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我凭灵香治蛊,搞定冷飒国师 > 第247章 到那时

我凭灵香治蛊,搞定冷飒国师 第247章 到那时

作者:魏如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06 12:48:28 来源:书海阁

247、到那时

回到梅府已是深夜,人困马乏,李相径直去下榻之所歇下了。

众人各自散去,闻茵在司茗的陪同下回厢房。

路过一处园子,闻茵听到传来一阵凄恻的笛声。抬眼望去,只远远望见镜湖畔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闻茵心念微微一动,对司茗说:“姐姐,我想独自去那边走走,劳烦姐姐先回去吧。”

司茗抬眼,不冷不热道:“姑娘,夜已深了。有些规矩还是要守吧?”

闻茵微微一笑:“相处了这些时日,姐姐看我像是守规矩的人吗?”

她微微福了一礼,便抬脚朝着湖畔走去。

今夜不知是什么天象,夜空中竟没有月亮。闻茵摸黑往前走,那湖畔看着近走起来远,园中曲径通幽,她差点迷了路。

正在一处分叉口踟蹰,远方忽然飘来一团蓝色的幽火。

那团火飞近了,才发现原来是一条小小的黑色游蛇,脑袋上顶着一小团火,朝她游来。

闻茵记得,这小黑蛇的名字叫“墨岚”。她曾经以为,这是他的名字。

她微微一笑,问:“是行之让你来接我的吗?”

那小黑蛇不会说话,在空中盘旋游动几周,便掉头朝前走。

闻茵跟在小蛇的身后,不一会儿就走出了园子,来到空旷的湖边。陆景果然在那里等她。

“行之。”闻茵柔声轻唤。

陆景转过身看着她,不发一语。

闻茵想起夜间在车里李相说的那番话,不由得低下头,内疚地说:“行之,我后悔来淮扬了。若是我不来,就不会在途中遇到清灵道长,你身世的秘密也就不会暴露了。”

陆景道:“纸包不住火,我的事,朝廷迟早会知道。”

“皇上真的赦免你们陆家了吗?”闻茵很担心。

“听说是大告天下赦免了,皇帝还下了三次罪己诏。”

“若你回去,真能晋封景明侯?”

陆景惨然一笑:“亲人都不在了,就我一个孤家寡人,侯位爵位又有什么意义呢?”

夜色无边,长风漫漫,吹不散的亘古寂寥。

闻茵心头涌上一阵阵哀戚,竟找不出一句可以安慰他的话。

她愿意陪伴他,可是他不要她啊……

陆景道:“碧君,你我自幼相识,我却从未同你说过自己的身世。今晚月色尚好,能陪我走走吗?”

“嗯。”

二人沿着镜湖畔的小路慢慢往前走。入了夜,湖面上没有一点儿光。淡淡月色洒在无边无际的湖面上,如同一块铺展至天边的黑绸缎。风将一层层浅浪推至岸边,无尽的温柔细语。

“我是景明侯府嫡出的第三子,刚出生时,祖父便请了上清派和天师府的长老为我占卜,所得之卦皆为‘水火既济’。”

既济卦,是八卦六十四卦中的倒数第二卦。此卦上坎下离,水灭火,象辞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水火既济卦预示着终结。得此卦者,往往有灭顶之灾。

“祖父不愿相信,自己也连着问了九卦,皆为‘水火既济’。算到最后一次,祖父喷出一口鲜血,将筮草都染红了。

我们陆氏延绵数百年,以占星数术守护朝廷,对于天之所示,断没有不理会的道理。我尚在襁褓之中,祖父便将我送至出了五服的远方叔父家中寄养,懂事之后,我每年只在元夕这日回一次宗家。”

闻茵止不住的心疼,问:“那你自幼便知道自己的命数?”

“嗯,祖父对我是直言不讳的,他大概是觉得,如此强迫骨肉分离,总要给我一个解释吧。”

“你祖父便是老侯爷?”

“是,祖父既是景明侯,也是皇上拜的国师,可说是朝廷肱骨之臣。”

“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非常严肃,对我也很严厉。我虽养在外面,但祖父每月初一会来看我,教我陆氏代代相传的天数奇门。我年纪小、参不透,问他什么,他也不答,只叫我记在心里,日后自会领悟。每年元夕,祖父许我回宗家去拜见爹娘,参见兄长,前后也不可超过一个时辰。有时刚与哥哥们玩在一起,便又被匆匆赶出去。”

不知为什么,闻茵脑中浮现出一幅画面。

冰天雪地里,一身黑色貂裘的小公子怯生生地捧起一团雪球。

哥哥们说,弟弟,快扔过来啊!

