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活86:棚户区里的逆袭 > 第二章 腾挪

重活86:棚户区里的逆袭 第二章 腾挪

作者:云中锦衣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0 09:26:25 来源:书海阁

腾挪2

对自己进行强烈心理暗示,并且给自己喂下了加强版的心灵鸡汤后,周晨光感觉到饿了。

他赶紧走出姐姐的西屋,来到中间的屋子,这里就是东北俗称的外屋地。

它是入户门的地方,然后,在一进门的右手边,是一个地炉子,是炒菜做饭的地方,也是烧土暖气的地方,直接连接东屋的火炕。有的人家,进屋的左手边,也会搭一个地炉子,连接西屋的火炕。周晨光家的西屋,连接的地炉子拆掉了,只是接了一根土暖气管子入户取暖。

炉子里压着湿煤面子,维持着一点温度。炉子上盖了炉盖子,是那种一圈比一圈小,一共三个圈的那种。在炉盖子的边缘,放着一个大铝锅,掀开锅盖,里面一个搪瓷盆,坐在五公分高的温水里,里面是满满的高粱米饭。

这些高粱米饭,实际是高粱米粥捞出来的。每天早上五点,周晨雨起来之后,就先生火烧水熬上满满的一大锅粥,煮到快七点的时候,她也洗漱完毕,将家和自己基本收拾完了,粥也煮好了,然后她拿大笊篱将锅里的高粱米粥捞出来沥干,装进搪瓷盆里,一部分她装进饭盒,带到单位,是她中午饭,剩下的,就是周晨光的午饭和姐弟俩的晚饭。米汤就是早上的早饭。炉盖上烤几个馒头,配上咸菜疙瘩。

周晨光喝了一大碗粘稠的高粱米米汤,就着咸菜疙瘩,吃了两个馒头,唉,要是再来个茶蛋,就这营养早餐,跟后世又能有什么区别?看来,改善生活,先从早餐开始,先把这一个茶蛋的差别抹掉。千万不要小看一个茶蛋啊,那些湾湾人,一直以为我们吃不起茶叶蛋的,可见,在他们看来茶蛋是很贵重的。嗯,很贵重,我现在确实吃不起。

吃饱喝足,周晨光到姐姐的西屋,拉开抽屉,拿出了家里的粮本,十元钱夹在粮本的折页里。这个月,有特殊供应的两斤江米,两斤精白面粉。作为春节福利。周晨雨今天的指示就是把它们买回来。

周晨光看见了姐姐给他提前预备好的两个面口袋,都不大,跟个枕头套似的,周晨光找到自己屋里大箱柜上军挎,把粮本装在军挎里,自己背上军挎,手攥两条面口袋,就锁门离开了家。

粮店和供销社都在一起。是一趟高高的平房,就在铁路的油毡纸厂的厂子前面,这里也是干打垒300户片区与砖房结构的500户片区的结合部。

周晨光走过来的时候,见粮店前站着三个大妈,都在议论纷纷的,不知道说什么。这时,又一个大妈从粮店里走出来,三人围上去问她:“咋样?行不?”“卖你了吗?”“大妹子,咋样?”

那个后出来的大妈,一脸沮丧,“不行,咋说也不卖我。”

周晨光来了好奇心,凑过去,“大妈,咋回事啊?”

这个大妈见周晨光满脸掩不住的好奇,非常有不弄清楚就不走的架势,再加上自己也确实心里窝火,想找人倾述,就对周晨光说:“大侄儿,是这么回事,这个月不是给咱们一户二斤江米,二斤精粉吗?我儿媳妇刚生了孩子,得多补充细粮,她奶水也不够,我就想一样多买二斤,粮店说啥也不卖我。咋求情都没用。”

“大妈你那不是白耽误工夫吗?粮店卖你了,别人再来买,也想多要,他们咋答对啊?一样河不能冻两样冰。找他们肯定不行啊。”

“你咋和他们说的一样一样的?你哪伙儿的?”

“大妈,这说明道理是一样的啊。论讲理,咱们都得守这个道理。要我说啊,你就没整明白,想多买,不能用求粮店的办法。”

“你有招吗?你快跟我说,我好好谢谢你。”

“大妈,你以后想多买,就在门口等着,跟来买粮的商量,要是有的人家,一时半会不需要,就先匀给你了。”

“你说的倒是个招,可这几天,谁家都想自己用,谁能卖我啊?”

“大妈,主意是我出的,我就负责到底,今天咱们娘俩遇到了就是有缘,你拿我粮本,我家这份先给你买了。”

“大侄儿,马上过年了,你家不用啊?你把细粮指标给出去,你家大人不说你吗?”

