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穿越后,我开创了文明 > 第167章 对虎儿岭的统治

穿越后,我开创了文明 第167章 对虎儿岭的统治

作者:肥猫树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0 09:50:51 来源:书海阁

随着人口增加,大焱部落愈发繁荣起来,大人劳作,孩童欢笑,莺歌燕舞不绝于耳。

虎儿岭已然成为了秦鸣的囊中之物,但统一之后尚需要费心思经营和治理。

在这片地区,最重要的资源无非是盐矿 ,除了盐矿之外,虎儿岭因为属于山区从地形上并不利于发展农业。

不过不利于不代表不可以,关于山区农业的问题,后世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梯田。

通过对陶唐、密须、巴卡三个部落的兼并,大焱部落的人口算是突破到1000多人,但仅仅1000多人想要管理虎儿岭包括河谷平原在内的这么大一块地,其实不太现实。

这也是为什么虎儿岭地区长期以来是各部落自治的原因,在通信闭塞、人口稀少不如山中野兽数量多的时代,一个部落的统治范围就是有限的。

传说夏朝诸侯上万,商朝诸侯三千,到了周就只剩下一千八,随着时代发展,单个政权的统治范围变大,诸侯国也就越来越少。

华夏最初的几个朝代想要实现对广大疆域的控制都是通过分封诸侯,但秦鸣不想搞什么分封制。

才这点儿人,分什么分?

其次,作为后世穿越来的人,他很清楚分封制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那怎么办呢?

如果放任不管,用不了多久刚统一的虎儿岭地区就会入住新的部落,形成新的势力。

要知道,其实这附近有各种小型野人群体,他们常年游荡在丛林里以野果、狩猎喂食,居无定所.....如果这时发现一块宜居的土地,周围又没有其他部落的威胁,他们会怎么做?

秦鸣可不愿自己累死累活,最终获益的却是其他人,所以想了很久,终于制定出如下统治措施。

第一步,圈地。

各部落都有在领地边缘做标记的习惯,秦鸣让族人在虎儿岭包括河谷平原已探索到的边缘把石头、木柱以及敌人的头骨垒起来作为标记。

标记底部是垒起石块,石块中间树立着一根木柱,木柱大约两米多高,顶端安放一颗敌人的头骨。

因为没有进行剥皮和防腐处理,头骨安放好后会自行发臭腐烂,模样也变得更加可怕,这样做的确是血腥了一些,但能够起到更好的威慑作用,让路过的野人或心有不轨的家伙知道这片土地是有主的,而且它的主人还十分凶悍,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步,在关键位置设据点。

光圈地没有人口也是不行的,所以秦鸣决定在两个地方设置据点,把族人迁过去生活。

第一个据点秦鸣设置在之前骊连部落的营地附近,那里有一个巨大的盐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绝对要牢牢的握在手里!

第二个据点他选择放在虎儿峰顶,因为那里可以遥望整个虎儿岭地区,有什么风吹草动可以支援和向主营地报信。

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些据点,秦鸣把大焱部落的主营地称作焱城,未来人口增加的话这里肯定是要从聚落发展为城市的。

建在盐矿旁边的据点呢,就称作南虎盐村,简称盐村。

虎儿峰顶不适合人类生存,所以后来秦鸣把据点改成哨所,也就是虎儿峰哨所。

盐村、虎儿峰哨所、焱城三地的位置十分巧妙,呈现出遥相呼应之势,这样一来秦鸣就可以将虎儿岭包括一部分的河谷平原牢牢控制在手里。

但这还不够保险,不同据点的位置太远,用两条腿走传递消息的方式还是太慢了.....

秦鸣的眼眸盯着地图,随即用炭笔哗啦一画。

有句至理名言道。

要想富先修路。

既然嫌传递消息的速度慢,那就把道路修整好!

翻山越岭的速度肯定慢,但如果有一条直道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