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三国之我成了太公后人 > 第125章 伐宋2

三国之我成了太公后人 第125章 伐宋2

作者:爱吃韭菜春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7 20:32:26 来源:书海阁

九月。

耗时一月。

在臧霸和管亥的猛攻下,梁县最终还是不堪重负。

原本城头上密密麻麻的士兵少了一半。

损失了兵马10万的徐茂公,为了不就此被围杀,无奈的选择了突围。

外面的敌人有兵力可以补充,而他手上的10万人一直要面临着40万,随着他兵的越少,失败的概率就越大。

如果宋国只有一个梁国,为了主君徐茂公自然而然会死战,可是现实的情况是,现在他们还有三个郡,哪怕是失去了一个郡,依然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自然而然要保证有生力量。

“轰”

在一声巨大的声响过后,城门大开。

徐茂公率10万兵马出城逆战,让没有准备的城门附近的数百魏军死伤。

“百战穿甲”

1万百战穿甲兵,表情冰冷,抬着自己的弩箭。

“嗖”

反作用力让这些身高八尺的壮汉,也不由得浑身一颤。

大威力的恐怖弩箭因速度过快,而在箭身上凝聚成一层薄薄的气层薄膜。

直接连续击穿两人,因为速度过快,士兵们还没有感觉。在士兵苦痛倒下时,身体上所打出来的血洞才流血。

“快!”

“疾风烈火”

随着徐茂公的技能,宋军士兵们的脚下双腿生风,如履平地。

现在他们只是打一个出其不意,如果再不跑,10万大军就要被40万人包饺子了。

徐茂公面对射程更远的百战穿甲兵毫无办法。

城墙才能够勉强抵御,这是安排手下的弓箭手和敌人的弓箭手对射。

王烈带着大军一路追上。

最终获得战果,杀两万,俘虏两万。

徐茂公带着一半的兵力回到了泰国。

……

另一边的曹操。

因为旷日持久的战争,再加上他还要大肆征兵。

后勤的王佐荀彧,用一种非常委婉的语气给他写了封信,大底的意思就是国内快没粮了。

让自己的大王,给个主意和办法。

现在的方子其实就只有两种,要么就是放弃扩大兵团,剩下的粮食足够支撑一两年。

如果真的按曹操的300万军团,哪怕是传送阵运粮还是有不少粮食会消耗到半路。

几百万人的吃喝,现在整个豫州基本没有存粮,徐州南北都打仗。

光凭一个兖州最多支撑几百万军队半年。

这还是因为有泰山,加上曹操四处疯狂屯田的原因。

虽然在姜末建议下,收服了泰山贼和黑山贼,但是也让原本的屯粮减少。

他们本身就是两大势力,内有不少老弱妇孺,为了照顾他们和安置,也消耗了不少存粮。

当然,现在过上了太平日子的他们,也绝不会有任何可能背叛魏国。

曹操只是思考了一会,就下定决心要在半年内结束战事。

他绝不会因此影响到自己的未来,扩建军团迫在眉睫。

光是河北的袁绍仅仅只是靠冀州九郡,就拥兵150万。

近日来还扩军,占据一州半的袁绍,可能突破兵力两百万,紧咬在身后。

为了征服天下世家,也为了魏国的未来。

面对作为世家代表的袁绍,自己要表示出绝对的优势。

不能给天下世家看到死灰复燃的心。

按照曹操的计划,如果拿下了青州,虎据中原四州的他兵力会达到可怕的五百万。

这是一个何等可怕的数字。

可以轻松横扫一个中等文明。

下定决心,他不等自己的军团扩至240万。

在招募了50万新兵后,将这些新兵开始训练。

从8月份开始,募兵到现在的一月只招募到了一半。

魏国不缺少兵源,但缺少时间将青壮变成善战的士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操也准备了各种方法。

魏国除去在民间招募身强力壮的青壮。

还会招收地方的部队,也就是那些乡勇和低阶的士兵。

除此之外,招收已经步入田里,但是见过血的曾经黄巾贼和山贼。

最后就是招收屯田兵。

屯田是一个专门为了战争而准备的军事政治制度。

所有的百姓屯田所获得的粮食,在保证我自己能吃饱之后,一定要招收七成。

曹操只规定了泰山可以减免两成,用这种方法来扩大粮食获得率。

并且所有的青壮在屯田规定里,都进行过正规的军事化训练。

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准兵。

减少从青壮变成士兵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按正常来说,一位士兵需要三个月才能上战场。

那么经过魏国的地方操作只需要一个半月。

如果加上这50万新兵,魏国的军队会来到200万。

从9月份开始招募的新人,将补充40万的编制。

并且负责在汝南留守,没时间训练他们,所以不能让他们上战场。

等结束了这场战争,基本上都成为了合格士卒。

十月。

在曹魏名将填鸭式的教育,一些新兵终于变成了可以上战场的人。战场上分为四种。

第一种就是青壮和未经战场的人纯粹的是炮灰。

第二类就是经过一定训练的士兵,死的十有**都是他们。

第三类就是经过三次以上大战的“老兵”,对于古代绞肉机的战场,活了这么多次,真的算是老兵了。

第四类就是绝对的精锐,真正的百战之师,如虎豹骑,陷阵营这种。

可以说,基本都是高级兵种,或者后备。

汝南魏军在留守了五十万人,让善于守城的曹仁暂时军管。

曹操合并王翦尽起130万大军。

开始东征。

第一个目标就是宋国,他们是成国落败的始作俑者,某种意义上,曹操还要感谢他们。

宋国只有沛,鲁两国,二三十万大军。

面对凶猛的魏军,仅剩下30万左右的宋王赵黄袍陷入绝对的困境。

鲁国。

军营之内。

“廉颇将军还是不愿意臣服吗?”

坐在主位上的赵黄袍威严的问道。

负责看守的邢卒,只是苦涩的摇了摇头。

“真是该死!”

赵黄袍暗骂,按照他的计划,汝南不会那么快失陷的。

没有想到汝南袁氏,那么厚的底蕴竟然废成这个样子。

到时最好的局势,曹操与袁术死磕,他拿下沛,鲁,梁三国,终于有资格在这里存活。

无论是联曹灭袁,还是联袁抗曹,都有了底气。

可惜就这么一点,局势却天差地别。

就算是现在的他,和袁术联合,也会被曹操横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