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卫小娘翻身,做了郡主婆婆 > 第249章 王家布局

卫小娘翻身,做了郡主婆婆 第249章 王家布局

作者:笛斓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7-10 10:50:12 来源:书海阁

只是也不敢当着王老太太的面说:“大妹妹自己做下人命事,最后害了自己,跟盛家什么相干。依儿媳看,大妹妹也该吃吃苦头,受受教训,以后做事就有分寸了。”

王老太太听见王舅母不向着大女儿说话,言里言外还觉得是她咎由自取,气的浑身乱颤,直接把一杯茶泼到王舅母脸上:“后宅阴司这种事,哪个大户人家没有,你大妹妹在康家都被骑在脖子上拉屎了,庶子女多得都认不过来了,还不能反抗了。什么叫吃吃苦头就长了教训,你的意思还是你大妹妹保护自己,还是罪有应得了。”

王舅母被泼了茶水,鬓边头发也有点乱了:“母亲说的是,后宅阴司的事谁家都有,但是没有一家动不动小妾出人命的。也没有出嫁的女儿动不动让娘家给擦屁股人命官司的事的,官人才智本也不比盛家姑爷差什么,盛家姑爷如今是三品,掌管学政,官人却是五品,难说不是受了大妹妹的牵累。”

王家老太太早已气急:“你竟敢对婆母不敬不顺,给我滚出去。”

王老太太身边的妈妈给王家舅母使了个下去吧的眼色,她在王老太太身边伺候一辈子了,自是了解老太太的,自是知道老太太心情烦乱,才会对王家舅母如此疾言厉色。

王家舅母擦着眼泪,从老太太房里退出去了。

从老太太屋子出来,王家舅母整理了一下头发和衣领,表情一凛对身边的丫头说:“咱们回去吧。”

对于这两个小姑子,王家舅母巴不得康姨母在内狱里受罪,自己丝毫不可怜,实在是当初欺人太甚了。对于小妹,虽然也是在婆母面前说过坏话,但终究人不算坏,也护着娘家,出嫁后跟自己来往的不错,并没给娘家添过麻烦,她不愿意失去小妹这门亲戚,以后定是要继续来往的。

小妹虽然一时糊涂,犯下大错,娘家庇护不了,但是盛家也只算是小惩大诫,并没做出休妻的举动,伤害王家的体面,将来回到盛家团圆,小辈的谁还会提起今日之事。此事也就翻过去了,老太太如果心地通透,自是应该明白,怎么做才是对王家最好的。

如今看来,老太太不但一意孤行,还要拉着官人,拉着整个王家一意孤行。该如何阻止呢?她也该好好想想了。

晚间,王家舅舅一回府就去了王老太太屋里。

“如何?打听出来了吗?”

“母亲,此事还真不是盛家动的手脚,是西南那边收不上预期的赋税,把持在当地官员手里,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官家大发雷霆,这才委派了盛家哥和苏大人一同去西南分别任职茶事司和买马司。”

“真是狗屎运,西南那边还有哪些咱们自己人?”

“四川那边,成都府的主事是儿子的同科狄大人,跟盛家哥不是一个体系,又算同级,怕是牵制有限,嘉定府的府尹是父亲的门生米大人,眉州的知州如今是当初祖母生变刁嬷嬷的孙儿贝大人,米大人和贝大人,尤其王家对贝家有恩,又掌着眉州,会十分得力,绵州当初父亲母亲为官两届,当地的茶叶大户明家,首富戴家,母亲书信一封怕都是能有些情谊的。”

“好好,有这些人,我就不信治不了盛家一个毛头小子。”

“盛家跟咱们王家是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母亲真的想好了,要跟盛家撕破脸,小妹将来可是还要回到盛家的。”

“如果不让盛家认识到王家的厉害,他家还真以为王家势弱,以后更要蹬鼻子上脸了,你妹妹回了盛家也没好日子过。你大妹妹可是还在内狱服役,如果你父亲在,什么盛家,什么康家,给他们十个胆子都不敢这样作践我的女儿。”

“康家倒还罢了,盛家儿孙、姑爷得力,眼瞅着下一代就位极人臣,这榕哥要不是被官家看重会直接点名委以重任吗?还有柏哥来年整个汴京都在他治下,别人恨不得有一门这样的亲戚,眼热的多着呢!”