他刚要扔过去,身后却无声无息出现了祖父那高大而冰冷的身影。

“你该回去了。”祖父无情地说。

孩子呆呆看着他,又回头看了看笑容僵住的哥哥们,手中的雪球无声滚落……

闻茵眼眶一热,快要涌出泪来。

陆景道:“我深知自己的命运,自幼也不敢亲近家人,生怕他们真如预言那般。可没想到,即便如此还是……”

撕裂般的心痛让闻茵脚下步子不觉顿住。她长长久久地望着他,泫然道:“这怎么能怪你呢,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没有做……”

二人站在湖畔,久久地两两相望。他看着她朦胧的泪眼,明明一伸手的距离就能将她拥入怀中,但他却不能如此。陆景道:“我们再走走,我同你说说我那位可敬的义父吧。”

她便重新迈动脚步,跟在他身边。

“收养我时,义父已是花甲之年。他名叫崖山,是楚山之中赫赫有名的治蛊师,也是花苗用神的嫡传人。年轻时,义父也有深爱的妻儿,有一次他出门灭蛊时,妻儿被人用恶蛊害死了,从那之后,义父一直孑然一身。

我刚到义父膝下,不爱说话,也从不搭理村里人,对苗裔的蛊术更是不屑一顾。义父不以为意,每日带我进山,教我辨识百草,从医术教起。每有寸进,义父总是不吝赞赏。村里的人十分尊敬义父,不论我如何无礼,他们看在义父的份上,待我十分周到。久而久之,我便也将他们当作亲人一般了。其实,我十五岁时就想离开楚山,因为我担心上天一旦知道我又有了珍惜之人,便会将他们夺走。没想到,就在那一年,义父也走了。

葬了义父之后,我原想一走了之。可那时我若是走了,村子就失了依靠,不得已,我只好暂且留下。后来,流落在外的木江来到了村子里,和隔壁家的阿月结为夫妻,有了这位银苗兄长的襄助,我的担子才轻了几分。”

闻茵心中默想,原来,他早就想离开楚山、离开村子,若他那时远走,便没有后来他与她的故事了。

也许,他们之间所经历的一切,本就是一个偶然,是上天格外恩赐的偶然。

“碧君,你不必为我难过。我忽然觉得,进京对于我而言或许是一条最好的出路。”陆景道,“在京城没有我珍惜的人,只有尔虞我诈,只有魑魅魍魉。哦,对了,还有我冤死的爹娘、兄长还有亲人。”

他望着眼前无边的黑暗,眼底微澜,渐渐翻滚成暗暗火海。

“这么多年在义父和村里人的庇护下,我将复仇的事渐渐淡忘了。如今朝廷竟然派人来找我这乱臣贼子,我这几日忍不住想,我为何不回去?为何不为我的至爱血亲报仇?”

闻茵狠狠怔住:“行之,你……”

陆景转向她,淡淡一笑:“你别为我担心,左右我是孤家寡人,拼得,也杀得。倒是你……”

闻茵似有所感,微微动了动唇。

“碧君,我也不知道自己今后会做出什么事来,为避免拖累你,你便当作从未认识过一个名叫‘陆景’的人吧。你所认识的我,叫做‘墨岚’,是一个从不以真面目示人的孤儿。”

他看着眼前被月光所笼罩的女子,她就像他梦中那般可望不可即。他曾无数次想伸出手碰触,可心底的畏惧却一次次遏止了他。

他所能为她做的,恐怕只有最后一次口是心非:“碧君,于我而言,最好的结局是独善其身。而你,却是应当子孙满堂的。望你今后觅得良人,永结同心,白首不离。”

他说出这话时,已是万箭穿心,滴滴心血灼烧着五脏六腑。

闻茵一向要强,此时不知怎的,眼泪竟止不住扑扑簌簌掉了下来。泪水砸在鞋尖上,啪嗒啪嗒地响。

她已经知道了,苦与乐都是人生的修行。哪怕是如澄心法师那般心怀大智慧之人,不也在临终之时充满悔恨吗?

没有什么必然完满的事情,就算她付出了真心,也未必会得到美好的答案。遗憾本就是常态,如同空中月也是缺时多、圆时少。

接受此时此地的遗憾,便是她当下最大的圆满。

闻茵从腰间取下那枚藏好的玉骨哨,递给陆景。

陆景迟迟没有接。

闻茵低头道:“承行之吉言,我回了楚州便会寻如意夫婿,安安心心过太平日子。这枚玉骨哨与那骨笛是一对,行之日后一定会遇上重要的人,应将此物用来保护她。”

她手中捧着那枚骨哨,可他却迟迟不接。

闻茵无奈,只好将那枚骨哨挂在一旁的桂花树枝上,扬起脸对他温婉一笑,随即轻轻转身离去。

她原本暗自祈求,愿今晚的月亮不会西沉,这样她就可以与他并肩一直走下去。

可到了最后,她还是不得不抽身。若再站在他面前,她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事。

她尽可以哭,可以死缠烂打,或许他会怜惜她,遂了她的心愿。可她并不想如此。祈求男子的垂怜,是她心中最不齿的事。

闻茵暗暗捏紧拳头,咬紧牙关,逼迫自己绝不回头,绝不要去看身后那人的眼睛。她暗暗下定决心,人生的苦,只有人生的乐可以解。爹娘带她来世上一遭,可不是让她日日以泪洗面的。

她会招赘,夫妇和睦,承欢膝下,儿孙满堂。

人生海海,岁月荏苒。或许将来她不会忘记他,却只会在不经意间才会想起年少时这一番心事。到那时,只有云淡风轻。

到那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