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怪力乱神集 > 第286章 鬼当粮食

怪力乱神集 第286章 鬼当粮食

作者:画虎成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6-10 09:46:47 来源:书海阁

这个故事,是弘恩寺(位于现在的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望楚村西。据说是明朝崇祯朱三太子出家的地方。)清朝乾隆时期的僧人明心讲出来的,是真是假,看官们自己分辨吧。

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

从前,杭州的上天竺(也叫上天竺法喜讲寺、法喜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里有一位老僧,有一天在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到了阴曹地府。

老僧一到那里的时候,就看见许多面目狰狞的鬼卒,正驱赶着好几千个鬼囚,到了一所很大的官署外面。

那些鬼囚都被鬼卒扒掉了衣服,而且双手反绑在背后。

那里有一位官员面朝南坐着,官员的一个手下,拿着花名册在点名,被他点到名字的鬼囚,被依次押到前面接受检查。

检查的时候主要是看那些鬼囚皮肤是否白皙细腻、身体是胖是瘦,就像是屠宰场上买卖猪羊那样。

老僧感到很奇怪,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这时,他看见了一个小吏,有些面熟,就站在离那个主官稍远一点儿的地方。再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过去相识的一个施主。

于是,老僧就走过去向那小吏作揖施礼后,悄悄地询问说道:“这些都是什么人?”

那个小吏看了老僧一眼,轻蔑地说道:“这些都是粮食!”

老僧更加好奇了:“怎么阴间都是把鬼囚当粮食的吗?”

那小吏笑道:“阴间的鬼,通常都是靠人间祭祀的食品,来填饱肚子的,不会吃鬼囚。”

老僧又问道:“那你说这些鬼囚是粮食,是给什么人准备的呢?”

那小吏很耐心地给他解释道:“这些鬼囚都是要给诸重天界的魔鬼们送去的,他们都是用人来做粮食的。

如来佛祖讨厌他们吃人,就运用巨大的神力,震慑收伏了魔王,并让他们皈依了五戒。

可是魔王手底下的部族繁多,并不是全部被收服,经常有魔鬼聚众叛乱。

他们也有自己的理由,都辩解说:‘自开天辟地以来,我们魔鬼吃人,就像是人吃五谷杂粮一样,都是为了填饱肚皮。如果如来佛祖能叫人不吃五谷杂粮,那我们魔众就不再吃人!’

就这样,经常乱哄哄地吵闹不休,魔王也管束不了。

如来佛祖认为,孽海洪波,沉沦在孽海中不能转世投胎的鬼囚越来越多,无间地狱已经容纳不下了。

于是就给阎罗殿下了一道文,让阎罗王将这里的鬼囚移送到魔界去,作为那些魔众的粮食。等他们吃饱了肚子,就不会再去荼毒其他的生灵了。

十殿阎罗王一起讨论,要送什么样的鬼囚过去。大家一致认为:并不是所有的鬼囚都是罪孽深重的,要送就送那些生前作恶多端、危害百姓最严重的。

而那些与百姓的生死,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人间做太守和做县令的官员。这些人,想要造福于百姓很容易,但祸害起百姓来也是既深又重。

只不过,他们的种种罪孽,大多数不是他们直接造成的。用冥司的业镜一照,是谁的罪过就让谁承担。

对百姓危害最大的是四种人:一是胥吏,二是衙门里的差役,三是官员的亲属,四是官员的随从。

这四种人不需要负官员该负的责任,却有官员一样的权力。官员有时为了上司核查政绩还有所顾忌,而这四种人却只知道谋取私利、趋炎附势,依仗官员的权势作威作福。

他们的行为,只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根本不管百姓死活,毫无顾忌地将老百姓敲骨吸髓,熬油滴血。百姓也只能忍气吞声,哭出血泪来都不敢发出反抗的声音。

四大洲内,就只有这四种人的恶业最多。所以现在阎罗殿清理地狱,就正好趁机将他们清出来,送去魔界当粮食。”

老僧继续问道:“既然这些鬼囚,都是要给魔鬼吃掉的,为什么要检查,还要挑挑拣拣的呢?”

那小吏说:“这个事情是这样的,那些白嫩的、柔脆的、体肥的,是供给魔王吃的;而那些粗糙体瘦的,是供给魔众们吃的。因此,在送过去之前,先要选择一番,把他们区分开来,然后再发遣。

另外还要根据他们罪孽的轻重程度,区分开来,作为不同的粮食。

这些鬼囚中,罪业稍轻的,割碎了烹煮炙烤,被魔鬼吃掉也就化为乌有消失了,只不过受一次罪罚而已。

而那些罪业深重的,被魔鬼吃过之后,剩余的骨头抛下来,被那业风一吹,还会恢复本形,然后再次被屠宰烹煮,再次被吃掉,要受到多次惩罚。

就这样,根据他们的罪业程度,受到的惩罚,从二、三次到千百次不等。那些罪业最重的,一天要遭受无数次的化形,反复被屠杀宰割、烧烤烹煮,永无休止。”

老僧听了之后,举起手来,轻抚自己的额头,庆幸地说道:“如此说来,真不如和我一样削发出家算了,这样就不用担心那些了!”

那小吏反驳说道:“你这话说得不对!他们既然有权力可以去害人,也就有权力可以去帮助别人!

在灵山大会上,就有生前做官做得很大的,他们都能造福一方。即使是上面说的这四种人,也未尝没有行善积德,从而逍遥于佛法自在境界的!”

听他这样一说,老僧悚然一惊,顿时就醒了过来。

老僧忽然想到,自己有一个侄儿正在县衙里做差役,他立即写了一封信送过去,叫侄子马上回家,劝侄子改行不做差役了。

上面的这件事情,就是那老僧讲给他的侄子听的时候,明心大师在寺庙里听到的。

梦中小吏的那一番话,初一听起来虽然很觉得荒诞,似乎是编造出来的寓言故事。但仔细一想,神道设定的教义,就是要让人知道有所畏惧,这也是警告世人弃恶从善的一片苦心吧!

所以,也不能批判说,这个故事就是骗人的谎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