“大妈,我家就我和我姐,父母都没了。我们姐俩吃啥都是过年,吃不吃的真无所谓。咱们还得可月科里的孩子先来,这细粮你就买了吧。”

这时,那三个大妈凑过来,“哎呀,你是300户那边的吧?”

“你爸是不是姓周?你妈姓王?”

周晨光对突然拥过来的大妈三人组还是惧怕的,赶紧点头,“对,对。是姓周。”

这时,这三人又对这位大妈说:“哎呀,这孩子他父母,那可是好人啊,一劳朴实,不说咸不道淡的,就住300户最把头那趟房。”

“可惜了了,好人就是没好命啊。”

“幸亏俩孩子都大了。”

周晨光赶紧对大妈说:“咱们赶紧进去买吧,我等会儿还有事。”

这位大妈赶紧跟周晨光走进粮店,不再与三位大妈言语纠缠。这时,粮本递上去开票,划标记,大妈对周晨光说:“小周,我姓孟,我住500户二组,啥时候你上家串门来。”

“行,我啥时候去看看小侄儿去。我最稀罕小孩儿了。”

“哈哈哈,那你去吧,我孙子白胖白胖的,可招人稀罕了。”

拿着粮本和小票,离开窗口,到了付货的地方,一个胖墩墩的姑娘看了看粮本,问周晨光:“你把细粮给别人了,你姐知道吗?”

“啊?这位大姐,你谁啊?”

“小光你敢装不认识我?你以为我不敢打你咋的?”

周晨光的脑海里猛然浮现原主记忆,哦,是姐姐的中学同学,郭丽娟。

“郭姐,我错了。我不是跟你开玩笑吗?我寻思别在你上班的地方跟你套近乎,省得你犯劳动纪律啥的。”

“净瞎扯,我问你呢,你姐知道不?”

“知道啊,我孟大妈刚有小孙子,我们姐俩也没啥随礼的,就把这细粮让给他们家了,咋的?你粮站还管这个?”

“哦,那行吧。我给你装米。”

给孟大妈装完米和面,周晨光就和郭姐告别,“郭姐,我走了,你啥时候不忙,上我家去玩啊。”

“你走吧,告你姐,我这礼拜天也休息,到时候我找她逛大楼去。”

“行,知道了。”

出了粮店门,这时,门口的情报三人组,已经散了,周晨光轻出了一口气,好家伙,街道大妈的战斗力,实在是惊人无比,稍有个风吹草动,都能在她们的火眼金睛下无所遁形,估计自己这一出让细粮的举动,一定能成为未来三天内,她们穿街过巷,出没300户,500户周边的经久谈资。

这时,孟大妈从她一直挎着的一个柳条筐里,拿出四包红纸封着的鞭炮,递给周晨光,“小周,今天大妈太感谢你了,这几挂小鞭儿,给你过年拿着玩,放时加小心啊,别崩着手。”

“大妈,别给我啊,你家不留着放啊?”

“放啥放,给我孙子吓着咋整?就给你了。”

“那谢谢孟大妈了。”

“谢啥谢,大妈还没谢你呢。”

“那孟大妈,咱先再见?”

“行,行,你走吧,啥时候上家串门啊。”

“好嘞。”

周晨光将鞭炮放进军挎,向家走去。

周晨光的家,是300户最靠边的一趟干打垒平房。而且是唯一仅两户挨在一起的平房,从他家的房子向南,依次排列了十几行平房,都是八家,六家挨着的不等,周晨光家的这趟平房是最短的。

短就有短的好处,周晨光家的房子院墙外侧西边,出现了好大一块空地,在周爸活着的时候,他在这块地上,种满了高粱,每年在工作之余,就化身农民,耕种,除草,收割,不过,收获的高粱米,除了送人,被鸟偷吃,真正到了家里,并没有多少,用周妈的话说就是:种一坡,收一车,驳一簸萁,煮一锅。

周爸逝去,这块地也撂荒了四年。现在,这片空场,成了300户的孩子们,绝好的聚集地,什么撞拐子啊,骑马杀仗啊,摔跤啊,扇啪唧,弹玻璃球,等等等等,都是在这块场地上发端。

周晨光走回家的时候,就见前趟房姜大爷家的三小子,正站在空地上转圈,一边转圈一边用脚踢着地上,冻住的土坷垃。

周晨光见这小子面色不虞,满腹心事的样子,就大声问道:

“小三儿,小三儿,咋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