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195章 首款国产商务车

“王工,我大概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回到公司,麻烦你代我转告所有参与项目研究的技术专家和产线工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是汽车战线上的功臣。”

“没有你们大家的无私付出,就不会有新型车辆的诞生。”

港城分公司办公室,林凯峰右手拿着电话,语气中带着发自肺腑的欣慰。

过了一会,林凯峰将电话挂断,自言自语道:“呵呵呵,老天对我真是不薄,双喜临门说来就来。”

过来找林凯峰谈事情的王磊忍不住问道:“林大哥,什么事情让你这么开心,也让我听听呗?”

“王磊,我们北方机械公司,拥有了制造新型汽车的能力。”

林凯峰走到王磊身前,伸出双手用力地拍打着王磊的肩膀。

“什么类型的汽车?”

王磊忙不迭地说道。

当即,林凯峰拉着王磊的手,将他带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指着楼下的一辆汽车说道:“王磊,你认识这种车吗?”

“认识,岛国的工具车。”

王磊先是一愣,紧接着说道:“林大哥,你说北方机械公司拥有了制造新型车辆的能力,难道是种小型工具车?”

分公司楼下有一处面积不大的停车场,停车场停着十几辆形状不一的汽车。

林凯峰手指的一辆车,是后市常见的小型面包车。

这款车引入龙国之际,不少专家感觉车的外形和长条面包有些相似。

不知道是哪位专家随口一说,称它为面包车。

这个戏称,逐渐成为它的别名。

一直流传到21世纪。

相比于面包车这个别名,车辆的真正名字工具车,反而很少被人知道。

林凯峰摇了摇头,说道:“新型车辆研究过程中,确实参考了一部分工具车的技术数据,但与工具车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我称它为商务车。”

“商务车是什么车?”

王磊一脸费解。

在米国和港城生活过一段时间的王磊,看到的汽车种类不可谓不多。

但是从来没有听过有哪一种车,名字叫做商务车

林凯峰淡笑道:“相比于工具车,商务车内部空间更加宽阔,性能也远在工具车之上。同时,商务车具备了一定的越野能力,能够顺畅地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区域行驶。”

王磊激动地说道:“国内的技术人员也太牛了!我记得距离林大哥上次说制造国产车,满打满算也才一年时间,你们公司这么快就造出来了,厉害,实在是太厉害了。”

“确实很厉害,所以我才这么激动。”

林凯峰万万没有想到,众人的动作会这么快。

“按照我的原计划,能在两年内造出来已经算是奇迹,这才多久?一年的时间,我们就有了成品车。”

“王磊,我现在要马上回去,银行,分公司的事情就交给你负责,多帮我盯着点儿,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或是问问你大伯,又或者直接联系我。”

“明白!”

王磊连忙表示,一定会帮林凯峰照顾好几家公司。

一旦遇到问题,绝对会第一时间与林凯峰取得联系。

当天,林凯峰买了前往京城的机票。

到达京城转乘火车,返回北方机械公司。

近一年的时间里,北方机械公司的规模扩大了数倍,整个县城几乎成为机械公司一家的天下。

随处都能看到为机械公司进行配套生产的企业。

而在县城东边,经过改造的肉联厂正式变成火腿肠生产厂。

来自下面几个公社和大队的猪肉,每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厂里,通过火腿肠灌装机变成一根又一根的火腿肠。

林凯峰不在的这段时间,上千名汽车技术人员,将一天当成两天来用,不但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汽车生产厂的搭建,还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攻关。

依靠林凯峰留下的诸多图纸,众人在现有的基础上,吃透了各方面的技术。

通过国外的各家配套企业提供的零配件,北方机械公司汽车分厂的产业规模已经初具雏形。

摩托车,农用车辆的生产制造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比以前的产量更大了一些。

另一方面。

林凯峰通过和大型国有工厂之间的合作,大量借调退休的技术专家和骨干,强化自身的研发能力。

70年代末,有关部门向岛国引进了大量的工具车,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面包车。

不过这种面包车存在诸多不足,内部空间狭窄,车体结构较为简单,时常发生技术故障。

有鉴于此,林凯峰果断地转换了赛道。

在面包车的基础上,为大家提供商务车的部分设计图纸。

最明显的改动是车辆的厢式结构。

工具车的发动机位于驾驶员的位置下方,属于一厢车结构。

不但内部空间狭窄,结构不合理,用途也极为有限。

商务车的用途更加广泛,结合了轿车,工具车,厢式货车等多种优点。

不但能载人装货,车内座椅可以进行随时调整,适用于长时间出行。

工具车由于空间等有限等原因,只能容纳乘客,乘客携带行李一般会被放在工具车的顶部。

到了商务车这里,不但能够容纳七到八名乘客,还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行李,座椅也不是固定的,可进行随时调整,或是折叠或是放倒。

受限于一部分进口材料短缺,林凯峰因地制宜。

将商务车的内部底盘,选择成了卡车底盘。

至于汽车最重要的核心发动机,则是完全国产。

包括岛国在内的一大批汽车发达国家,只愿意向龙国出口汽车。

至于说引进他们的汽车生产线,购买发动机专利,想都不要想。

西方汽车大国统统不是傻子,深知龙国有能力独自制造汽车。

一旦将生产线或者某些专利技术卖给龙国,不久的将来,肯定会被反超。

其次,一旦选择向他国引进发动机专利,必然会陷入到处受制的局面。

与虎谋皮从来都不会有好下场。

林凯峰除了采取自力更生的研究策略外,还着重进行了发动机的国产研究。

经过各部门的配合,终于把商务车搞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