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我来了! > 第81章 真会拍

大明,我来了! 第81章 真会拍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9 04:16:13 来源:书海阁

初冬的清早,整个紫禁城金黄色的琉璃瓦上已经覆盖了薄薄的一层白雪。

今天是朱祁镇的嫡长子朱见沥的满月日,整个皇宫早在数天前就在太皇太后张氏的吩咐下准备起来。

“瑞雪兆丰年,明年又是一个好年景。”去往仁寿宫的夹道上,朱祁镇从宫人们堆起的雪堆上随手抓起一团雪,双手用力,攥成了一个雪团,笑道。

就在这时,杨老三从后面小跑着过来:“皇上,广平侯袁桢求见。”

说着,杨老三垂首上前,脸色有些怪异的说道:“他抱着一个盒子,看着挺着急的。”

“今儿是家宴,他来干什么?”朱祁镇微微蹙眉。

侯宝上前小声说道:“奴婢看过光禄寺送来的宴请单子,确实没有广平侯。”

虽然从血缘上论,广平侯府确实和皇家沾亲带故,而且从辈分上讲袁桢还要向太皇太后叫一声姑奶奶。

“让他过来吧。”朱祁镇道。

刚一拐到连廊处,袁桢手里抱着一个硕大的楠木盒子风风火火的跑了过来。

“臣,叩见皇上。”袁桢顾不上满脑门的汗,直接跪在了地上。

“广平侯,急着见朕有什么事?”朱祁镇看着他那有些狼狈的样子,笑道。

“臣,是为小殿下庆贺满月而来。”袁桢再次叩首。

“等等,”朱祁镇发现了这货的异常,弯腰凑近了袁桢看了看,指着他半边红肿的脸和脖子的几道抓痕,“你被人打了?”

袁桢面色大窘,头垂的更低了,尴尬一笑道:“没……没事儿。”

“这是什么?”朱祁镇脚尖踢了踢地上的楠木盒子问道。

袁桢赶紧打开盒子,掀开上面的绸布,一尊晶莹剔透的玉观音显露出来。

“臣恭贺陛下德合乾坤,天降麟祥。圣嗣诞膺,丕承宗祧之重;鸿图永固,克绍尧舜之隆。臣诚欢诚忭,敬祝皇子凤表龙姿,寿考维祺,以光我大明万世之业!”袁桢手捧着玉观音举过头顶,大声道。

“好文采啊,”朱祁镇笑道,不过随即他就看见一张纸条从袁桢的袖子里滑落了下来。

朱祁镇捡起一看,乐了,一看这上面的字迹,就知道是谁写的了,朱祁镇故意板起脸,有些生气道:“朕刚才还纳闷,你一个粗胚武夫,哪来那么好的文采,原来是他人代笔啊。”

袁桢脸色涨红,此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刚才他还心中得意,为了这几句吉祥话,他昨天跑到号称大明朝科举奇才商辂的府上软磨硬泡了半天,在答应商辂晚上请他去京城最有名的醉花轩喝酒听曲后,商辂这才大笔一挥,给他写了这几句话。

袁桢如获至宝,当即回家将其背熟,可是一大早起来,因为昨夜喝了不少酒,竟然忘了大半,为了能说出个囫囵吉祥话,他这才将纸条带上,一路走一路背。

人家有心,朱祁镇也不好在捉弄他,于是又指了指那尊观音佛像:“哪来的?”

袁桢笑道:“回皇上,这是臣的父亲当年跟随太宗皇帝出征漠北时,从一个部落鞑子首领那里抢……拿回来的。”

说着,又道:“臣听闻今天是小殿下满月宴,太皇太后是臣的姑表亲,臣也算是皇家的人,所以……所以就不请自来了。”

“有心了。”朱祁镇伸手不打笑脸人,况且人家还带着如此贵重的礼物,“跟朕一起去见太皇太后吧。”

袁桢大喜,放好玉观音,抱着盒子屁颠屁颠的跟在皇上身后进了仁寿宫。

本来按照老太太的意思是要前廷后宫一起操办的,可朱祁镇说河南大水,中原元气尚未恢复,此时大操大办不合适,老太太觉得在理,于是就命人只在后宫摆了桌家宴,只请了在京的朱家人前来庆贺。

仁寿宫中,欢声笑语不断。

嘉兴大长公主抱着刚吃饱奶的小皇子,周围围了一圈朱家人,说着各种吉祥话。

孩子刚刚长开,一双溜黑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好奇的看着周围的人,可爱极了。

“臣等叩见皇上。”

朱祁镇一走进仁寿宫正殿,越王朱瞻墉和井源还有东平伯夏楷赶紧躬身行礼。

“臣妾等叩见皇上。”已有身孕的贵妃吴仪柔和贤妃淑妃等人也纷纷行礼。

“今儿是家宴,大规矩就免了。”老太太在皇后夏子心的搀扶下,从屏风后走了出来,笑道。

朱祁镇笑着微微颌首,径直走到老太太身侧:“都是自家人,大家不必拘礼。”

说着,对夏子心道:“皇后,身子可好些了?”

夏子心莞尔一笑:“谢陛下挂怀,臣妾没事了。”

“不可大意,”说着,转头吩咐道:“侯宝,辽东女真刚进贡来的几颗百年老山参都送到坤宁宫去,给皇后补身子用,还有挑些上好的熊皮紫貂皮,让尚衣监多给皇后缝制几件御寒的衣物。”

说完,朱祁镇就有些后悔了,他发现他的另外三个女人正眼巴巴的看着他呢,眼中满是羡慕之色。

“女人多了就是麻烦。”朱祁镇心道。

“哈哈,到底是少年夫妻,知道疼媳妇。”嘉兴公主抱着孩子走了过来,也算是给朱祁镇解了围。

老太太可不管这些,对逗弄孩子的朱祁镇没好气的说道:“如今你这几个媳妇都有身孕了,尤其是贤妃和淑妃,怀的都是双生胎,你这个做皇帝的要多去看看。”

贤妃和淑妃感激的看了看老太太。

朱祁镇尴尬一笑:“皇祖母教训的是,”

说着又转头吩咐道:“侯宝,传旨,准贵妃和贤妃淑妃的娘家人可以随时进宫陪她们说话,另外,从内帑中挑一些上好的皮裘玉饰给她们送过去。”

侯宝赶紧记下,笑着去办了。

这时,一直埋头在门口的袁桢手捧着木盒走上前笑道:“姑奶奶,孙侄儿来给您道喜了。”

他行的是家礼,而不是君臣之礼,一向注重礼法规矩的老太太居然罕见的没有生气,而是笑道:“好好,你有心了。”

袁桢起身,从盒中庄重的捧出那尊象征吉祥如意的观音玉像又道:“俗话说男戴观音女配佛,臣恭贺小殿下双龙牢国本,三善系人寰。”

啥意思呢,就是强调太子为国之根基(“双龙”指皇帝与储君),以“三善”(亲亲、尊君、长长)彰其仁德。

“这货,词是一套一套的,这马屁拍的,真特娘的高。”朱祁镇心中暗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