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万古星辰夜 > 第139章 千年古刹善化寺(一)

万古星辰夜 第139章 千年古刹善化寺(一)

作者:夜色下的尧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22 15:21:21 来源:书海阁

费时费力炼制的丹药灰飞烟灭,赵淳安面色一沉,继而闭上双眼休息,满脸都写着云淡风轻。但楚铭看得提心吊胆,要是赵淳安驾驭的小舟偏航甚至坠毁,后果不堪设想,说不定一行人都会摔在地上变成肉泥。楚铭好心提醒道:“再往前有一处湖泊,要不老前辈去那边休息一会?”

赵淳安不予理会,他自有分寸,绝不可能让小舟坠毁,更不担心会迷路,因为他这一生之中往返灵枫谷已有数千次之多,故而对于路线早已烂熟于心,哪怕一心二用炼制丹药,大体上也仍是没有偏移行进路线。

赵淳安如此驾轻就熟,给了楚铭莫大的安全感,望向脚下的城池,东阳国的繁华气象扑面而来,百姓们安居乐业,佛门高僧传道讲学,街坊邻居谈论着最近发生的大事,首当其冲的就是关于即将结束的珊瑚海兽潮,郑国公宣布这一场兽潮已经大势已去,无法再对边境驻军构成威胁,故而南方边境很安全,欢迎南人回南。

再就是郑国公挟兽王尸体游街,一日之内处死百余名战争罪犯的消息,仅是目击者就超过数十万!一传十十传百,这件事如风暴般席卷全国。最后是郑国公的认罪书,洋洋洒洒两千字,承认对边境驻军的指挥不力与互市屠杀,这两件事都是大错,足以让人掉脑袋的!但是最后的处罚,不过是让国公大人的认罪书传阅全国而已,从此以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边境驻军曾屠杀过难民,这对郑国公而言是致命的打击,他要是起兵造反,有几个人愿意加入他的军队,加入屠杀难民的军队?

老百姓心里门清儿,知道视人命如草芥的军队是何等残暴,所过之处必然尸横遍野!

不过难民的死与他们没关系,死了就死了,不妨碍他们感恩郑国公,只是以后遇见郑国公的军队一定会绕着走。

所以才说老百姓心里门清。

楚铭心中愤愤不平,郑国公仅仅只写了一封认罪书就全身而退了?依然是帝国南方的封疆大吏,依然是节制十余万兵马的救世主,这个惩罚不痛不痒,互市上惨死的万数难民恐怕会死不瞑目,楚铭纵然不服,却也无能为力让郑国公付出更多的代价。楚铭想到一句话,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是啊,他自己也不过是一个难民,何德何能让郑国公付出代价?

赵淳安驱使小舟缓缓落下,悄悄地落在一处暗巷,双腿发麻的楚铭与少年起身离开小舟,赵淳安平静道:“老夫要去买点东西,需要一点时间,你们可以随便逛逛,但是不要走得太远,不然老夫未必愿意再去找你们。”

楚铭闲着也是闲着,蹑手蹑脚走上大街,他虽然进入东阳国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但是还未见过人山人海的闹市,因为兽潮的原因,街道上往往空空荡荡,更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而如今已经来到东阳国最繁华的地带,楚铭兴致高昂,却也因为人生地不熟而有些害怕,偷偷观察东阳国的人生百态,不多久得出一个结论,在东阳国最畅销的是报纸,尤其是这几年来看报之风盛行,无论是首都还是穷乡僻壤,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报纸情有独钟。

在清晨的街头巷尾,人们纷纷簇拥在报摊前,争相购买当天的报纸。更有甚者提前排队,只为紧跟时事,拿到最新的消息。而在各大茶馆、酒楼等公共场所,也常常可以看到人们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阅读着报纸上的新闻和故事。

