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36章 机械厂的第二个项目

桑国和县机械厂各自心照不宣。

都知道涉及武器的事情牵连深大。

因此。

合同上半个字都没有写武器出口。

县机械厂口口声声说卖的是民用商品。

桑国也是以进口民用产品的名义,向县机械厂下的订单。

十九万外汇兑换成国内货币,相当于四十万。

不但能为县机械厂解决燃眉之急。

更能为市里创汇提供巨大的帮助。

机械厂有他们的创汇任务,市里同样有属于自己的创汇指标。

一旦没有完成,上级追究下来。

第一责任人,自然是负责工业和出口创汇工作的方博年。

过了几分钟,方博年坐回椅子上,抬头看向林凯峰。

“你这次过来,除了汇报工作,还有别的目的吧?是不是要市里给你们厂调拨生产物资?”

“领导,您真是太有远见了,要在半个月内,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数量的液化气罐和钢管,县机械厂的库存生产材料难以为继。”

方博年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伸手说道:“报告。”

林凯峰打开军绿色帆布挎包,从里边掏出一份文件,毕恭毕敬递过去。

看了没几眼,方博年愣住了。

“生产液化气罐,钢管,怎么还要这么多的电子元件?”

“电烙铁,万用表,示波器,铜线是什么意思?”

“林凯峰同志,有些事情,最好别做得太过!”

方博年沉声警告林凯峰。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代表能够任意由县机械厂胡作非为。

索要一大堆的电子元件,方博年联想到了引爆定时装置。

“领导,这些电子元件是我们厂自用的,不在出口之列。”

听到是机械厂自用。

方博年重新看向清单上的各种电子元件。

数量不多,种类不少。

想到县机械厂没胆子,给对方制造定时引爆装置。

方博年的心,又缓缓地落回到肚子里。

机械厂有大量机床设备出现问题,或许这些东西是用来修理机床的。

看完全部内容,方博年拿出笔,在上面写下自己名字。

明天,县机械厂来市里领取物资。

计划经济尚未进入尾声阶段,县机械厂需要的电子元件和钢材等生产物资,市里会以生产任务的名义调拨给机械厂。

“县机械厂把他招进去,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等到林凯峰走后,方博年双手背后来到窗前。

刚刚进县机械厂工作,林凯峰就放了个大卫星。

用什么东西创汇不好,非要用这两种东西。

搞好了是民用商品。

搞不好,就是战场上的大杀器。

不过。

林凯峰说得也没错。

龙国对外出口的商品是空的液化气罐和钢管。

买家怎么用,龙国确实管不了。

毕竟,桑国付了钱,东西就是人家的。

另一边。

林凯峰骑着陆长顺自行车,一路风驰电掣地从市里回到县机械厂。

直奔厂长办公室。

“三叔,方主任将咱们需要的生产物资全部批了,明天厂里去市里领物资。”

正和陆长顺谈工作的副厂长牛永贵,和颜悦色地将林凯峰叫到椅子上休息。

亲手给林凯峰打了一杯开水。

“老陆,你这位外甥女婿真是了不得,不但帮咱们找到出口渠道,还能说服方主任。”

“你可能不清楚,方主任和你一样,也当过兵。”

“咱们这点小心思,根本瞒不过他。”

陆长顺笑容满面地拍了拍林凯峰的肩膀。

让他今晚早点休息。

明天和陆长顺一块去市里接收物资。

林凯峰摇头道:“三叔,这段时间,我恐怕哪都去不了。”

“为什么?”

陆长顺不解道。

“向桑国出口液化气罐和钢管,多少有些犯忌讳,这样的冒险生意,我估计未必能持续下去。”

林凯峰侃侃而谈,提及桑国的不利局面,恐怕不会持续太久。

因此,不能将液化气罐,当成唯一的出路。

需要再搞一个新的创收商品,收音机。

闻听此言,牛永贵和陆长顺倒吸一口凉气。

收音机是什么?

纯纯的工业品。

收音机不但价格昂贵,更要有大量的工业票。

结婚必备彩礼,三转一响中的一响,指的就是收音机。

陆长顺始料未及地看着林凯峰,问道:“凯峰,你还会做收音机?”

“收音机的构造并不复杂,核心是电路板,我在物资清单后面,列入了大量电子元件和工具,为的就是这件事情。”

“我保证能在十天左右,手工制作出一批收音机。”

“等到半个月后,咱们完成出口任务,马上对机床设备进行维修,购进一批设备,将收音机当成咱们的新商品。”

用收音机出口创汇,林凯峰认为是十分不现实的想法。

西方各国早就普及了收音机。

电视对西方来说,都不算稀罕东西。放在国内,收音机的地位有了完全不一样的变化。

一物难求,价格高昂。

而且还是结婚的必需品。

这一次,林凯峰的创收目标是国内。

“收音机这种工业产品,真能通过手工制造吗?”

牛永贵半信半疑。

林凯峰想了想,语气笃定地说道:“牛副厂长,只要您肯帮忙,制造收音机这件事情,保证十拿九稳。”

“我?”

牛永贵愣住了,下意识地说道:“我能帮什么忙?”

“我记得咱们聊天时,您说您爱人在木材加工厂上班,要制造收音机,除了有电子元件,还要有制造机体的塑料。”

“塑料这东西,咱们暂时弄不到,我建议因地制宜,用木头代替塑料机体。”

“木材加工厂应该有不少会木工活的职工吧?可以请他们帮咱们制造机体。”

“收音机不但能成为咱们厂的创收商品,还能让县机械厂的身份地位,得到全面的提高。”

“不再是上级领导眼中的包袱,变成领导重视的重点厂家。”

林凯峰淡淡一笑。

手搓别的机械类商品,可能有些困难。

但在材料和设备齐备的情况下,人造收音机一点问题都没有!

牛永贵和陆长顺互相看了看。

二人年纪加在一起快一百岁。

完全跟不上林凯峰的思路。

更不明白林凯峰话里的意思。

收音机能让县机械厂变成重点单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