王老太太听着王家舅舅的起的怒眼圆睁:“我看你和你那媳妇一个心思,都是只顾自己,不顾妹妹死活的哥嫂。”

王家舅舅见母亲动怒,他本身在母亲面前就一贯的庸懦,赶紧跪下道:“母亲保重身体,儿子一切照母亲的吩咐做就是!”

盛家

盛弘在看了榕哥治茶的文章之后,父子俩时而聚在一起商讨釜底抽薪的办法,其他能为榕哥在成都府展开公务有利的人、建议,府里也在慢慢积攒着。

向兰的婚礼越来越近了,长柏海氏已经来信,为了赶上向兰的婚礼,夫妻会带着三个孩子早点交接完公务,从金陵出发,在节前赶回汴京。长枫新的任命是广州,夫妇二人也会带着两儿一女在八妹婚前赶回汴京,只是因京城距离广州路途遥远,年后过了初五就得开拔去广州,团聚的时间有限。只有华兰夫妇,因为是武官驻扎地方,轻易调动影响稳定,继续原地留任。

盛老太太看着几封家信,眉开眼笑:“府里好久,人都没这么全了,柏哥家的三儿子和枫哥家的两个儿子都是任上出生的,咱们都还没见过面,这下可是要好好团聚一下。只是这么多孩儿,独缺华儿家,有点美中不足”卫夫人劝道:“大姑娘如今跟大姑爷在任上,事事如意,虽不能团聚,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惦记,将来总会迁回京的。”

“卫夫人说的是,今年过年咱们府里好好过个年。”盛弘恭维的说。

“向丫头的嫁妆单子,做的怎么样了。”

“春儿,回绮霞苑,把单子拿过来给老太太看一下。”

“段家来请盛家去看新房,弘儿准备定什么日子。两三天了还没见你有动静?”

“母亲,去看房子得当家的主母、主君去才合适,或者女方姑娘的做主的哥嫂去都行,如今大娘子不在府里,卫夫人去多少于理不合,母亲又年事已高,对外早已不过问世事,如今柏哥和朝云、枫哥令仪都不在,儿子思虑再三,想派榕哥和她媳妇过去把把关就行,毕竟段家和柴家是勋贵世交,有些话也容易说的多。”

“只两个小辈过去算怎么回事,长辈也是要去的。向儿是卫夫人的亲生女,这几年又掌管盛府的家事,大娘子在礼佛也是外面的人都知道的,没有于理不合这一说,就你和卫夫人带着榕哥和婉婷过去看吧。”

盛弘还想说什么,终是躬身:“儿子听母亲的。”

春儿此时拿了向兰的嫁妆单子,卫夫人接过,来到老太太身边一行一行指给她看。

“老太太请看,这是泉州水田庄子六百亩,是按盛家的规矩出的,我看这一辈大姑娘和五姑娘都是八百亩,明儿是五百亩,向儿因为有朝廷赏的一份,盛家的就把这块六百亩的水田给向儿了。”

并没逾矩超过嫡女,老太太听了点了点头。

“蜀州的八百亩水田是妾身给向儿添的。”

“接下来,是向儿商州的封地上一千亩的庄子,当初乱事刚定时官家赏的京郊的一个七百亩的庄子。田产很是不少了。”

“接下来是房契,京城清溪巷三进宅邸一栋,是妾身自己的钱银置办的,商州有座郡主府,是官家御赐的,金陵五进宅邸一栋是妾身娘家妹妹和弟弟和送外甥女的。”卫夫人给向兰备嫁,其实是比照婉婷的嫁妆单子,但是方方面面略逊色一些,不好差太多,但也不能好过婉婷,毕竟俩人虽然都是郡主,但是郡主和郡主也是不一样的。

“我老婆子在西安府还有座五进宅邸,也写进单子里。”

老太太命令道,老太太本来的心思向兰出嫁,她也是要出一大部分的,但是如今显然用不着自己刻意添什么,庄子是很足了,将来把段家聘礼里的添上,自己再添要超过婉婷了,于是想到了西安府的那处宅子。

“老太太有这三座宅子已经很不少了,蜀州庄子上还起了一座三进小院,妾身犹豫着要不要写上去。”