只不过报纸的质量参差不齐,除了官府创刊外,民间也将此视作发财致富之路,但是难度巨大,倒不是因为造纸困难,而是搜集消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可报纸往往要一日一更,不然迟早要被市场淘汰。个别法外狂徒更是噱头营销,散发虚假消息,例如郑国公晚节不保,与百岁尼姑私通,甚至连皇帝的玩笑都敢开,各种各样的宫廷秘史应有尽有,只要几两铜钱就能大饱眼福,看得捧腹大笑。

这类报纸一经发现立刻销毁,而且看报的卖报的都会被追究责任,最后这类报纸自绝于市场。

事实上报纸的价钱不低,全年订购的报纸,差不多是一户普通人家一两个月的生活费,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购买二手报纸,关键是二手还能继续转售,算下来等于不要钱,毕竟报纸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承载着一段段珍贵的记忆,过时的报纸反而更有价值。楚铭扯了扯少女的衣角,“你说买一份报纸还是买两份报纸好?”

少女惊讶道:“你竟然也会看报,这不是中年男人情有独钟的玩意儿吗?”

楚铭点头道:“兽潮爆发前,不知有多少夫子以开化之名奔赴边境,招收学徒,我也拜了一个老师,老师藏书过百,零零散散积攒的报纸更是不计其数,曾发给我们看过。反正这对我而言是惊为天人的,一张报纸寥寥几百上千字,就可以了解到一个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动态,知晓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少女大感兴趣,双眼放光,楚铭厚着脸皮继续说下去,“商人出行偶尔也会带报,只不过销量不佳,甚至送人都不要,报纸显然不是我们那边娱乐消遣的好方式。只不过报上刊登的小说、笑话、漫画等内容,倒是雅俗共赏,人人喜欢。”

“我去买报,你在这等着。”少女跑去与人打听哪里有老旧报纸兜售,楚铭坐在台阶上休息,注意到大量行人背着行囊南下。兽潮之后,百废俱兴。帝国以南遭到兽王的轰炸,满目疮痍的南方家园需要重建,所以最近有一个“南人回南”的口号。

既是为了解决劳动力过剩,也是为了保证南方人口充足。

此时在郑国公的管辖境内,优先考虑的是重修学堂,以保证新一代不是文盲,甚至强迫十二岁以下的男子立刻返学。有一座学堂曾被兽王轰炸,烈火燃烧三天三夜方才熄灭,整个学堂都成了一个废墟,但是勉强能住,谁让东阳国的学子吃苦耐劳呢?只不过学生们都有心理阴影,这处学堂被轰炸时曾有百余名学童正在上课,结果无人幸存,学童们在一夜之间死亡殆尽,尸骨至今无人收殓,因为家长们不知道哪个是自己的孩子,只能抓起一杯土带回去安葬。

“空气中,仿佛弥漫着老学长的味道。”学堂中,不知是哪个熊孩子叹息了一声。

“胡说!这明明就是知识的味道!”夫子怒而拍桌。

——

少女买了报纸,与楚铭一同返回小舟,赵淳安不愿浪费太多时间,火急火燎地动身出发,接下来的十多天时间,楚铭都是在小舟上度过,虽然赵淳安每天都要下地休息两三个时辰时间,但他选的降落地点都是荒郊野岭,阴气森森的,楚铭可不敢随便乱跑。

这一天,赵淳安屏息凝神,做了一个气沉丹田的动作,提醒道:“清晨风大,老夫要让小舟降落,所以你们要坐稳了,否则一不小心掉出小舟,老夫未必来得及救你们。”

少女狐疑道:“这还没有到目的地,怎就么提前停下了?”

赵淳安解释道:“此地有一座千年古刹,香火极盛,正好带你们去看看。”

少女好奇问道:“前辈何时信佛了?”

赵淳安哈哈笑道:“国内佛教信徒的数量,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少女一脸乐呵道:“前辈是来找人?”

