利害关系,以及种种困难和后果,希望豫添能够自己想明白来。

豫添手下那几个谋士,有几个是从军方退下来的,满脑子都是杀杀杀,自家元帅天下无敌,不应久居人下的莽夫。

可偏偏豫添就吃这一套,喜欢听他们的吹捧。

从豫国公府出来,风运良依旧有些焦躁。

他不过一介谋士,不能左右豫添的想法。

可他已经心生退意,害怕豫添一朝不冷静,脑子一热带兵冲入皇宫,那他可就真的跟着完蛋了。

他不期望于当一个从龙之臣,蓝山国临近昆仑山,已经两千年没有出现过政权更迭了。

这天下,始终都是齐家的。

并不是齐家有国运庇佑,更多的还是太清阁在掌控着局面。

蓝山国谁当家做主,太清阁说了算。

两千年对于凡人而言,是数十代传承。

可对于寿命漫长的修仙者而言,当年准许蓝山国开国皇帝称帝的那位仙人,现在可能还住在昆仑山上呢。

豫添觉得自己战功彪炳,仙人可不会这么看,凡人之间的战争,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不足挂齿。

夺嫡之争不管有多激烈,但只能是在皇家内部进行。

不管是长公主登位成为第一位女帝,还是二皇子、三皇子中的哪一位成为太子,登基。

这皇帝都是要姓齐的。

豫添的野心可不止这点,否则豫国公府世袭的国公爵位,就够豫家世代显贵了。

风运良回到府上,立马让夫人带着孩子,收拾行囊,明日就出发返回位于南方的娘家。

然后接了一桶凉水给自己从头到脚浇了个透,又在室外待了好一会,几乎冻僵方才返回家中。

“夫君,你这又是何苦?”妇人抱着浑身颤抖的风运良,哭着道。

“夫人,此次事情不小,你带着孩子回去之后千万不要再来金陵城,等我回去找你们,或者派人来接你们。”风运良虽冻得浑身发抖,但说话还是非常冷静。

“好。”妇人只得点头称是。

第二天,风运良如愿得病,但还是让家中车夫把他给送到了豫国公府,给豫国公的两位孩子上课,然后直接倒在了课堂上。

这下把豫国公都惊动了,忙去请了大夫来为他诊治,一番急救之后方才苏醒过来。

“风运良,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病的如此重?”豫添看着风运良问道,按照大夫所说,风运良先前可是差点连小命都没了。

风运良一脸虚弱道:“让国公爷见笑了,昨夜回去之后喝了点酒,不慎掉到了家中的水池之中,本以为喝点姜汤暖暖身子便无事了,没想到今日起来便觉得身体不适了。”

“既然早上便觉得身体不适,怎么还来上课?”豫添问道。

“在下身体不适不算什么,可不能耽误两位公子的功课,只是没想到会在课堂上晕倒,倒是吓着两位小公子了。”风运良有些不好意思道。

“唉,你这书生,啥都好,就是倔了点。”豫添摇头,起身道:“我让大夫给你开了些药,你带回去熬吧,等这次的病养好了再来府上。”

“让国公爷费心了。”风运良忙道,末了又补充道:“国公爷,昨日小人说的话,还望国公爷三思啊,哪怕是为了几位小公子想想也行。”

豫添向着门外走去的脚步一顿,回头深深看了风运良一眼,一言未发的走了。

风运良闭上眼睛,又沉沉睡去了。

直到下午,风运良再次醒来,方才裹着被子,提着药,登上马车返回家中。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都不会再来豫国公府上了。

不管豫添最后做了什么决定,他都不会再去参与任何决策。

而且时局一旦不对,他会立刻选择潜逃,往南方去,与夫人和孩子汇合,在乡下当个富家翁也挺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