“都写进去吧。”老太太不容质疑,盛弘也摆了摆手,示意卫夫人别再说话。

“接下来,是封地每年三分之一的赋税,作为一列写进去了。官家给的郡主仪仗还有规制的护兵也下来了,就安顿在前院了,也列在单子后面了。”

“婉儿,这部分的支出是怎么核算的。”

“护兵的支出是朝廷每月发给孙媳银饷。”

老太太听了点头不语,听卫夫人接着往下说。

“铺子一共是三十家,除了按规制盛家女儿出嫁给的,其余的都是妾身添的,还有几家是用官家前几年赏给向儿的银钱,陆续开业的。”

“房妈妈,回头把我老婆子的铺子账本拿来,再给向丫头添上五家铺子。”老太太想起当初婉婷是陪嫁了将近四十家铺子,三十家似乎略不足。

卫夫人又要说什么,房妈妈颜色阻止了:“都是老太太的心意,当初几个姑娘出嫁老太太都添了个人的铺子的。”

“再下来就是家具、摆件、梳具、金玉珠翠、珍珠玛瑙首饰二十盒,分装在五个檀木箱子里了。四季衣裳三十六箱,布料、丝绸、凌布、毛皮若干,药材、人参若干、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字画古董若干……”

“最后是黄金三千两,银票两万两。金子是官家赏赐用剩的,银子有官家赏赐的,有盛家规制的一些,老太太的一千五百两添进去了,妾身添了些进去,凑了两万两。”

其实官家赏赐的黄金还剩了五千两,但是婉婷当初嫁妆是三千两,也不好高过她,卫夫人想着另外两千两不写进嫁妆单子,宋代金子兑银子,一比十,卫夫人打算直接兑两万两银票给向兰压箱底带过去。

三日后,段家额聘礼单子连同聘礼也到了,直接抬到了寿安堂,琳琳琅琅摆了一院子。段家的人走后。

卫夫人指挥着祁妈妈带人点完数后,进屋把聘礼单子给了老太太。

只见礼单上写着:

北雁两只

金钗三十六对

金镯三十六对

金披坠三十六件

金玉、珍珠、点翠头饰六套

翡翠首饰三十六套

苏绣三十六福

蜀锦六十匹

红菱一百六十匹

黄菱一百六十匹

帛两百匹

布六百匹龙凤礼饼两对

椰子、茶叶、芝麻、槟榔若干

鹅两对

鱼一对

海味∶鲍鱼、海参、鱼翅、鱼肚、瑶柱、蚝豉。

京果∶生果、龙眼乾、荔枝乾、合桃乾

斗二米

龙凤烛两对

对联两对

金三百

银三千

湖州水田庄子八百亩

……

房妈妈看完道:“段家事办的尽心,一看就是诚意娶宗妇的仪式。”

“看段家的态度,想来会好生待我的孙女。”

“八姑娘会过的好的。”

“老太太,先放一放向丫头的事情,妾身有句话跟老太太商量。”

“说吧,什么事情还能重要过向丫头的事。”

“栋哥,如今十三了,又中了秀才,该是给他开院子的时候了。”

“这倒是,按说年初就应该给他分个独立的院子了,只是各种繁琐事不停,就耽搁了。你有什么主意。”

“妾身能有什么主意,一切听老太太的,之前林夫人住过的梅花坞,还有听雨轩南边的倚竹院都不错,不知道老太太觉得如何?”

“倚竹院,之前榕哥的结拜兄弟富家哥几口子住过一段时间,后来搬走后,基本就是客院了,以后就把它作为孩子们同窗借宿的院子吧,不要挪作他用了,就让栋哥去梅花坞吧,在花园西北角,虽面积不大,但是风景别致,离我老婆子也近。”

“老太太说的有理,那妾身就按照当初榕哥分院子时候 的情况,把梅花坞里外重新修葺装一番,家具桌凳摆设也按照栋哥的喜好安排。”

“就这样着手弄吧,院子里伺候的人都要考察一番,至于数量跟榕哥当初保持一致,派两个做饭的婆子,贴身伺候的还用原来的丫头,房妈妈把翠蝶安排过去帮着栋哥管理梅花坞支出,小厮书童也还用贴身的,其他的卫夫人给安排吧,只记住一条,万事都没有科考重要。”

“妾身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