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年代:梦入神机他开了挂 > 第317章 那年的房价

年代:梦入神机他开了挂 第317章 那年的房价

作者:慎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8 11:19:29 来源:书海阁

九十年代起步的房地产经济,发展得十分迅猛,若要在其中混的风生水起,需要有一些大背景和小运气,更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赵振东不认为自己家有参与这个的必要。但是囤积一些房子,给孩子们的将来留下一些财富,还是很有必要的。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绝对不变的。未雨绸缪一下子是必须的。

赵振东在北京的房产可不是只有他家现在的住宅这一处,还有十几个小院子,是真正的小院子,独门独院,院子里面有五六间瓦房的那一种。

这些房子都在将来的拆迁范围之内,赵振东要用它们换一些商品房、住宅楼,留着给后代儿孙们收房租用。

想一想吧,每个院子都可以换三到五个两居室的商品房,加在一起是不是很可观?

自己的孙子、重孙子们,天天拎着一大串钥匙,四处溜达收房租,然后回家好吃好喝的,美得像一条快乐的小咸鱼,是不是挺好?他们是不是得感谢一下他们的老祖宗?

所以,当赵小宝他们启程前往上海的时候,赵振东就和他说了在上海置办房产的必要性。

至于说买一些老旧的房子等着拆迁,不可行。上海里弄的那些老阿姨挺吊难缠的。他不想和她们打交道,宁可以后多花点钱图个省心。

刘国栋在经过了两天的早出晚归之后,就把金桥开发区新建楼盘的信息收集的七七八八了。

晚上吃完饭,哥仨就坐到了一起,刘国栋把他的笔记本和他跟人家要来的传单,放在了周有才和赵小宝的面前。

“有才哥,小宝哥,这些都是我收集回来的资料,你们俩看看,咱们买哪里的房子好。”

那个时候浦东新区成立没有几年,金桥开发区成立的时间就更晚了一点。新盖的楼也没有多少栋,不存在选择困难症的问题。

赵小宝自己手里有钱,买一个一两百平的大户型不费劲,但是涉及到投资房产的事情,就需要和他爸他妈商量一下了。

周有才自己手里也有点钱,买个一百多平方的房子没问题,但是要买一个二百多平方的房子,钱就不够了。

他想买大房子,将来他媳妇儿来了,他们要在这里生儿育女,而且他想让他老丈母娘来给他媳妇儿伺候月子。

因为他老丈母娘没有工作,而他爸周大春和他妈赵山花在北京,不可能过来给他带孩子。

刘国栋其实是无所谓的,买不买房子都行,他也不着急娶媳妇儿。好男儿志在四方。娶媳妇儿只会耽误他拔剑的速度。

但是周有才都告诉他了,买房子是为了将来房子涨价了,卖掉好挣钱。是投资行为。他要是不打电话告诉他妈一声,他妈肯定饶不了他。

赵山花、赵山杏和赵振有都接到了自己家儿子打来的电话,都来找赵振东商量到上海买房子的事情。赵振有还把赵振德给找来了。都是兄弟,谁也别把谁给落下了。

姐妹兄弟五个人坐在一起,还有五个闲杂人等,就是周大春和刘卫军,孙杰、李慧娟和鞠芳菲。

赵山花说:“小柱子,有才他们打电话回来,说是准备在上海买房子。还说是你的意思。你给我们大伙说说,是个什么样的章程。”

兄弟姐姐们都瞅着他,买房子可是大事情,动辄几十万块钱,而且房子还是在上海那么远的地方。

赵振东环顾四周,拉开了架势说道:“大姐,让有才他们在上海买房子,确实是我提议的。为什么呢?

因为上海浦东新区以后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人口也会越来越多。相应的房价就会越来越高。

以前的单位福利分房,现在已经转向了有偿分房(有偿分房就是单位出钱购买商品房,然后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本单位职工,属于变相的福利分房,只不过不是以前的一分钱不花了),将来就会变成纯粹的私人出钱购买商品房。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买房子的人会越来越多,房价会越来越高。

咱们趁着现在房价低的时候,多买几套房子,搁在手里,等将来房价涨起来了,转手再卖出去,就能挣一笔钱了。”

赵山花和赵振有他们互相看了一眼,心存疑惑。

赵振有说:“柱子,大哥不是质疑你哈!是我们大伙有些不明白。你说房价会越涨越高,这我们相信。物价都上涨了不少嘛!

但是,人家房地产公司不会自己继续盖房子卖吗?老百姓买房子为什么要买咱们手里的旧房子呢?”

“大哥,你说咱们家从农村出来,到县城,到滨海,再到北京,为什么要买旧房子呢?”

“因为没有卖新房子的啊!”

赵振东笑了,跟他们要把这个道理讲清楚,需要浪费点口条。这是思想上的差异。是那个时代的普通人普遍的想法。

甚至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想过买房子还能挣钱。在他们的心里,房子就是住的地方。至于钱,需要存起来,吃利息,慢慢花。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嘛。

电视和报纸上一直说要解放思想。

谁先解放了思想,谁就能先发财,人家南方的女子炒房团,炒遍了全国,发了大财,不是没有原因的。

“大姐、大哥,你们知道北京现在的房价是多少吗?”

这个他们知道,他们公司附近就有不少新的在建楼房,工地附近挂着大红的条幅,还有人给他们发个粉色的宣传单,粉色的一张小纸,很简陋的印着那么十几行字。

赵山花说:“我们厂子那边的新楼房是三千块钱一平方米。”

赵振有说:“我们那边也是三千块钱一平方米。”

赵振东说:“那你们知不知道咱们老家那边的新楼房多少钱一平米?”

赵山花和赵振有他们都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李慧娟说:“我知道,”

她和她妹妹有联系,经常通信,有时候还打电话。

“咱们县城百货大楼那块的新楼房,是三百二十块钱一平方米。”

那是她们县城的黄金地段。

赵振东问赵振有:“大哥,北京的房价和咱们老家的房价相差这么大,你说那些在北京买房子的人,是不是傻?他拿钱到咱们老家那边买房子多好?买个大房子,还能剩下不少钱,存银行吃利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