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298章 岛国经济寒冬

龙国从5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一直到70年代末进行经济改制。

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各系统内部的企业一直过着全国一盘棋,共吃大锅饭的日子。

不分彼此,互相配合。

任何一家企业独家专利,其他企业都能无偿共享。

生产资料以平价调拨的方式进行供应,一家企业研究出现困难,马上会有大量的企业伸出援手。

自从实施经济改制,国家减少对下面企业的财政拨款,各企业开始进行股份制改制,自谋出路,自负盈亏。

一系列的新问题,出现在各家企业负责人面前,如何走市场经济这条路?

如何在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中,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

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各企业。

八十年代初期,西风东进。

大量国外商品进入龙国,各种夸赞外国的言论不绝于耳,导致一大批国内企业负责人萌生了一种天真的想法,认为外国人看重契约精神。

只要保质保量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自家企业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现实是残酷的。

看到北方机械集团与岛国光刻胶企业的矛盾,一盆凉水泼到了众人头上。

外国企业不是善男信女,西方人又不是慈善家。

一旦某家企业走出国门,迈步进入国际市场,与某些海外企业发生矛盾,其他企业即使没有群起攻之,也一定会趁机落井下石,从你身上狠狠的捞上一笔。

全球光刻胶集体涨价就是最好的证明。

上级部门和北方机械集团为什么召开这次大会,众人其实心知肚明。

随着会议的进行,会议精神渗透到众人脑中。

集中精力,共同发展,携手对抗西方企业的双标政策。

一条条发展决策,成为了会议的主基调。

电子工业部将和北方机械集团联手,成立一家大型半导体企业。

龙国微电集团。

参与会议的各个企业,都将成为这家集团的配套成员。

电子工业部提供政策,各个层面的全力支持。

北方机械集团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市场资源。

两家各占一半的股份,电子工业部不负责集团实际工作,仅提供导向指导。

一些大的问题上,由林凯峰自行做主。

集团每年获得的收益分成三份,一份上交相关部门,另外一份投入到众多半导体企业的发展当中。

最后一部分作为北方机械集团的收益。

会议结束,各企业接到的第一笔订单。

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发力各家企业的优势项目,形成一套完整的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

这种上下游产业链不同于北方经济集团自己,构建的半导体产业链。

涵盖了全套的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升级,技术人员培养。

合作内容极为庞大。

一句话两句话根本说不清楚。

紧接着,林凯峰对搬迁到鹏城工业区的技术团队进行了项目细分。

保证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林凯峰单独从技术团队中分出一批人,对目前的处理器进行进一步的升级。

目前,机械集团分别拥有设计8位和16位游戏机处理器的能力。

这些在林凯峰看来远远不够。

32位处理器的研究必须马上立项。

距离广场协议正式开始,还有一年的时间。

一年后,米国将会带领多国财长,一块对岛国进行经济收割。

在这场经济收割中,岛国经济成了最大的输家。

长达二十多年的经济上涨被米国强行摁下了暂停键。

几年以后的全球经济危机,彻底戳穿了岛国的经济泡沫。

从那天开始,岛国经济一蹶不振。

整场经济收割计划,米国针对的不但有岛国,还有另外一个经济大国。

西普鲁士。

同为战败国,西普鲁士和岛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另一个是多领域发展的科研大国。

和岛国不同的是,西普鲁士虽然也被米国针对,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

原因全在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震惊全球的一件大事。

苏盟土崩瓦解。

各成员国和卫星国,纷纷分家单过。

西普鲁士完成了与东普鲁士的合并,获得了全新的市场。

“林大哥,你真是太神了,最近两年的港城的房地产市场,简直崩得一塌糊涂,大量因为炒地皮而一夜暴富的老板,最终选择了跳天台。”

不久后,王磊来到了内地。

经过近两年发展,林凯峰和王磊成立的房产投资公司已经颇具规模。

房产公司成立之初,林凯峰下达两项决策。

第一,立足港城,找准机会对港城的一大批房产项目进行收购。

第二,投资国内。

在沿海经济特区等主要城市,修建居民住宅,商业酒店。

前不久,王磊和鹏城有关部门达成协议,将在鹏城修建一套现代化的居民住宅。

同时还将在林凯峰的工业区外围,修一座大型商业酒店。

林凯峰将泡好的茶水递给王磊,说道;“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整个70年代,全球经济都在上涨,港城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贸易都市,凭借着自身的电子制造业,整体经济高速发展,连带房地产价格直线上扬。”

“又由于港城的特殊地理位置,极容易受到外部风向的影响,自从国家和英伦达成了港城归属谈判,当地资本变得惶惶不安,投资者逐渐对港城的房产失去信心,房产价格自然会直线走低。”

“再过一两年,港城的房产价格将会重新上升,内地已经表明态度,不会对港城现有的经济发展进行改变,继续保持港城现有的发展模式。”

闻言,王磊将茶水放到一旁,说道:“这一点,我和林大哥的看法相同,从今年开始,移民国外的本地居民数量开始减少,证明人心已经稳定下来,当人心一旦稳定,对于住房的需求会进一步的提高。”

“长期低迷不振的房产价格,很快也会出现改变。”

林凯峰补充道:“港城的房产市场将迎来新的春天,反倒是岛国经济,马上就将进入到寒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