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162章 保持竞争核心力

吴安康点燃一支香烟,默不作声地抽了起来。

“我们的家电产品,真的有能力和岛国一较长短吗?”

片刻后,吴安康掐灭香烟,问出了最核心的问题。

身为四机部一把手,吴安康比其他部门的领导,更加了解岛国家电的发展情况。

早在十几年前。

岛国基本已经实现家家户户有电视。

冰箱,洗衣机,电风扇,收音机也早就成为岛国家庭的常见之物。

六十年代中期,岛国的家电生产达到了井喷程度。

国内需求已经满足不了岛国生产出的各类家电。

从那一天开始,岛国家电大量出口海外。

无论是家电产品的国际知名度,还是全球出口量。

岛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林凯峰竟说要和岛国家电一较长短。

多多少少,有些耸人听闻。

林凯峰正色说道:“实话实说,我们现阶段还不具备和岛国家电全面争锋的能力,但不能全面争锋,不代表不能在某个领域和他们一较长短。”

“岛国有岛国的优势,我们也有我们的长处。”

对于龙国目前的国际竞争优势,没几个人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

五十年代开始,龙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时有时断。

对于西方乃至于整个世界商业环境,缺乏明确的认知。

只知道岛国家电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卖得红红火火,拥有着极强的市场影响力。

但什么事情,都不是永恒不变的。

进入七十年代,岛国人力成本开始大幅增加。

生产出的商品已经不再具备物美价廉属性。

为了压缩人力成本,降低生产开发费用,岛国企业开始大量走向海外。

在海外建设分厂,筹建生产公司。

仅将总装厂和核心技术部门留在国内。

其他的生产环节,全部搬到国外。

现阶段,属于岛国家电产业转型的前夜。

也是龙国电器行业,与岛国电器短兵相接的重要时机。

“吴部长,我刚才说的我方优势,指的是我们的廉价人力成本,廉价这个词很不好听,但这是现实。”

“岛国的人工成本比我们高了几十倍,人力成本增加的同时,商品制造价格必然也会跟着提高。”

“除了人工成本,原材料方面,我们也有着岛国所不具备的优势。”

“岛国土地贫瘠,家电材料几乎全部来自进口,我们的生产材料很多都能就地取材,只要能够在家用电器技术环节,保持较高的水平,我们的产品一定能卖得比他们更好。”

“同样一件产品,分别标有不同的价格,谁都会选择价格更加便宜的商品。”

“百思买集团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会大量向我们公司下订单。”

林凯峰紧接着说了一句大实话。

龙国的各项科研技术,与西方各国没有太大的差距,之所以竞争不过他们,主要还是内部的种种问题。

无论半导体芯片,还是一系列的重要零配件,几乎都是以计划调拨的方式生产,国内企业和单位按需供应,因此厂家的产量提不上去。

缺乏将科学技术变成商品的动力,这才是影响竞争力的核心问题。

吴安康不置可否地说道:“如果部里答应你提出的申请,将技术人员调派给你,安排申城电子五厂协助你们,将半导体芯片厂建起来,你就能解决这样我们国内电器的竞争问题吗?”

“可以。”

林凯峰不加犹豫地说道:“半导体芯片是家用电器竞争的核心,性能越好的半导体芯片,越能赋予家用电器更加先进的性能,两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北方机械公司通过一次次的创汇,积攒了大量的资金,与其让这些资金躺在账上睡大觉,为什么不把它们用到更有用的地方呢?”

“吴部长,无论是为了国家科技发展,还是为了源源不断地吸引外商下订单,给国家的发展创造外汇,建设一家现代化的商用半导体工厂,属于势在必行的事情。”

完成这次的生产任务,机械公司账面将会拥有近两亿资金。

两亿资金足够完成林凯峰规划的一系列项目。

调派给机械公司的技术人员,工资奖金,一切的一切都由林凯峰负责。

绝不会让四机部再花一分钱。

百思买集团下达的订单总额一亿两千万美刀。

按照一贯以来的规定,所有出口创汇商品得到的资金,首先打入外汇局。

相当于创汇企业将得到的外汇资金,卖给外汇局。

通过汇率兑换成国内货币,之后返还给创汇企业。

美刀和龙国币的官方汇率是1比2。

一亿两千万美刀能够兑换两亿四千万龙国币。

刨去应扣费用,北方机械公司可以进账接近两亿资金。

减掉生产方面的成本,人员开支,零零碎碎地支出。

剩下的钱,依旧足够支撑林凯峰将项目全部落实下去。

“国家为了引进西方设备和技术,一步步地压缩科研单位的资金下拨,我们公司愿意担负起养活科研人员的任务。”

“请吴部长给我这个机会,让我们公司试着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说完,林凯峰深鞠一躬。

“林凯峰同志,你先回去休息吧,这件事情部里需要开会讨论。”

“明天下午,你来我的办公室听消息。”

等到林凯峰走后,吴安康再次点燃了一根香烟。

活了几十岁,什么样的人都打过交道。

对方的话中有几分真几分假,瞒得过其他人,绝对瞒不过吴安康。

林凯峰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肺腑。

真的想通过北方机械公司,养活这些半导体专家。

通过专家的技术,加大半导体芯片的生产。

第二天中午,吴安康亲自主持会议。

参加本次会议的与会人员,除了四机部的部门领导,还有几十位来自部属半导体研究所和科研单位的专家与负责人。

毫不夸张地讲,国内懂得半导体芯片技术的顶级专家,几乎全部聚集此地。

会议开始,吴安康不紧不慢地说道:“同志们,将大家叫过来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讨论半导体行业的下一步发展。”

“你们都是行业专家和骨干,大家认为半导体行业,未来将怎么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