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 第218章 反客为主

“啊?这…这样搞的话,这一个户部,不就有了两套体系?那…那最后到底谁该听谁的啊?”李世纪一时之间懵了,觉得这样搞那户部以后岂不是要乱套了。

但旁边的沈诃却已经明白了任昊的用意,顿时就称赞起来道:“任公的这一招反客为主,实在是妙啊。”

“妙?怎么妙?”李世纪云里雾里。

“贤弟,你这脑袋瓜子平日里都灵活的很,怎么今天进了宫就开始不灵光了起来?”任昊给李世纪倒了一杯醒茶,又告诉李世纪,陛下认命他为户部大司空的意义,就是要把户部的一切事宜都要交接到他们自己的手中。

户部现在除了老尚书刘氏外,其他人不是丞相的人就是陈御史的人。

陛下要他们以户部入手,是因为户部是六部之中的重中之重,国家的经济命脉可握在户部的手中。

“陛下真是用心良苦啊。”李世纪一副恍然大悟,我懂了的样子。

“走吧。”任昊戴上乌纱帽,领着沈诃跟李世纪进殿面圣。

由于任昊现在入朝为官,在加上他持有能随意进出宫的令牌,这见皇帝陛下实在是很方便。

很快,他们三人就在老太监的引领下来了天禄阁。

“臣,拜见陛下。”

三人俯首叩地,向着御桌前的皇帝参拜。

“三位爱卿免礼,入坐吧。”文颜摆了摆手,又接着继续用餐。

三人席卷而坐,任昊瞧了眼御桌上的御食。

“三位若是还没用过早膳,朕让公公给你们端来些膳羹糕点。”文颜瞧着三人问道。

“回陛下,我们三人已经用过早膳了。”任昊回道。

“那你们三个看着朕是何意?难道朕的脸上长了花吗。”文颜接着问完,又把掉在桌上的米粒夹起送进嘴里。

“回陛下,民间传闻说陛下每天的膳食都是山珍海味,可臣等今天一见,原来陛下吃的并不是山珍海味,甚至膳食都不如各部大臣的早膳。”

任昊说完,旁边的沈诃跟李世纪都跟着点头。

以后京中谁还敢乱说陛下天天山珍海味,他李世纪第一个不答应。

陛下的早膳就是普通的白米羹,白米糕,跟一小盘的腌菜。

“如今国库空虚,守疆将士们都吃不饱肚子,朕若是天天山珍海味,心中甚是过意不去。”文颜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筷子,又扫了眼任昊跟李世纪。

她的话一方面说自己勤俭,另一方面也是在暗暗的问李世纪跟任昊要钱。

朕都过活的那么惨了,你们两各个都是有钱的主儿,还不赶紧意思意思?

李世纪也听出了皇帝的弦外之音,顿时叩地表态道:“臣愿意跟陛下还有守疆将士们共苦,愿意献上白银五千两,粮草五十石。”

“爱卿如此体恤边疆将士们,朕甚是欣慰。”文颜很满意点了点头,虽然白银五千两还有粮草五十石不算多,但也廖剩无几。

既然李世纪都已经表了态,任昊还想装傻充愣那是不可能的了,只能献上同样的白银粮草。

至于旁边的沈诃那是相当的尴尬,他一没银两,二没粮草的,拿什么来捐?

但是这不表态也不行啊,毕竟自己的主公还有同僚都献了。

到最后,沈诃也只能叩地说道:“臣虽刚入朝中还无俸禄,但陛下勤俭体恤守疆将士们的共苦之心,臣深感同受,臣愿意尽一些绵薄之力,把下月俸禄尽数献之。”

“好好好,朕就先代替将士们谢谢你们的好意了。”文颜点了点头,然后又让旁边的老太监拿笔砚过来,让任昊跟李世纪写文捐,她好让人去他们府上拿银取粮。

任昊跟李世纪也是一阵无语,皇帝陛下风风火火的真是一刻都不想耽误啊。

但不过,他们还是照做了。

写完文捐之后,文颜把东西交给旁边的老太监去办以后,又问起三人来见她是有什么事儿。

她可不相信三人是为了看她持家勤俭来的。

“回陛下,臣等需要户部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若干。”任昊也不避嫌的直言道。

“户部不是都有这些干事吗,你们只需随意差遣就是,何必还需要重新招纳?”文颜问道。

旁边的李世纪说道:“回陛下,那陈侍郎伙同下属不听我们调遣就罢,还故意把户部旧年的书卷拿到我们三人面前,明面说是让我们了解,但实则是故意耽误交接,不愿听从臣等调遣。”

“居然还有这事儿,他们好大的胆子。”文颜气的一拍桌子。

她虽然知道这些人里,不是丞相的人就是御史的人,但也没想到如此大胆,连自己钦点的大司空都敢欺负,不听调遣。

“户部除了老尚书之外,其余属臣不是丞相就是御史提拔上来的人,他们肯定不会随意听臣差遣。”

“臣建议从新招纳各司郎中,员外郎,主事,好直接取代他们。”任昊向着皇帝提议道。

文颜在此时默然了下来。

她本来是想让任昊他们逐部取代,但现在想要一次性都给取代,这难免影响到户部的运转。

户部可是六部之重,是绝对不能出乱子的。

任昊看出了皇帝的担忧,就开口说道:“陛下请放心,臣绝对不会耽误到户部的正常运转。”

“你怎么能保证?”文颜问道。

“臣有一套更先进的户部之法可行,当今户部税收之法陈旧混乱官员从中贪墨方便,而查询户部记录税收,户籍,寻找任意一年记录,都要费老大的周折。”

任昊向着皇帝介绍起来,他这所谓更先进的户部记录,实则就是照搬现代的税局,每个郡县乡村的户籍跟税收合并,然后再以郡县乡村分类,把年月全都标注在书卷之外。

这所谓的合并,就是按户籍缴税,在郡县乡村各个地方设立户部,由京中户部直属指派,不受本地官员管辖。

之前的户籍跟缴税是分开的,户籍是户籍,税收是税收。

以前的税收,都是由郡向县收,县向各乡村收,最后在运往京中户部充缴国库。

这样虽然简单方便,但在缴税一事上,各郡县乡村的官员都存在大量的贪墨谎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