小舟轻飘飘降落,最后落在山脚下,赵淳安挺起身躯,腰部以上的位置如水漫金山高过小舟,他抖了抖袖袍,然后一脚跨出小舟,坦然道:“猜得不错,老夫的朋友正好在这处寺庙,老夫与他打个招呼,顺便叙叙旧,说不定之后会与他结伴而行,这就更好了,老夫与你们这两个孩子没有共同话题,与朋友能聊的东西就多了。”

“朋友?”少女眯起眼睛,心中猜出了个七七八八,除去灵枫谷的诸位长老外,她就再也没有见过赵淳安身边还有其它朋友,如此说来,山顶那座寺庙藏龙卧虎,竟然隐藏着一位灵枫谷长老,但少女忍不住担忧起来,佛教当真这般昌盛?

按理来说,修道之人与天斗与地争,很难被世俗宗教的规矩潜移默化,那么堂堂灵枫谷长老,为何会“自甘堕落”驻足在香火之中?

察觉到了少女的异样神色,赵淳安笑道:“灵枫谷严禁弟子信佛,那佛门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在宗门内绝不能说,更不能堂而皇之的吃斋礼佛,一经发现从重处罚,多半会丢入军营之中,充当炮灰。”

少女惊讶道:“这么严重?”

赵淳安点了点头。

少女尴尬道:“那......”

赵淳安笑道:“长老终究是与弟子不同的,不过这件事还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懂吧?”

少女不再前进,赵淳安平淡道:“也好。你们两人就在这寺庙附近随便逛逛,不用刻意躲着老夫,更不要走远,不然找不到你们可就糟了。”

少女点头道:“知道了。”

等到这位前辈走远之后,楚铭与赖姓少女才慢慢拾阶登山,只是抬头望去,就知道身处于一座巍峨高山之中,人潮汹涌,车水马龙,更有无数游人将铜钱投入浅浅池塘许愿,铜水相击声响个没停,不愧是佛门圣地,与冷冷清清的山寺对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行走至半山腰的时候,顺着绝大多数的游人视线一齐扭头望去,只见一面巨大的绝顶山壁上摩崖石刻了二十八座栩栩如生的佛像,高如泰山,姿态各异,或低头诵经度众生,或雷霆嗔怒灭邪魔,惧是宝相庄严,仿佛能够震慑鬼神,尤其是佛面上的神态清晰可见,巧夺天工的同时,显然没有遭受岁月的侵蚀与腐化。

但是楚铭非但没有感受到佛光普照,反而不由得头皮发麻,佛教的发展明明是近几年才开始蒸蒸日上,眼前所见的这个建筑是何等惊世骇俗?偏偏还如此崭新,故而**不离十正是这段时间的成果。可是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工程,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果不其然,一位游人震惊道:“你我两年半前结伴而行来此寺的时候,这面佛壁才刚刚施工,这才多久过去了,竟然已经大功告成了,这速度,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算是修建帝陵,也......”

少女也跟着感叹道:“可怕可怕。”

“佛门重地不可狂言!”

一位下山的年轻僧人出声斥责,声如雷霆,于是这一句警告无形中让气氛变得紧张了许多,更让人猝不及防的是周围的所有和尚,都不约而同停下身形,脸上没有出家人的和蔼可亲,反而气势汹汹。

那位游人脸色阴晴不定,紧紧抿起嘴唇,一言不发,最后咬牙之下向上跋涉而去,停下脚步的僧人默默注视着这位落荒而逃的游人。

楚铭心中腹诽不已,难怪宣无常当时不敢光明正大地说佛门坏话,原来是害怕被群起而攻之。

佛门弟子异常团结啊。

少女头也不抬,低声道:“快点走。”

楚铭眺望山巅,喃喃道:“不愧是千年古寺,香火竟然这般鼎盛,就连一向无欲无求的苦行僧都屡见不鲜,以及不绝于耳的诵经声,你说这是不是佛门圣地?”

少女点头微笑道:“千年古刹,善化寺。”

——

(只有十多个在读人数,没啥动力,等到七月再想办法宣传,那个时候差不多也能恢复三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