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564章 二战典故,米国功勋船厂今何在?

新闻发布会现场。

戴维斯将发言权交给了林凯峰。

该敲边鼓的地方,洛克菲勒家族已经帮林凯峰敲完。

剩下的场面,就要看林凯峰的个人本事了。

如果连眼前记者都说服不了。

洛克菲勒家族将重新考虑,要不要拿出全部力量,协助林凯峰度过这场风波。

拿过话筒,林凯峰淡定如常道:“各位记者朋友们,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参加今天晚上的新闻澄清会。”

“几天前,索尼集团总裁野田次郎,公开宣称我是战争贩子,我们龙国即将变成第二个苏盟。”

“对此,我只有一个回答,想象力过于丰富。”

“提出这个论点的野田次郎先生,很适合去做脱口秀演员,又或者去当电影编剧,可惜,他选了一条最不该选择的职业,商人。”

“凭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一定能编写出比《星球大战》,《ET外星人》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剧本。”

“哈哈哈……”

现场数百名来自各国的记者,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星球大战》和《ET外星人》两部电影,是米国的电影业的骄傲,更是米国的文化符号之一。

属于是经典中的经典。

林凯峰讽刺野田次郎,能够编写出比两部电影更加精彩的剧本。

骂人骂到让人捧腹大笑。

林凯峰接下来的发言,肯定更有意思。

“先生们,女士们,北方机械集团确实有军工牌照,也确实经营有军工生意,我想问问大家,经营军工生意有罪吗?”

“米国经营军火生意的企业不计其数,欧陆国家也有一大批的私人军工企业,按照野田次郎先生的说法,做军火生意的企业是战争贩子,是人类和平的破坏者,啧啧啧,我认为最应该感到愤怒的不是我,而是摩根先生。”

听到这句话,记者们纷纷止住笑容。

好一招借力打力。

摩根家族怎么起家的?

军火生意!

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米国通过出口军火赚得盆满钵满。

摩根家族是米国最大的军火承包商之一。

一战时期,摩根家族独自承包了英伦和高卢的军火订单。

前不久。

野田次郎指责林凯峰是战争贩子,龙国将变成第二个苏盟。

大批米国媒体跟踪报道,通通出自于摩根家族的授意。

没曾想,林凯峰来了一招借力打力。

将摩根家族的老底掀了出来。

如果野田次郎的论调是正确的,出口军火是在破坏世界和平。

摩根家族又该如何自处?

林凯峰嘴角上翘,继续说道:“米国是一个经济发展,资本运作完善的国家,更是一个能够容纳所有生意,包容各种新生事物的国度。”

“我真的很难相信,出口军火等于战争贩子,这样的言论,会在米国大有市场。”

说罢,林凯峰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军火生意和其他生意,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都是出售商品,获得利润。

况且。

龙国不是第一次向巴羊国出口武器。

之前的许多年里,龙国始终和巴羊国保持着武器出口关系。

这一点。

国际社会清楚,米国官方更加清楚。

林凯峰不动声色点出。

是米国首先担任媒人。

促成龙国和巴羊国的大规模武器出**易。

龙国向白鹰国出口军火,是在破坏世界和平。

米国这位媒人,不就等于是同案犯吗?

每次军火交易,龙国会将一份出口备忘录交给米国官方。

“众所周知,我们龙国一贯反对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入侵,更反对通过武力解决问题。”

“提倡坐下来,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消除矛盾。”

“和人方便,自己方便,既是我们龙国的主张,也是北方机械集团发展的座右铭。”

“某些国家和企业却是在逆向而行,通过商业手段,达成军事领域无法……”

讲到这儿,林凯峰叹了口气。

戴维斯说道:“林先生,请你继续讲下去,我保证没有人会打断你的话。”

“用我们龙国话来说,做人要有做人的底线和原则,不可能狗咬你一口,你也去咬狗一口。”

“偏偏,有些国家表面和贵国合作,嘴上说是米国最好的朋友,干的却是坑害朋友,给朋友找不痛快的下三滥行径。”

“布鲁克林造船厂这件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

“与其说是商业合作,我更认为是一种无言的报复,对于米国尊严的羞辱和践踏。”

林凯峰痛心疾首道。

“布鲁克林造船厂?你们谁听过这家船厂?”

“耳熟,我好想听说过。”

“不用想了,布鲁克林造船厂曾经是军工船厂,依阿华战列舰的诞生地。”

“依阿华战列舰的诞生地!我好想明白了,这家造船厂是不是被岛国企业收购了。”

各国记者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布鲁克林造船厂,米国最大的军用船厂之一。

三十年代,布鲁克林造船厂具备制造大型战舰的能力。

二战时期。

米国遭遇岛国的无耻偷袭,海军舰队损失严重。

为了一雪前耻,米国将工业体系全部转入战时状态。

布鲁克林造船厂成为了海军部下属军工船厂。

其他船厂忙着制造巡洋舰,驱逐舰,航空母舰的时候,布鲁克林造船厂则专心生产一种军舰。

排水吨位超过四万吨的超大型战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

倚靠着庞大的工业体系,远超岛国十倍的军舰,米国全歼了岛国的舰队。

两颗蘑菇弹送到岛国,将几十万岛国人变成了米国的熟人。

投降签署地恰好在一艘依阿华战列舰的甲板。

时过境迁。

为米国取胜立下赫赫功绩的布鲁克林造船厂,七十年代变成岛国人的资产。

尘封的记忆被打开,现场的米国记者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米国海军的骄傲,更是战胜岛国的重要支柱。

岂料。

米国通过海军赢得了战争。

二十年后,岛国开始了他们的经济反击。

曾经帮助米国赢得战争,生产依阿华战列舰的船厂,先是被岛国企业抢走了大部分订单。

随后。

布鲁克林造船厂陷入经营危机,被海军部出售给当地市府。

历经了几年的沉沦。

岛国企业主动找上当地市府。

投资将造船厂改成了工业园。

彻底埋葬了这座功勋卓着的大型船舶企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