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唐混子 > 第217章 史学家的谎言

大唐混子 第217章 史学家的谎言

作者:可乐变汽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0 10:59:09 来源:书海阁

骊山,自古以来是苍荣之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大唐时期属于潼关县,后改名为临潼县!

属于秦岭山脉的一个分脉,秦岭山脉从古代术士口中相传,此地乃天龙化身的葬骨之地,而骊山就属于龙首之处!

骊山海拔1302米,东西两面延绵25公里,由东西绣岭组成,是秦岭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内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山式逶迤,树木葱茏,远远看去犹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

相传,在上古时期,女娲的“炼石补天”之地就是在骊山,然后才创造了人类,三皇五帝都是其子孙后代,而百姓为了纪念其炼石补天劳苦功高,又称其为“骊山老母”,其死后葬于骊山之阳,今蓝田县内!

西周末年之时,我们小学时候学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也是在骊山,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周幽王下令点燃了烽火台,看着劳累奔波而来的降士博取没人一笑,由此而名留青史,导致后来西周暴乱,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却无人再来,自此西周灭亡!

而最让我们骄傲的秦兵马俑也是在此,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在骊山脚下,也是因为此地渭河玉带环腰,又是龙首之地,想要以此来吸纳天地之气,佑其后代能千秋万载,只是风水一说也没能顶住秦朝的灭亡!

而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唐玄宗信奉道教,常来骊山的老君殿敬奉老子,又在骊山的温泉宫与杨贵妃相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被迫逃离长安,杨贵妃在马嵬坡被害。唐玄宗后悔不已,曾多次梦见杨贵妃,还在骊山上建了一座明圣宫,以祭奠杨贵妃的亡灵。

而在现代史上,着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于骊山之上。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为了促成国共合作抗日,联合部队包围了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这一事件震惊中外,后来经过周恩来等人的斡旋,蒋介石被释放,并答应停止内战,联合抗日。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骊山的一段传奇。

骊山的来历,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的由来,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骊山,是中华民族的一座精神丰碑,是一部浓缩的历史教科书,是一幅绚丽的文化画卷。

……

……

骊山距离长安城二十公里,房俊策马啸西风感受下古人的驰骋之感!

但是往往想法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没走多久房俊就不行了,两腿被磨的火辣辣的!

虽说这段时间房俊的骑马技术越来越好了,也掌握了一点马背技巧,但是现在看来还是不行!

房俊勒停了骏马,苦着脸在犹豫要不要继续感受下马背上的快感,但是大腿内侧传来的灼烧让他清醒了,虽说春风佛面是挺狭义,但是那也是要建立在有娴熟的马背技巧上才行啊!

房俊瞥了一眼周围的老兵,还有刘仁轨,见他们一脸享受的样子,房俊就知道人家是真的在享受,只有自己是在受罪!

心里暗暗发誓,他妈的,一定要做出出一辆带有弹簧装置的马车,以后再也不受这个罪了!

“慢点走吧,免得弄散了马车!”放慢速度的房俊只能装着关心货物的样子说道!

“侯爷大可不必如此,侯爷的骑马技术还差了一点,律动也没有彻底融入,我们慢慢走,中午之前肯定能到达骊山的!”前面的刘仁轨悠哉悠哉的说道!

房俊真想把手里的鞭子给抽过去,就你眼尖是吧,就你刘仁轨聪明,看破不说破这个道理你老刘懂不懂啊!

技不如人,房俊只能闷声把注意力转移到周边风景的上面!

沿途的村庄破烂不堪,根本就不像杜牧写的:云气山岚升起四野弥漫,柔柳垂荫下有十余人家。锦雉野鹿飞跃芳草地,村巷鸡畜沐浴春日斜。长眉老翁悠闲自斟酒,红袖女娃清秀戴野花。

有的只是: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说起杜牧这个狗东西,他真的是一个美化高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瞧瞧里面把阿房宫写的多么的生动形象和气势雄健!

但是也是杜牧的这首《阿房宫赋》里面的: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误导了许多人,认为阿房宫就在骊山之上,以骊山为起点,中途连绵十五公里,一直到咸阳!

这种十几公里的建筑,不要说在古代了,就是放到现在也没有多少,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有多少这么十几公里的建筑物?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而杜牧这货就活生生的把它描绘了出来,还写的那么逼真,这首《阿房宫赋》有人认为是杜牧的意淫罢了,有人认为杜牧是真的见过,就看个人所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